- 年份
- 2024(7639)
- 2023(10538)
- 2022(8689)
- 2021(8184)
- 2020(7135)
- 2019(16114)
- 2018(16496)
- 2017(32835)
- 2016(17706)
- 2015(20102)
- 2014(20128)
- 2013(20192)
- 2012(18372)
- 2011(16421)
- 2010(17235)
- 2009(16653)
- 2008(16863)
- 2007(15679)
- 2006(14137)
- 2005(12987)
- 学科
- 业(88755)
- 济(82343)
- 经济(82245)
- 企(71190)
- 企业(71190)
- 管理(63813)
- 农(46018)
- 方法(38219)
- 数学(30599)
- 农业(30433)
- 数学方法(30089)
- 业经(29543)
- 财(25415)
- 中国(21281)
- 制(20100)
- 务(18424)
- 财务(18388)
- 财务管理(18368)
- 企业财务(17293)
- 技术(17129)
- 策(16862)
- 贸(15496)
- 贸易(15486)
- 易(15138)
- 体(14674)
- 理论(14302)
- 划(14182)
- 和(13723)
- 银(13370)
- 银行(13355)
- 机构
- 学院(268212)
- 大学(258648)
- 济(118030)
- 经济(115818)
- 管理(112105)
- 理学(95844)
- 理学院(95097)
- 管理学(93649)
- 管理学院(93202)
- 研究(79633)
- 中国(68119)
- 财(55506)
- 农(55493)
- 京(53543)
- 科学(45095)
- 财经(43520)
- 江(42447)
- 农业(42216)
- 业大(41550)
- 所(39834)
- 经(39215)
- 中心(38130)
- 研究所(35184)
- 经济学(34370)
- 北京(33623)
- 州(33310)
- 经济管理(32743)
- 财经大学(31445)
- 经济学院(31184)
- 商学(30278)
- 基金
- 项目(164510)
- 科学(131005)
- 研究(124383)
- 基金(119838)
- 家(101895)
- 国家(100869)
- 科学基金(88557)
- 社会(81025)
- 社会科(76662)
- 社会科学(76638)
- 省(66578)
- 基金项目(63164)
- 教育(55883)
- 自然(55616)
- 自然科(54371)
- 自然科学(54353)
- 自然科学基金(53435)
- 划(53135)
- 编号(52435)
- 资助(49454)
- 成果(40744)
- 业(37736)
- 部(37101)
- 创(36872)
- 发(36106)
- 重点(35707)
- 课题(34332)
- 创新(33622)
- 制(33155)
- 国家社会(32884)
- 期刊
- 济(142313)
- 经济(142313)
- 研究(77901)
- 农(58249)
- 中国(51863)
- 财(44502)
- 管理(44350)
- 农业(38875)
- 科学(34838)
- 学报(33706)
- 业经(30516)
- 融(30389)
- 金融(30389)
- 大学(27476)
- 技术(26547)
- 学学(26470)
- 财经(21724)
- 教育(21679)
- 经济研究(20475)
- 业(20254)
- 问题(19692)
- 经(18656)
- 技术经济(17167)
- 农村(14884)
- 村(14884)
- 商业(14706)
- 统计(14579)
- 农业经济(14341)
- 世界(13847)
- 现代(13844)
共检索到409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小生产与市场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种植业;必须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必须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
关键词:
农业 规模经营 实施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郝铁川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新生事物比较活跃的地区,在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方面,这一地区的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值得跟踪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周策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一“规律”不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都不会改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用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刘宗敏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在理论研究动态分析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与现实顾虑,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视角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方式进行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由此催生出农业生产要素规模化、农业经营环节规模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和农业产业融合规模化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不同资源禀赋、经济水平、要素构成和政策环境等影响下的农业适度规模路径不尽相同,要在满足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基本利益诉求的基础上,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适度 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旭中
在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经营制度下,由于农业内部资源对生产贡献的不平衡驱动,尤其是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仍具有成长的空间,农户经济是成长经济。必须有效供给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成长,缩小农户经济成长空间;并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选择性供给,促使农户单独经营与规模经营"利差"的实现,诱导地权流转,从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志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建华 罗从清
土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农民“恋土”情结、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土地流转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具备多方面条件,应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等途径,适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规模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