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5893)
2022(5198)
2021(5085)
2020(4259)
2019(9946)
2018(9851)
2017(21237)
2016(11469)
2015(13034)
2014(13509)
2013(13555)
2012(12865)
2011(11822)
2010(12389)
2009(12291)
2008(12419)
2007(11646)
2006(10876)
2005(10558)
2004(9488)
作者
(33460)
(27272)
(27165)
(26353)
(17695)
(12853)
(12553)
(10482)
(10332)
(10240)
(9146)
(9078)
(8875)
(8818)
(8680)
(8529)
(8063)
(8021)
(8007)
(7839)
(7050)
(6724)
(6623)
(6262)
(6261)
(6258)
(6238)
(6146)
(5563)
(5303)
学科
(47757)
经济(47696)
管理(35520)
(34601)
(27134)
企业(27134)
方法(19909)
数学(17949)
数学方法(17683)
中国(16462)
(15548)
(15520)
(14769)
(13164)
银行(13162)
(12594)
(12480)
贸易(12471)
(12166)
(11441)
金融(11441)
(10440)
业经(9460)
农业(9143)
(9115)
(8839)
财务(8813)
财务管理(8789)
税收(8620)
(8558)
机构
学院(172086)
大学(171658)
(79809)
经济(77948)
管理(66759)
研究(58224)
理学(54618)
中国(54147)
理学院(54111)
管理学(53479)
管理学院(53125)
(44150)
(36771)
财经(32937)
(29599)
(29599)
科学(28896)
(28718)
中心(28596)
研究所(25172)
北京(24848)
经济学(24625)
财经大学(24187)
(23784)
(23372)
(23137)
银行(22533)
经济学院(22116)
(21176)
(21117)
基金
项目(91603)
研究(73120)
科学(72518)
基金(66603)
(54884)
国家(54402)
科学基金(46763)
社会(46342)
社会科(43975)
社会科学(43964)
教育(33974)
(33885)
基金项目(33371)
编号(31363)
资助(29914)
(28885)
成果(28122)
自然(27905)
自然科(27228)
自然科学(27221)
自然科学基金(26733)
(22250)
课题(21843)
(20429)
重点(19853)
(19823)
教育部(19728)
人文(19244)
项目编号(19071)
(18583)
期刊
(98633)
经济(98633)
研究(65200)
(35443)
金融(35443)
中国(35159)
(33368)
管理(26701)
(22209)
教育(18534)
科学(18049)
财经(17556)
学报(17223)
业经(16301)
经济研究(15682)
(14918)
技术(14296)
大学(14228)
问题(13670)
农业(13522)
(13285)
学学(13015)
理论(12123)
国际(11728)
实践(10794)
(10794)
技术经济(9213)
商业(8985)
现代(8579)
统计(8461)
共检索到295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俊剑  
一、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内涵界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信用评级是减少市场风险的基础手段,是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载体。我国信用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目前几乎100%的个人信用和90%以上的企业(中小企业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向红  
以铜陵市开展的企业外部信用评级试点为例,分析外部信用评级存在需求较弱、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和监管缺失等问题。认为应制定与信用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政策与发展规划,提高评级机构的市场公信力,建立内外部评级相统一的信用标准体系,建立评级市场监管机制,以推动企业外部信用评级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戈志武  
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发展势头良好,信用服务需求日益旺盛,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信用环境有待改善、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化和公信力不足、金融机构应用评级结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完善法规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扶持评级机构发展、丰富评级监管手段、加强违约率系统考核、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培育和规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房友军  
由于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与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存在一定差异,催生出信贷市场评级收费的多种模式。从不同角度对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收费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收费模式有其存在的环境基础和客观依据。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收费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借款企业向评级机构付费"模式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商业银行向评级机构付费"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阶段性需求,"借款企业向银行付费,银行向评级机构付费"模式应是评级收费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征信  [作者] 颜凌  朱合洪  屈筱茜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静  苑婷婷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下,评级业逐步形成了以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为核心的国际评级体系。三大评级机构建立了世界霸权,严重威胁各国经济金融安全。目前我国评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监管框架不完善、缺乏核心竞争力、外资机构不断渗透、受制于三大评级机构等方面。建议从完善评级监管框架、支持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把握对外开放尺度、加强评级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打破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霸权,提升我国评级业的国际话语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琦  李孟刚  
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存在着市场结构单一、标准体系欠缺、市场开放过度、有效需求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监管尚未成熟等问题,迫切需要明确产业属性、规范评级市场、提高评级机构综合实力、推进信用评级产业国际化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丽杰  
2005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只对公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开元"一期和第一只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建元"一期正式发行,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由理论走向了实践。开发银行于2006年4月发行了第二单"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于12月发行了我国首只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东元重整资产支持证券"。而工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申请也已获批,中行、农行、招行、浦发也在积极申请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二轮试点高潮已经来临。在为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繁荣前景而欢欣的同时,我们须冷静审视在第一轮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在第二轮试点中认真加以改进,以保证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璐  李博  
近年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政策顶层设计还不完善、业务开展门槛较高、主要环节参与主体专业化程度低等不足。本文在借鉴信贷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对推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彦君  
2020年,华晨和永煤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剧烈震动。两起违约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市场悲观情绪,除两家企业都是地方国有企业以外,还因为违约发生前两家企业的主体信用评级都是AAA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违约债券的债项评级也是AAA级。在信用评级体系中AAA级是最高等级的信用评级,AAA债券违约现象频发引发了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虚高的质疑。虽然经过央行和监管机构的及时干预,信用债市场整体已恢复平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利国  安秀梅  
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评级机构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被评主体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及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通过简单的评级符号界定其资信状况,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的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题组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半年内九次违约,累计本金达58亿元,由于其违约次数之多,在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不难发现,东北特钢债务违约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国企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机制不健全下,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本文通过对东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丽霞  王停郦  尚婷婷  
信用债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发债融资不仅可以减少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还能有效制约企业管理层,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长期"重股轻债",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本文针对近期我国信用债市场发生的一系列连环"爆雷"事件,对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中内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统一监管、规范债券定价方式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融理论与政策课题组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地方性国有企业,在半年内九次违约,累计本金达58亿元,由于其违约次数之多,在社会上一度引发热议。不难发现,东北特钢债务违约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国企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我国信用债市场机制不健全下,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本文通过对东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昱今  
2011年美欧债务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信用评级业再一次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须摆脱在信用评级上缺乏话语权的尴尬局面。中国信用评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导致信用评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而且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快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壮大迫在眉睫,关键在于破解制约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