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355)
2022(2869)
2021(2821)
2020(2513)
2019(5862)
2018(5851)
2017(13098)
2016(6653)
2015(7832)
2014(8050)
2013(8300)
2012(7919)
2011(7236)
2010(7396)
2009(7358)
2008(7746)
2007(7290)
2006(6878)
2005(6753)
2004(6010)
作者
(20222)
(16539)
(16234)
(15877)
(10528)
(7674)
(7608)
(6223)
(6174)
(5972)
(5582)
(5417)
(5364)
(5146)
(5118)
(5104)
(4893)
(4801)
(4794)
(4510)
(4377)
(4179)
(3872)
(3851)
(3814)
(3775)
(3729)
(3665)
(3299)
(3251)
学科
(28319)
经济(28290)
(20564)
管理(19813)
(17844)
银行(17699)
(16465)
(16298)
企业(16298)
(15708)
方法(13554)
数学(12141)
数学方法(12084)
中国(11965)
(10483)
金融(10483)
(10109)
制度(10108)
业务(9829)
(9652)
银行制(8504)
(7482)
(7001)
贸易(6989)
(6691)
(6532)
(5971)
财务(5965)
财务管理(5950)
业经(5881)
机构
大学(104088)
学院(101675)
(48156)
经济(47098)
管理(39132)
中国(36047)
研究(32718)
理学(31580)
理学院(31288)
管理学(31066)
管理学院(30865)
(28125)
(22697)
财经(21464)
(21311)
银行(20446)
(19411)
(19020)
(16825)
(16408)
财经大学(16174)
中心(16147)
经济学(16126)
科学(15547)
北京(15393)
(14777)
经济学院(14701)
金融(14549)
(14128)
研究所(14039)
基金
项目(52050)
科学(40915)
研究(40728)
基金(38829)
(32015)
国家(31771)
科学基金(27113)
社会(27080)
社会科(25676)
社会科学(25669)
基金项目(20043)
教育(18716)
(18280)
资助(16976)
编号(16800)
(15662)
自然(15590)
自然科(15160)
自然科学(15155)
自然科学基金(14906)
成果(14767)
(12962)
教育部(11591)
(11355)
国家社会(11342)
人文(11274)
课题(11210)
重点(11204)
(10951)
社科(10839)
期刊
(56956)
经济(56956)
研究(41189)
(30548)
金融(30548)
中国(21347)
(21048)
管理(16086)
(12178)
财经(11898)
学报(11138)
科学(10824)
(10076)
经济研究(9636)
教育(9210)
大学(9182)
业经(8916)
学学(8472)
问题(8109)
(8060)
理论(7912)
技术(7711)
国际(7513)
实践(7119)
(7119)
商业(6497)
农业(6198)
技术经济(5597)
农村(5369)
(5369)
共检索到179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冯倩  
谈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冯倩所谓资本充足比率,即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目标比率。1988年7月生效的《巴塞尔银行业务和监管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中规定,到1992年底,签约国中较具规模的银行的全部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丽华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充足率较低,而且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停滞在"分子策略"(补充资本)和"分母策略"(控制风险权重资产)的运用上。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补充资本和剥离不良资产等类似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加强资本管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资本管制可以给商业银行压力,使之主动运用"分子策略"和"分母策略"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并始终维持在8%以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志远  
论最低资本充足比率和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林志远资本充足比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安全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各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减少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委员会在瑞士聚会通过协议,要求各会员国对本国银行实施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监管,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也要融入国际经济浪潮,要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我们就要力求达到《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银行资本标准和水平。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按照巴塞尔协议的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本文基于我国110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1)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具有顺周期效应。(2)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调整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在经济上升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显著小于经济下降时期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幅度;另一方面,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顺周期效应更为剧烈,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中小银行。(3)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调整的动因主要源自监管资本的亲周期性,而风险加权资产的亲周期特征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特征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广奇  王瑾  
利用2008—2017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微观层面的Z-Score指标衡量银行稳健性,通过Eviews软件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资本充足率及相关监管指标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重点探究资本充足率指标与银行稳健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稳健性二者是非线性的"倒U"关系;在不同资本充足率状态下,该指标将对银行稳健性产生正反方向两种影响效果。结合对其他指标的分析,建议监管部门考虑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状况及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灵活运用监管手段,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景乃权   李绍杰   陈姝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净额与其加权折算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用以表明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由于我国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此资本充足率可以说是抵御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但我国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上相对于巴塞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敏  王甲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晓琴  张娜  丛红媛  
资本充足率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构建了反映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产关系的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化会引起资本结构的变化,从而对风险资产产生影响。风险资产的变化又会对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资产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为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旭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因资本约束与资本积累严重失衡而遭遇瓶颈,突破瓶颈,需要以体制改革为契机,转变经营模式,平衡资本约束和发展,逐步走向国际竞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红进  李征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6家商业银行2015~2018年的财务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权益、贷款、利润、不良贷款率四个方面的增速都可促进资本充足率增速的提升;利润增速及不良贷款率增速与资本充足率增速呈现相反态势。各大商业银行可利用股票的增值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或通过整改完善自身资产结构、调节资产组合、避免不良贷款出现以及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举措提升自身资本充足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裕坤  贺潇颍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所规定的3年过渡期结束,2007年1月1日起我国资本充足性管制真正拉开了帷幕,在这几年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否有效仍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本文应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管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实证结果和管制中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管制的有效性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欧平  
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将在2011年开始实施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资本充足率对资产和存款的控制不如准备金率。笔者认为,这是静态分析的结果,存有很大的偏颇。如果考虑市场的制约,商业银行无法在市场上顺利实施股权融资,如此必然造成资金的短缺与紧张。商业银行改变盈利模式势在必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敏锋  
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成为巴塞尔协议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37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行为,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样存在顺周期行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其顺周期行为的性质;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在经济下行期对资产充足率的调整,即其顺周期行为在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存在非对称效应。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