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8)
- 2023(9884)
- 2022(7999)
- 2021(7268)
- 2020(6185)
- 2019(13171)
- 2018(12997)
- 2017(24326)
- 2016(12718)
- 2015(14157)
- 2014(13471)
- 2013(13381)
- 2012(11879)
- 2011(10159)
- 2010(10617)
- 2009(9968)
- 2008(10312)
- 2007(9598)
- 2006(8497)
- 2005(8021)
- 学科
- 业(78745)
- 企(75128)
- 企业(75128)
- 管理(60078)
- 济(56949)
- 经济(56886)
- 业经(26713)
- 技术(22978)
- 方法(22760)
- 财(21927)
- 农(20415)
- 务(18182)
- 财务(18161)
- 财务管理(18150)
- 企业财务(17176)
- 农业(15580)
- 中国(14728)
- 数学(14717)
- 数学方法(14592)
- 技术管理(14488)
- 理论(13387)
- 策(13381)
- 制(12959)
- 划(12860)
- 企业经济(12244)
- 和(12026)
- 经营(11760)
- 体(10490)
- 决策(9388)
- 体制(9335)
- 机构
- 学院(184190)
- 大学(175663)
- 济(80699)
- 管理(80420)
- 经济(79287)
- 理学(68255)
- 理学院(67698)
- 管理学(67065)
- 管理学院(66692)
- 研究(54394)
- 中国(45571)
- 财(37529)
- 京(36773)
- 江(30827)
- 科学(30365)
- 财经(29028)
- 农(28271)
- 经(26291)
- 所(26279)
- 中心(25629)
- 业大(24059)
- 州(23777)
- 商学(23697)
- 商学院(23503)
- 北京(23069)
- 研究所(23053)
- 经济学(23037)
- 经济管理(21866)
- 农业(21828)
- 技术(21719)
- 基金
- 项目(115559)
- 科学(94438)
- 研究(90566)
- 基金(83478)
- 家(70623)
- 国家(69891)
- 科学基金(63291)
- 社会(59197)
- 社会科(56330)
- 社会科学(56317)
- 省(48551)
- 基金项目(44235)
- 教育(40110)
- 自然(38879)
- 自然科(38105)
- 自然科学(38096)
- 划(37789)
- 自然科学基金(37536)
- 编号(36106)
- 创(32591)
- 业(32209)
- 资助(31736)
- 创新(29220)
- 成果(27333)
- 发(26100)
- 重点(25480)
- 制(25066)
- 部(24991)
- 课题(24756)
- 国家社会(24567)
共检索到29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海涛 李乃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陆克斌 王强 周慧
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了评述,给出风险投资进入技术创新过程的方式和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以期达到风险投资协同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
高科技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风险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乃文 罗海涛 肖辉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雪莲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创新过程越复杂,对管理变革的需求就越迫切,这是生产力进步对生产关系提出的合理要求。对高科技企业而言,必须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的协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乃文 刘仲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卫红 陈燕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探索研究高管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在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中,实施高管激励有助于推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高管激励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比例;技术创新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存在部分中介传导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琴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背景CEO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可以有效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显著。这为研究技术背景CEO的创新驱动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侃 杨学儒
技术获取途径的选择对于高科技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获取途径选择,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广义试验方法,以企业技术研发或改造项目的成功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孕育潜力为试验指标,进行多指标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部分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讨论内部创新技术研发程度、购买新技术程度和合作开发新技术程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加强对企业内部技术研发投入以及扩大与科技院所合作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立新 陈传明
基于创新过程的视角,同时整合注意力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本研究分析了高科技公司的营销能力对创新决策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差异影响。首先,营销能力可能会影响到公司注意力从而影响公司创新投入决策;其次,由于营销能力会影响到公司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效率,从而影响创新投入与绩效的关系。以2012-2017年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所有的理论假设。结果显示:在创新决策阶段,营销能力对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和"挤出"效应;在成果转化阶段,营销能力促进了创新投入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前期创新投入对当期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以往营销能力如何影响公司创新的理论框架,丰富了创新投入和公司绩效动态变化的研究,对理解中国情境下高科技制造企业的营销、创新资源分配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公司创新 公司绩效 营销能力 研发投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萍 刘思峰
针对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和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BSC的基本原理,分析了BSC用于评价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优势,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对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估,构建了基于BSC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和矩阵,有效地评估了技术创新对整个企业的贡献度。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绩效评价 高科技企业 BSC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彦俊 翟育明 唐震 林翰
基于国内外有关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绩效及技术战略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企业技术最高管理者CTO(首席技术官)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考虑CTO技术战略参与程度对CTO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TO外部社会资本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CTO技术战略参与程度分别在CTO外部社会资本结构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CTO外部社会资本关系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CTO技术战略参与程度在CTO外部社会资本认知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未起到应有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笑 华桂宏
本文从股权进入模式与OFDI程度双维视角出发刻画高科技企业决策图景,研究OFDI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究自主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无论OFDI规模深度或地域广度,独资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均超过合资;(2)自主创新能力在独资模式中对创新绩效尤其是颠覆式创新绩效发挥负向调节作用,且对地域广度的影响大于规模深度;(3)经区位异质性研究后发现,在独资模式中发达国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而在合资模式中发展中国家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理想;自主创新能力在独资模式中的负向调节作用与合资模式中的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王旭 张东潇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成长性的关键,也是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9—2012年作为研究期间,以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构念开发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动态技术能力与债权人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解构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效应生成能力三个维度;债权人治理与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备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债权人治理力度的上升有助于企业提高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但超过一定范围时,债权人治理开始对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出抑制效应,即存在债权人治理极限。所以,优化债权人治理机制,寻求最优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