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9)
- 2023(12336)
- 2022(10878)
- 2021(10443)
- 2020(8836)
- 2019(20062)
- 2018(19990)
- 2017(37235)
- 2016(20847)
- 2015(23857)
- 2014(23417)
- 2013(22531)
- 2012(20430)
- 2011(18391)
- 2010(18569)
- 2009(16618)
- 2008(16011)
- 2007(14088)
- 2006(12149)
- 2005(10478)
- 学科
- 济(71198)
- 经济(71122)
- 管理(61595)
- 业(58651)
- 企(51107)
- 企业(51107)
- 方法(33483)
- 数学(28061)
- 数学方法(27696)
- 中国(21757)
- 技术(19279)
- 农(19228)
- 财(18073)
- 业经(17633)
- 学(17221)
- 理论(16991)
- 教育(16007)
- 地方(14916)
- 制(14141)
- 技术管理(13052)
- 和(12873)
- 农业(12811)
- 贸(12112)
- 贸易(12103)
- 务(11844)
- 财务(11777)
- 财务管理(11759)
- 易(11723)
- 划(11409)
- 环境(11220)
- 机构
- 大学(283266)
- 学院(278896)
- 管理(112659)
- 济(102048)
- 经济(99378)
- 理学(97794)
- 理学院(96668)
- 管理学(94927)
- 管理学院(94419)
- 研究(90881)
- 中国(64365)
- 京(60913)
- 科学(58034)
- 财(46005)
- 所(44919)
- 农(43104)
- 业大(42320)
- 江(41947)
- 研究所(41060)
- 中心(40797)
- 范(40526)
- 师范(40160)
- 北京(38652)
- 财经(37049)
- 州(34067)
- 经(33738)
- 院(33562)
- 农业(33523)
- 技术(32745)
- 师范大学(32171)
- 基金
- 项目(194673)
- 科学(153090)
- 研究(146142)
- 基金(137735)
- 家(119048)
- 国家(117955)
- 科学基金(101996)
- 社会(88934)
- 社会科(84046)
- 社会科学(84022)
- 省(79056)
- 基金项目(74005)
- 教育(69824)
- 自然(66521)
- 划(66006)
- 自然科(65004)
- 自然科学(64988)
- 自然科学基金(63812)
- 编号(60980)
- 资助(55572)
- 成果(50174)
- 创(44671)
- 重点(43573)
- 课题(43409)
- 部(42308)
- 发(41023)
- 创新(40790)
- 大学(38043)
- 项目编号(38037)
- 科研(36690)
- 期刊
- 济(112592)
- 经济(112592)
- 研究(84565)
- 中国(62705)
- 教育(50353)
- 学报(44920)
- 管理(42543)
- 科学(40574)
- 农(38357)
- 大学(34863)
- 财(34026)
- 学学(31078)
- 农业(27347)
- 技术(27103)
- 融(20233)
- 金融(20233)
- 图书(18833)
- 业经(18770)
- 财经(17267)
- 经济研究(16854)
- 科技(16662)
- 经(14654)
- 业(14606)
- 技术经济(13955)
- 理论(13641)
- 问题(13535)
- 实践(12721)
- 践(12721)
- 坛(12712)
- 论坛(12712)
共检索到411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莱歆
认为面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失范现象,大学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对学生学术道德观的培育。指出大学应当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观念,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宜过早地把某些评判标准应用在研究生身上,而是为人才创新潜能的培养创造尽可能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研究生 学术道德 培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柳礼泉 汤素娥
认为学术能力和思想道德对于研究生成长成才而言,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立足当前研究生学术能力和思想道德培育"两张皮"问题,探讨两者在培育目标、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载体的共轭关系,并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四个着力维度,寻求加强研究生学术能力和思想道德共轭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能力 思想道德 共轭培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树智
指出研究生导师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自觉意识,包括学术生长点的自觉意识、学术研究的主体自觉意识、学术理论思维的自觉意识、学术问题的自觉意识、学术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照云
讨论了学术创新的一般形式;指出研究生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和研究论文写作知识;认为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指出要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完善教育教学监控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创新 知识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跃
结合兰州大学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改革实践,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若干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初步揭示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体系以及激励机制等在促进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向,在当前大学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更新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心,以教学评价为保障,整体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波 董维春
讨论了学术氛围的内涵与功能;指出营造学术氛围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了已成功开展的营造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基础之上,提出了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学术氛围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昌新 李雪芹 卢玲 刘国瑜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研究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举办学术论坛,对研究生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论坛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芳芳 肖文英
从道德角度剖析了学术道德问题,分析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的现状与成因、困境与矛盾,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君 陈海燕
大学文化是指以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为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三个层次。我国大学由于建立时间晚,加上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大学精神实用主义化、大学制度行政色彩浓厚、大学环境单调与贫乏等弊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尽快建立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立 王华平
作为学术活动市场化产物的学术资本主义,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新型理念中。在掌握“能知”知识、培养洞察力、树立切合实际的利益观、获得跨学科知识和社会规训等方面,学术资本主义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保持两者之间适当的张力,可以使学术资本主义活动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 李子彪 康凯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越发凸显,发展和培育一批创新极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区域中识别和明确影响创新极培育能力的因素是促进创新极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给出区域创新极的内涵,并对现有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影响因素的假设。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包括产业创新活力、区域知识支撑水平、区域创新极培育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关键词:
创新极 培育能力 区域经济 产业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 李子彪 康凯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极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培育和壮大创新极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多创新极共生的复杂演化系统的观点,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并培育区域创新极。基于此,首先给出区域创新极的内涵,并进一步梳理现有的文献,将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概括为产业创新活力、区域知识支撑水平、区域创新极培育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进而围绕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要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中东部11个省份的创新极培育能力强弱程度进行排名以及分类。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区域间培育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政策建议,并对区域创新极培育的研究以及培育能力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创新极 培育能力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阐述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即从结果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为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创新;从过程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则意味着发现问题的批判思维、求解问题的发散思维与论证答案的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指出了当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阻隔,即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遭遇着"无问"的尴尬、"无解"的煎熬与"无路"的迷茫等阻隔。认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育需通晓学科历史,学会学术提问;锁定研究问题,发挥人的想象力;绘制概念导图,澄清论证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思维 研究生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