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7)
2023(12610)
2022(10499)
2021(9670)
2020(7841)
2019(18025)
2018(17721)
2017(33506)
2016(17890)
2015(19843)
2014(19838)
2013(19089)
2012(17814)
2011(15872)
2010(15682)
2009(13738)
2008(13206)
2007(11756)
2006(10096)
2005(8698)
作者
(48304)
(40181)
(39988)
(37923)
(25415)
(19132)
(18296)
(15754)
(15487)
(14263)
(13688)
(13632)
(12760)
(12483)
(12393)
(12222)
(11989)
(11691)
(11619)
(11468)
(9958)
(9852)
(9739)
(9356)
(9101)
(9021)
(8859)
(8833)
(8102)
(7872)
学科
(77518)
经济(77455)
管理(49758)
(46835)
(36487)
企业(36487)
方法(30600)
数学(26892)
数学方法(26536)
中国(24916)
地方(23029)
(22558)
业经(18210)
(17346)
农业(15511)
(13434)
贸易(13421)
(12958)
环境(12763)
(12584)
(12313)
技术(12310)
(12239)
地方经济(12089)
(12064)
银行(12052)
(12016)
金融(12015)
(11641)
(11587)
机构
学院(238271)
大学(235624)
(99101)
经济(97050)
管理(93899)
研究(80226)
理学(79947)
理学院(79091)
管理学(77759)
管理学院(77299)
中国(61353)
(50191)
科学(46792)
(44826)
中心(38620)
(37978)
(37206)
(36942)
财经(35121)
研究所(34117)
业大(33703)
(32876)
师范(32554)
(32032)
北京(31441)
(30392)
经济学(29939)
(29808)
农业(28304)
技术(26989)
基金
项目(162921)
科学(129619)
研究(123870)
基金(116546)
(100313)
国家(99413)
科学基金(86887)
社会(78944)
社会科(74886)
社会科学(74870)
(65447)
基金项目(61690)
教育(57998)
自然(54388)
(54288)
自然科(53149)
自然科学(53138)
自然科学基金(52140)
编号(51075)
资助(46660)
(40477)
成果(40128)
重点(37060)
(36008)
课题(35881)
(34692)
国家社会(32634)
发展(32545)
创新(32379)
(31976)
期刊
(114422)
经济(114422)
研究(71386)
中国(53682)
管理(36344)
(34692)
(34420)
教育(33485)
学报(31931)
科学(31113)
大学(25990)
技术(25688)
农业(24095)
学学(23917)
(23129)
金融(23129)
业经(20513)
经济研究(17365)
财经(16969)
问题(14716)
(14643)
图书(13511)
(12681)
技术经济(12132)
商业(11007)
科技(10789)
资源(10763)
(10757)
论坛(10757)
理论(10691)
共检索到368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在经历了连续数年较大规模的"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跃升至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的主题开始由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发展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型的内涵发展。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这一重要转型,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初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由中央财政拨出专款用于质量工程建设。随着质量工程的逐步实施,以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丽明  杨灿明  马骁  刘小兵  杜泽逊  
新文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种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文科人才培养质量。8月20日,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和全国高校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路径展开研讨。本期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建华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觉追求。地方大学在我国大学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数量占我国高校总体数量的90%以上,其招生人数、在校学生人数以及毕业生人数在我国高校相关数据统计中都占绝对多数。地方高校发展对于我国高校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地方大学内涵发展,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剑波  史丹  邓洲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瑞  成春林  
金融发展具有不可重复实验和不可逆的特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也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应当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和提升金融发展质量的紧迫性,转变金融发展理念,从以往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具韧性、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基于"质量"概念的演变,界定金融发展质量的内涵,即金融发展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程度;从金融发展的动力、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论述金融发展质量的属性,其中,金融发展的动力对应金融发展的创新性,过程对应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结果对应金融发展的有效性、普惠性和持续性。高质量的金融发展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增强、金融风险水平的降低、金融协调度的提高、金融排斥程度的下降、金融效率的提升和金融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金融发展质量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既体现了金融发展的本质,也区分了金融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还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新宇  张秦伟  
本文基于质量工程视角,剖析了陕西新建高职院校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质量工程建设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建设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研究深度广度等方面重点加强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姜斯宪  刘川生  陈骏  俞立中  许唯临  邬大光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适时之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标杆战略,旨在统筹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式与方法,促进高校学科发展良性化,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渠道,等等。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探讨、分享了"双一流"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剖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及实现路径,勾画了"双一流"建设的未来图景。本刊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供读者参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对201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41所新建本科院校评估结果的量化分析表明: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建设,探索内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良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等方面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已经走过了30多年历程,现已初步形成自身的类型特色,特别是经历本世纪初的大发展以后,规模上已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全面进入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新阶段。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从阶段特征出发,构建起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适应各校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和高等教育重要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改革、抓创新、抓质量,通过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进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舒  
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为应对新时期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强内涵、上水平、创特色三个维度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正确处理好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办学模式改革,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全面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怎样将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科学而有效的落实,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应该也必须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坚持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正确把握职教性与高教性、类型与层次等关系,坚持就业导向、以人为本、突出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研究设计出评价指标和体系。二是合理吸收借鉴本科教育经验。我国建立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制度形成一定经验。如果我们能够把高职实际与本科经验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刚   周建松  王鑫  
以科教融汇指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转型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天津市首席督学、天津职业大学原校长董刚一、全面认识当前的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职教战线期盼多年的类型教育地位得以确立并以立法形式固定,学校规模和在校生规模稳步提升,国家标准体系更加健全,“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通道更加顺畅,职业教育质量和形象都有较大改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认识和路径更加自信。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明确建设目的,完善教育功能;把握教育规律,转变发展方式;适度扩大规模,优化层次结构;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开放高地,推动国际交流,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作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喆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如果说"十五"、"十一五"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则是以内涵建设为主兼顾规模发展,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一个大转移,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策略措施的一个大调整。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中,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最根本的无疑将是质量和特色的内涵发展。对于一所地方大学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