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642)
2022(9966)
2021(8855)
2020(7087)
2019(15649)
2018(15076)
2017(28849)
2016(15619)
2015(17193)
2014(17252)
2013(17072)
2012(15520)
2011(13663)
2010(13913)
2009(12965)
2008(12732)
2007(11156)
2006(10187)
2005(9294)
作者
(46756)
(39248)
(39198)
(37158)
(24897)
(18559)
(17502)
(15255)
(14784)
(13651)
(13640)
(12686)
(12600)
(12263)
(12259)
(11952)
(11594)
(11341)
(11276)
(10983)
(9801)
(9691)
(9430)
(9063)
(8939)
(8714)
(8388)
(8322)
(7866)
(7602)
学科
(86899)
经济(86825)
管理(48576)
(42730)
(32715)
企业(32715)
(28695)
方法(27921)
数学(24892)
数学方法(24763)
中国(24442)
地方(23251)
(20055)
业经(16848)
(15725)
(14452)
农业(13938)
(13520)
地方经济(13520)
财务(13501)
财务管理(13456)
财政(13048)
企业财务(12844)
环境(11954)
(11800)
贸易(11792)
(11466)
(11356)
(11013)
产业(10763)
机构
学院(227193)
大学(226753)
(106474)
经济(104524)
研究(83356)
管理(82648)
理学(71221)
理学院(70372)
管理学(69291)
管理学院(68885)
中国(62115)
(53337)
科学(50010)
(47245)
(42512)
(41120)
财经(39121)
研究所(38205)
中心(36292)
(35559)
经济学(34936)
(34653)
业大(34415)
农业(32112)
经济学院(31321)
(29794)
北京(29343)
财经大学(28628)
(27842)
师范(27492)
基金
项目(150410)
科学(118441)
基金(111405)
研究(104540)
(98895)
国家(98108)
科学基金(83786)
社会(72059)
社会科(68468)
社会科学(68447)
基金项目(59267)
(57792)
自然(53121)
自然科(51949)
自然科学(51932)
自然科学基金(50991)
(48242)
教育(45949)
资助(43709)
编号(38896)
重点(34169)
(33811)
(32582)
国家社会(31496)
(30570)
成果(30463)
创新(28829)
科研(28635)
教育部(27973)
人文(27294)
期刊
(124170)
经济(124170)
研究(74499)
(45402)
中国(44340)
学报(38748)
(37003)
科学(34151)
管理(30608)
大学(29109)
学学(28107)
农业(24306)
经济研究(22413)
财经(20831)
(20569)
金融(20569)
(18052)
问题(17561)
业经(17532)
技术(17299)
教育(14626)
技术经济(12673)
(12638)
(12316)
(11310)
商业(11078)
世界(10781)
现代(10767)
统计(10726)
国际(10402)
共检索到351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明辉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财政扩张也可以通过各方面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的相关理论及这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当前土地财政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本文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和财政扩张的原理和机制,分析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结构转变中,政府行为是如何转变的,其未来的边界与风险又如何。进入新世纪后,城市化进入相对独立的大发展阶段,土地要素被重估,直接成就了政府的"土地财政",扩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了土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增长;但土地的供给特性和跨期分配效应导致了宏观风险增加,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去工业化特征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和公共支出扩张虽然对城市化有直接加速效应,改变了时间轴上的贴现路径,但如果超前的土地城市化不能带来城市"规模收益递增"效果,且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筹资方式不能转变,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面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镜德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的考察,提出中国现阶段强劲扩张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认为在经济结构急剧转型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条件下,该项政策的实施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级劳动力市场过度拥挤及劳动边际产品低下的矛盾,从而推动现阶段乡-城迁移的顺利发展,而且也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俊杉  
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比较静态分析框架对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因素对我国政府财政扩张行为边际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经验分析揭示,整体上,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行为呈现波动扩张性态。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波动周期性因素是推动政府财政扩张的主要因素,而经济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扩张倾向,但是这种抑制效应远小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财政扩张的推动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  张炳信  张安录  
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已成为理论界共识,但较少有文献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升通过技术效率的改善与技术进步路径能够抑制城市用地的扩张。技术进步通过改变要素间的替代弹性、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改变土地的利用结构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抑制作用,技术效率的改善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合理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等途径抑制城市用地的扩张。研究利用辽宁省14市市辖区数据对经济增长质量抑制城市用地扩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辽宁省14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每增加1%,有利于减少城市用地规模0.19%,技术进步状况每提升1%,能够抑制城市用地扩张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荣增  
基于中国2003—2017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城市规模来看,大中城市的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小城市则由于人口规模小,难以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而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从区域范围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扩张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应充分注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考虑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城市扩张效应和不同区域城市扩张效应的差异,实现城市扩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鑫  欧名豪  
首先从索罗增长模型出发分析表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关键指标,其次通过199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建设用地规模对相关关键指标影响,以推出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影响。结果表明:①索罗增长模型中单位资本产出水平是考量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决定经济增长率与增长空间;②面板计量结果中1998—2008年间中国建设用地数量对单位资本产出水平有显著负影响,说明期间建设用地扩张减小经济增长率与增长空间。研究认为,在经济转型期中国应严控建设用地扩张,以减小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婷婷  张同斌  
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扩大行政区域面积即扩张城市边界是提高大多数省会首位度的直接措施。为探究省会城市边界扩张能否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本文使用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8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与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省会城市边界扩张的经济效应,发现边界扩张能够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但是总体而言对省会城市的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边界扩张通过作用于劳动从业率、资本深化和要素配置扭曲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边界扩张能否有效改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数量,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和规模经济等路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促进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区域内与区域间开展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水平;但若城市用地扩张使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后,因管理与服务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效率会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与规模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在东部地区此关系并不成立;在4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通过规模经济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为负,表明城市用地扩张已使各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王成新  
文章以1991-2015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设用地每扩张1%,GDP就会增长1.8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能证明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影响具有连续波动的正效应,且作用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微弱,甚至出现负向效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达到67.26%;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屠年松  李彦  
利用广西1987-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作为广西城市扩张的指标,采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扩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空间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对外贸易和空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均互为因果关系,但人口城市化不是对外贸易及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随后进行了对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的分析,发现二者的坐标曲线呈倒U型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金华  陈治国  
充分考虑财政分权体制与地方竞争体制并存的现实体制背景,本研究在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视角细致探析土地财政依赖与城市扩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全国282个地级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建成区扩张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土地财政依赖引发的城市扩张效应在城市扩张程度提升的表现方面强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明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通过过度消耗农业用地来实现城市扩张;同时,分区域实证研究发现受产业调整和转移等因素对城市扩张的影响,投资项目向中西部地区逐步转移,进而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并发现中部城市土地财政依赖的城市扩张效应显著大于东西部地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新雨  王叶军  
本文在我国城市地域与规模差异视角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对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与检验,笔者发现与以往集中于省级层面研究不同的结论:(1)在省级层面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增长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在聚集经济作用下通过吸引和积累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2)科技和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时滞性,并受城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流动方向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差异化影响。(3)基础设施投资性支出并未表现出对经济较落后城市的显著增长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远  胡秋阳  张云  
研究目标:构建包含结构化资本市场的金融CGE模型,重点分析公债支持的财政扩张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公债的结构化资本市场以及反映国民经济各主体在市场上统筹性地筹措及运用资金的金融CGE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公债支持的财政扩张政策。研究发现:公债支持的财政支出扩张,无论是生产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会对民间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其生产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对生产投资的挤入效应将提高社会的资本形成速度进而提高经济增速。这是由于公债增发影响了资本市场结构,引导家庭为了保持其最优的资产组合而增加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持有,令其金融投资曲线右移。这虽然导致家庭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支出下降,但企业得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推动其生产投资的增长。研究创新:在分析框架中引入了包括公债在内的结构化资本市场以及市场中各类国民经济主体的统筹性的资金筹措及运用,考察了以公债所支持的财政扩张如何通过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影响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本市场渠道”,对有关财政扩张是否挤入民间投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经典命题提供了补充性的讨论。研究价值: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本市场渠道,拓宽了关于财政政策实施条件及其影响的分析视野,拓展了对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的认识宽度,为公债市场的建设完善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金融资本市场通路、健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机制的战略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陆江源   曾兆祥  
后工业化阶段,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分化现象。从需求端对各国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内需扩张动力的不同是导致各国增长分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资产升值的财富效应与内需扩张有较强联系,美国居民收入占比低、贫富差距大、居民加杠杆少,但居民消费增长最为强劲,主要是由于居民资产增长的财富效应。美国居民在获得可支配收入以后消费支出的倾向很高,这是因为美国居民可以从资产升值中获得财富效应。美国内需扩张对资产升值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而日本居民资产出现了长期持续的贬值,这使得居民的消费意愿很低。为此,我国应通过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升股市作用、发展新型要素资产等,加快推动居民资产回到稳定增长的通道,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