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6)
- 2023(6233)
- 2022(5287)
- 2021(5155)
- 2020(4472)
- 2019(9818)
- 2018(9752)
- 2017(19248)
- 2016(10373)
- 2015(11385)
- 2014(11748)
- 2013(11401)
- 2012(10761)
- 2011(9549)
- 2010(9823)
- 2009(9356)
- 2008(10036)
- 2007(9527)
- 2006(8451)
- 2005(7698)
- 学科
- 济(38262)
- 经济(38101)
- 业(32050)
- 管理(29778)
- 企(26949)
- 企业(26949)
- 方法(19663)
- 数学(14930)
- 数学方法(14679)
- 制(13601)
- 财(13470)
- 银(13071)
- 银行(13055)
- 中国(13032)
- 行(12060)
- 险(11043)
- 保险(10951)
- 理论(9808)
- 学(9775)
- 业经(9557)
- 务(9504)
- 财务(9485)
- 财务管理(9459)
- 农(9405)
- 企业财务(9044)
- 融(8756)
- 金融(8755)
- 和(7804)
- 度(7636)
- 制度(7628)
- 机构
- 大学(150561)
- 学院(147670)
- 济(56566)
- 经济(55129)
- 管理(54199)
- 研究(49117)
- 理学(45221)
- 理学院(44672)
- 中国(44321)
- 管理学(43670)
- 管理学院(43381)
- 财(32777)
- 京(32432)
- 科学(30614)
- 农(26238)
- 所(25727)
- 财经(25322)
- 江(24022)
- 中心(23751)
- 经(22918)
- 研究所(22833)
- 业大(21299)
- 北京(20738)
- 农业(20678)
- 州(19439)
- 财经大学(19016)
- 范(18460)
- 师范(18232)
- 经济学(17740)
- 院(17220)
- 基金
- 项目(91459)
- 科学(71503)
- 基金(67884)
- 研究(63847)
- 家(59554)
- 国家(59015)
- 科学基金(50325)
- 社会(42530)
- 社会科(39032)
- 社会科学(39014)
- 基金项目(35125)
- 省(34091)
- 自然(33387)
- 自然科(32718)
- 自然科学(32708)
- 自然科学基金(32157)
- 教育(29621)
- 划(29547)
- 资助(29196)
- 编号(24740)
- 成果(21589)
- 部(20692)
- 重点(20303)
- 性(18764)
- 创(18170)
- 科研(17979)
- 教育部(17864)
- 大学(17340)
- 发(17318)
- 国家社会(17159)
共检索到238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娟
商业保险中,保险双方争议的解决遵循不利解释原则。随着社会保险争议的日益增多,社会保险争议处理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险当事方的切身利益和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文章在界定社会保险争议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和争议处理现状的分析,指出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相似,由于被保险人的弱势地位,使其在社会保险争议中往往成为利益受损者,处于被动地位,得出商业保险的不利解释原则在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中具有适用性,应该成为合理解决社会保险争议的可鉴之资。
关键词:
不利解释原则 社会保险 争议处理 适用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恒
针对公民社会保险权的救济,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程序立法采"二元救济路径",兼有私法处理程序和公法处理程序。通过对现行立法进行梳理和解读发现:国家层面立法较为模糊,对具体社会保险争议类型适用何种程序采取"回避"态度;地方层面立法则采取诸多"土政策"以回应国家层面立法的不明确性,出现"多元立法"现象;我国该领域立法总体上呈现出体系不协调、规范相互矛盾、立法目的落空等困顿局面。这些困顿局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险权利救济路径与所救济权利的本质属性不符。未来我国该领域立法应回归社会法理念,当前则应明确规定和适度修正两级
关键词:
社会保险争议 立法规范 社会法理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恒
针对公民社会保险权的救济,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程序立法采"二元救济路径",兼有私法处理程序和公法处理程序。通过对现行立法进行梳理和解读发现:国家层面立法较为模糊,对具体社会保险争议类型适用何种程序采取"回避"态度;地方层面立法则采取诸多"土政策"以回应国家层面立法的不明确性,出现"多元立法"现象;我国该领域立法总体上呈现出体系不协调、规范相互矛盾、立法目的落空等困顿局面。这些困顿局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险权利救济路径与所救济权利的本质属性不符。未来我国该领域立法应回归社会法理念,当前则应明确规定和适度修正两级层面的立法。
关键词:
社会保险争议 立法规范 社会法理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申可善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界定的必要性所谓保险是单纯以抵御风险为目的,聚集物资储备或货币储备,专门用于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的经济行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都属于保险,都具有一般保险的特征,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又各具特点。科学地界定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是保险市场乃至整个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贺季海 秦国辉
目前,保险条款"不利解释"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误读,是因为误读者的预设是错误的。要正确解读,首先要正确定义"歧义",避免与"分歧"的混淆;其次要界定歧义的不同类型,避免该原则的扩张适用;最后,在存在自然性歧义的情况下,也要探求当事人的真实合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艳丽
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的精神是倾向于保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但过于强调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不利解释原则的滥用。不利解释原则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它只适用于保险合同条款所用文字有歧义而致使当事人意图不明的情况,并且只适用于普通被保险人及附和性合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要对不利解释原则给予合理定位,保证其在保险合同纠纷案中能得以正确的适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枫 吴宝林
文章分析了社会保险经办引入医疗保险的可行性,总结了当前比较成功的几种合作模式,指出了社会保险经办引入商业保险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经办 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复卫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变革方向应是去私法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客观上造成强制的社会保险演变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不畅,亦是源于对私法化的坚持。为此,需剥离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以适应社会保险特殊性。同时,构建独立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社会保险争议 处理机制 私法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旭晨
案情简介2001年11月,陈某在某市保安服务公司(以下简称"保安公司")从事保安服务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陈某在工作期间曾多次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保安公司至今尚未为陈某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2008年5月12日,陈某将保安公司诉上仲裁庭,请求保安公司为其补缴工作期间的养老保险费及失业保险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毓铭
Social insurance and business insurance are similar in the essence, combine of both insurance is beneficial to structure capital security system of social safety.This paper expounds in the case of China government has approved insurance capital entering market,we must break layout of social insurance and business insurance had been separating,allows personal accounts of social insurance enter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insurance capital,or entrusts management by insurance company in the capital market.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礼兴
一、社会保险离不开商业保险的补充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保障好12亿人的基本生活,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基本生活保障中,养老、失业、医疗保障是最为突出的难题。理由如下: 1.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1985年,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7.6%,1995年达到8.9%,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9.8%,接近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过去14年,全国退休工人每年增长29%,到2030年,全国将有1.5亿名退休者。如此快速增长的老年人队伍,形成冲击社会生活的“白发浪潮”,其冲击波已波及到各行各业及社会的每个角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卉士
我国正在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商业保险中,与社会保障体系有直接关系的是商业人寿保险。探讨商业保险(这里专指商业人寿保险,下同)与社会保险的有效衔接,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各自的功能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文炯
本文分析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认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风险保障服务体系中的两大重要资源,应当通过有效的机制加以合理组合,以降低全社会的风险管理成本,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风险保障水平。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险发展对商业保险的"挤出效应"和社会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给商业保险带来的发展机遇,并指出了促进商业保险发展、发挥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璐璐 宋铁 于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步步深入,人们对于"保险"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商业保险市场也异常繁荣。各项社会保险不断完善,各家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断推出新险种。可以看到,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各自"与时俱进"的同时,推进二者"相辅相成"应当成为当下保险业的共同奋斗目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兰虹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保险法》对保险利益原则作了规定 ,但仅是简单提及 ,且规定得较为原则。由于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和合同的性质不同 ,必然使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中的适用存在差异性 ,忽视这种差异性 ,在保险实务中易引发保险合同纠纷 ,有违保险合同的公正 ,甚至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为此 ,要根据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保险利益的差异性 ,对《保险法》作必要的修改
关键词:
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 人身保险 保险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