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62)
2022(639)
2021(649)
2020(466)
2019(1249)
2018(1239)
2017(2104)
2016(1099)
2015(1276)
2014(1381)
2013(1331)
2012(1173)
2011(1115)
2010(1141)
2009(1156)
2008(1221)
2007(1083)
2006(1017)
2005(1036)
2004(852)
作者
(3884)
(3130)
(3102)
(3075)
(2089)
(1461)
(1410)
(1269)
(1232)
(1120)
(1057)
(1023)
(1020)
(1007)
(996)
(957)
(955)
(945)
(938)
(916)
(863)
(835)
(767)
(749)
(716)
(711)
(677)
(661)
(654)
(644)
学科
(4331)
经济(4329)
管理(3365)
(2810)
(2671)
企业(2671)
方法(1757)
中国(1600)
(1557)
(1341)
数学(1297)
数学方法(1255)
理论(1027)
(986)
财务(976)
财务管理(972)
(939)
企业财务(926)
(906)
贸易(906)
(894)
(866)
(858)
教育(857)
(850)
银行(849)
(808)
业经(745)
(728)
金融(727)
机构
大学(16395)
学院(15623)
研究(6085)
(5785)
经济(5569)
中国(5198)
管理(4986)
科学(3992)
(3898)
理学(3898)
理学院(3832)
管理学(3728)
管理学院(3703)
(3243)
(3138)
(3109)
中心(2970)
(2882)
研究所(2801)
北京(2614)
(2498)
(2454)
农业(2440)
师范(2415)
(2402)
业大(2395)
(2377)
财经(2055)
(1970)
技术(1953)
基金
项目(8855)
科学(6690)
基金(6456)
(5854)
国家(5811)
研究(5806)
科学基金(4744)
社会(3428)
自然(3285)
社会科(3251)
社会科学(3249)
(3241)
基金项目(3198)
自然科(3191)
自然科学(3190)
自然科学基金(3127)
(3045)
资助(2772)
教育(2707)
编号(2132)
重点(2081)
成果(1975)
计划(1897)
(1844)
(1771)
科研(1689)
课题(1687)
(1626)
大学(1623)
科技(1600)
期刊
(8099)
经济(8099)
研究(5660)
中国(4829)
学报(3747)
(2858)
科学(2738)
大学(2607)
教育(2579)
(2578)
管理(2537)
学学(2341)
(1919)
金融(1919)
图书(1809)
技术(1663)
农业(1595)
书馆(1515)
图书馆(1515)
(1298)
财经(1199)
经济研究(1101)
(1092)
(1023)
技术经济(948)
国际(942)
业经(923)
问题(910)
(887)
会计(851)
共检索到3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莉  
在周作人的文学理论体系中,"言志"与"载道"是一对核心概念。而且,对"载道文学"的批评是周作人20世纪30年代"言志文学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分三部分展开论述:其一,对载道文学所维护的专制思想进行批判。质而言之,载道文学实际上就是为文化专制主义张目。其二,对载道文学所蕴含的"政治作用"的批评。过分相信和夸大"文字有灵"以及对于政治有大作用是载道文学的弊病。其三,反对模拟。周作人认为,封建专制是模拟之风久盛不衰的根源,其结果便是"无定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琼  
以取消文学本体性为本质特征的载道观经宋人提出以后,成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观念,构成了明清文学选本生成与传播的基本语境。明清时期认同载道观的文学选本以宋人真德秀《文章正宗》为典范,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在国运兴隆时期,文学选本以"明义理"为己任,主动担负起教化使命;二是在国运衰微时期,文学选本以"切世用"相号召,主动担负起经世使命。而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些选本都将一种外在于文学的价值置于文学自身,因而本质上都是对以取消文学本体性为特征的载道观的自觉认同。认同载道观的文学选本一直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推扬,却始终无法赢得大多数读者;在明清特定历史时空中,它们共有清贵而寂寞的命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周作人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之一,在新诗理论和创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作人为新诗划定了界限,认为诗歌的专职在抒情,要求诗人应真诚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注重诗歌的散文化,指出了新诗深受中外诗歌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指出了道路,并深刻地认识到:新诗的根基不稳,新诗革命是不彻底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小植  
周作人曾翻译介绍过许多日本诗歌,他调动了现代口语丰富的表现功能,有力地传达出了日本小诗的神韵。周作人翻译日本诗歌的用意是希望中国的诗歌能借鉴日本诗歌的精华,希望中国的新诗坛能够摆脱创作的困境。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意境悠远的诗歌却始终没能在中国诗坛上出现。日本诗歌给予中国诗坛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光华  张文  党晓红  
周作人作为学者和翻译家,同许多名人一样,与著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周作人曾被蔡元培校长聘为北京大学图书委员会委员;曾被李大钊聘为书籍采购之顾问;抗战时期,为保护图书资料,周作人"应差"当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伪馆长",此段历史我们应做公正的初步探讨!此乃也是图书馆事业史不可割去的一部分。周作人家族中还有与图书馆(资料工作)有着不解之缘的人:儿子周丰一在北京图书馆工作过数年;女儿周静子曾协助丈夫杨永芳主任组建了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辉球  
传承是民族制瓷技艺得以延续的唯一手段,它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名国家非遗教师,朱辉球依托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粉古彩研究院,师爱与技能同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传承民族制瓷技艺并进,将国家非遗特色传承、艺术交流、产学研与职业技能教学等完美融合。用行动诠释"以器载道、以匠立世、以艺弘德"的职教责任与情怀。——题记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声泉  
周作人的第一篇翻译小说《侠女奴》使用女性笔名发表于晚清著名女报《女子世界》上,该作品被认为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通过考察底本和细致探究可知,周作人并未基于女性主义进行全盘改动。作为周作人有意而为的误译"女奴曼绮那拒婚",不仅是对《女子世界》的俯就,更有民族国家之大义存焉。晚清翻译小说以意译为风尚,将其纳入性别视野中考察并做出恰如其分的解读,当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炳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左翼文学发展逐渐弱化,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对军国主义及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半途而废。同时,日本战后的所谓左翼进步文学在对待军国主义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问题上也存在着暧昧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日本共产党及其左翼作家在狭隘的民族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不能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而形成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忠顺  
通过辨析世界文学概念的含义、汉译外国文学的国别归宿,以及世界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分离出来的过程,论证了《中图法》"世界文学"概念与分类没有以学科为基础,而是以日常意识中的错觉为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采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史学界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是其对话录《理想国》。但根据中外哲学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实际上还可以通过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如柏拉图的其他对话录及一些未成文学说。德国图宾根学派的研究成果更揭示出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对于研究其哲学乃至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古代伟人多通过口传来进行教育活动,近代以来在研究人物思想方面崇尚书本的做法并不一定适合古代。柏拉图在其《斐德诺篇》和《第二封书信》中曾对书写著作进行的深刻批判不仅表明其对书写著作的根本态度,也具有教学方法上的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速炎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全国共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江  刘冀生  
”核心能力就像是海市蜃楼:从远处看五光十色、雄伟壮丽;一旦接近,却是一堆沙砾。“ ——麦肯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玲  
本文从三个课例入手,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与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以狭隘的科技取向淡化人文关怀,对现有知识背后隐藏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缺乏警惕,因此导致人性尊严的丧失,助长夸张、空洞的抒情与虚伪的形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顾瑾  
以质询、反思、否定、创造为基轴的德育批判是德育实现时代跨越、增促社会进步、谋求人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德育批判精神的探讨,不仅是为了呈现一种德育的精神诉求,也是为了揭示与形成一种更为深刻有力的批判教育的品质。本研究认为:加强德育实践的批判性检视、培育德育主体的批判性人格、弘扬德育的社会批判精神,不仅是德育实践的理性之声、德育主体的生成之道、德育功能的实现之基,也是造就批判性公民的重要进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瑞   魏婉  
<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技能,涉及对问题、观点、证据和论据的深入分析和评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对信息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要求人们不仅仅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和判断。这种思维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并作出明智的决策。英美文学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读者则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来理解和评估这些观点,分析作品主题、人物、情节和语言。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