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7)
- 2023(14816)
- 2022(11981)
- 2021(10970)
- 2020(8608)
- 2019(19080)
- 2018(18614)
- 2017(35413)
- 2016(18633)
- 2015(20660)
- 2014(20790)
- 2013(20823)
- 2012(19525)
- 2011(17772)
- 2010(18450)
- 2009(17603)
- 2008(17470)
- 2007(16140)
- 2006(14966)
- 2005(14022)
- 学科
- 济(109266)
- 经济(109155)
- 业(86046)
- 企(67693)
- 企业(67693)
- 管理(63365)
- 农(49958)
- 业经(34664)
- 农业(33599)
- 方法(32620)
- 地方(28449)
- 中国(28383)
- 财(24974)
- 数学(24239)
- 数学方法(24113)
- 制(19806)
- 技术(18294)
- 务(17214)
- 财务(17193)
- 财务管理(17171)
- 策(17000)
- 发(16522)
- 企业财务(16232)
- 和(15891)
- 地方经济(15733)
- 贸(15604)
- 体(15600)
- 贸易(15589)
- 易(15047)
- 学(15025)
- 机构
- 学院(286758)
- 大学(275621)
- 济(134805)
- 经济(132386)
- 管理(111775)
- 研究(99648)
- 理学(94368)
- 理学院(93429)
- 管理学(92453)
- 管理学院(91905)
- 中国(80038)
- 财(59090)
- 农(57961)
- 京(57586)
- 科学(55081)
- 所(49909)
- 江(47102)
- 财经(45666)
- 中心(45545)
- 研究所(44190)
- 农业(43453)
- 业大(41857)
- 经(41154)
- 经济学(40703)
- 州(36826)
- 北京(36461)
- 经济学院(36358)
- 范(35666)
- 师范(35412)
- 院(34868)
- 基金
- 项目(175981)
- 科学(140685)
- 研究(136330)
- 基金(126842)
- 家(107815)
- 国家(106641)
- 科学基金(92971)
- 社会(91685)
- 社会科(86639)
- 社会科学(86617)
- 省(71962)
- 基金项目(66893)
- 教育(59271)
- 划(56912)
- 编号(56000)
- 自然(54376)
- 自然科(53087)
- 自然科学(53076)
- 自然科学基金(52159)
- 资助(49343)
- 发(45347)
- 成果(44193)
- 创(39484)
- 重点(38863)
- 部(38748)
- 业(38618)
- 课题(38540)
- 国家社会(38164)
- 发展(38036)
- 展(37431)
- 期刊
- 济(175217)
- 经济(175217)
- 研究(90583)
- 中国(64448)
- 农(62312)
- 财(46989)
- 管理(45812)
- 农业(41854)
- 科学(38787)
- 学报(36859)
- 业经(33472)
- 融(32696)
- 金融(32696)
- 大学(30202)
- 学学(29069)
- 技术(27901)
- 教育(26268)
- 经济研究(25992)
- 财经(23604)
- 问题(22769)
- 业(21164)
- 经(20633)
- 技术经济(18561)
- 世界(17849)
- 农村(15853)
- 村(15853)
- 农业经济(15628)
- 贸(15593)
- 经济问题(15575)
- 商业(15118)
共检索到463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矫焕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云航
本文作者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和产业化经营的五个效果。提出了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抓好科技推广、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经营机制六大政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向会娟 曹明宏 潘泽江
本文首先探讨了培育农业产业集群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新思路,并阐述了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高科技园模式、中心企业型模式和市场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农村经济 集群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在农村如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农业部门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中,如何实现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统一,是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王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占有较大比重,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也制约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实践证明开发特色农业能够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实际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并规划开发特色农业仍然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开发途径 探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予 林惠凤 李文华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以及高效利用资源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作者从循环、绿色、低碳、高效等四个方面对生态农业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重新阐述,同时总结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从理论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产业化发展、多功能的挖掘、能力建设等方面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耀辉
本文着重探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含义、特征和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途径和保障措施。联系湖南的实际,提出了从六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的效益,並强调要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完善服务、强化领导作为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亚美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其次,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忠明 贾思汶 姚蓝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而乡村振兴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乡村振兴审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现乡村振兴审计的揭示力度、整改力度以及综合力度可以显著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公共投资在乡村振兴审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审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乡村振兴审计的揭示力度以及建议力度能够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审计 农村经济发展 公共投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英魁 高启武 夏重举
强化农村经营管理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黑龙江省双城市农经站郭英魁,高启武,夏重举农业要发展,经营管理要加强。国内外实践证明:科学的经营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经济越发展,技术越先进,越需要加强经营管理。随着高产优质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金栋
发展“一优双高”农业,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农业发展如何走好“一优双高”之路?当务之急应当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推广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皮策民
赣南既是老区又是山区,它不仅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而且地表农业资源也极为丰富。怎样化本区农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是推动赣南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一)地利与天时是赣南农业全面发展的两大优势条件。赣南下辖18市、县,人口为641.35万,其中农村人口为566.16万,土地总面积39.083平方公里,界于东经113°54′~116°38′和北纬24°24′~27°09′之间。古生代原为大海,至中生代经多次造山运动到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物,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本轮廓。再经近代地质外力内营的作用,形成了当前多姿的地形外貌。全区东、南、西环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靖
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两者发展并不同步,导致我国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作用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者的发展速度。为了有效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本文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