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4)
2023(6895)
2022(5710)
2021(5358)
2020(4375)
2019(9693)
2018(9816)
2017(16977)
2016(9397)
2015(10550)
2014(10730)
2013(9786)
2012(8847)
2011(7910)
2010(8140)
2009(7304)
2008(7217)
2007(6874)
2006(6009)
2005(5236)
作者
(26762)
(22529)
(22225)
(20897)
(14039)
(10589)
(10009)
(8692)
(8462)
(7993)
(7515)
(7514)
(7357)
(7150)
(6981)
(6736)
(6669)
(6636)
(6573)
(6238)
(5750)
(5584)
(5416)
(5243)
(5136)
(5059)
(4978)
(4753)
(4686)
(4673)
学科
管理(32122)
(30024)
(26808)
企业(26808)
(25863)
经济(25826)
技术(15096)
技术管理(11350)
中国(11249)
理论(9637)
(8990)
(8958)
教育(8268)
业经(8141)
方法(7985)
(7778)
教学(7514)
(7437)
(7144)
(6671)
银行(6646)
(6439)
地方(6313)
(6016)
金融(6009)
数学(5687)
(5616)
农业(5604)
数学方法(5559)
(5389)
机构
学院(124753)
大学(121029)
管理(46542)
(42839)
研究(42197)
经济(41551)
理学(39151)
理学院(38701)
管理学(37990)
管理学院(37731)
中国(30731)
科学(26655)
(25972)
(22128)
(21891)
(21229)
(21193)
中心(19591)
技术(19365)
研究所(19192)
业大(18827)
(17893)
师范(17651)
(17315)
农业(16971)
(16189)
北京(16118)
财经(15836)
(15626)
职业(15100)
基金
项目(84001)
研究(65775)
科学(65772)
基金(55830)
(49058)
国家(48547)
科学基金(41407)
社会(38921)
(37893)
社会科(36620)
社会科学(36610)
教育(32491)
(30644)
基金项目(29731)
编号(28127)
自然(25489)
自然科(24973)
自然科学(24961)
自然科学基金(24531)
(24236)
成果(23615)
课题(21840)
创新(21478)
资助(20803)
重点(19406)
(18696)
(17919)
项目编号(17413)
(17163)
(16975)
期刊
(52958)
经济(52958)
研究(37679)
中国(37195)
教育(28639)
管理(20931)
学报(20687)
(20529)
科学(18142)
(17185)
大学(15563)
技术(15330)
学学(14273)
农业(13752)
(10663)
金融(10663)
职业(10032)
业经(9930)
科技(9896)
(8170)
论坛(8170)
(7863)
经济研究(7770)
图书(7690)
财经(7551)
(6640)
技术经济(6627)
技术教育(6311)
职业技术(6311)
职业技术教育(6311)
共检索到200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业东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关键是按照创造的规律办教育。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个人、家庭和社会为教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培养出的杰出创造型人才的几率太低,把本应成为优秀的动力性人才培养成为普通的螺丝钉,造成中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探索创造规律,实践创造教育的时候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文章首先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针对模型的权重设计问题,对综合模糊评价方法主观性太强的缺陷做出了较大的改进,使综合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情况,并应用该方法结合所提出的模型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正确可行,并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金创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它是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模、培养途径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整体,涉及师资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和质量监管等各个过程环节。以突破旧的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赫冀成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所有的学校教育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阶段,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携手“造就”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要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创新人才培养做起。从国家的角度言,创新人才培养肯定不只涉及到一个环节,而应该是一个体系。政府、教育机构等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作用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对这类问题,恐怕是见仁见智。本文不拟从高等教育的具体环节去谈创新人才培养,仅从宏观的角度谈谈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需求。一、需要多层次的创新人才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延保  
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于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被提上重要日程。在此进程中,能否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能否以彻底摒除扼杀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为目标,全面改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正在成为高教界内外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与此相呼应,本刊组织了这组文章,旨在对相关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讨,希望对读者思考与探讨有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俭  曹滨  
文章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探讨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分析了通过该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改革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鑫明  
文章首先分析了构建"人工智能+"现代学徒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提出了"人工智能+"现代学徒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架构,最后阐述了"人工智能+"现代学徒制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智能教育系统;建设具备高人工智能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智能化、定制化的校企双主体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磊  吕平  王杨  
本文立足"互联网+"新生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将用户体验、跨界互动、颠覆性创新等互联网思维元素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提出"私人定制"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就大学而言,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要求大学认识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波  周朋红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误区,紧扣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在要求,以山东职业学院为例,阐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补充的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并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的保障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鑫鑫  黄红选  
基于工业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层次分析法的角度设计三个层次的工业工程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通过调研分析,获得评价体系中各层次评价指标间相对重要性数据,并选择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和某个偏重于学术研究的工科系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可测指标层、人才矢量以及创新型人才面等概念,说明设计可测量指标以及人才培养激励的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国强  
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