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9)
- 2023(11740)
- 2022(9653)
- 2021(9155)
- 2020(7247)
- 2019(16769)
- 2018(16738)
- 2017(31440)
- 2016(16710)
- 2015(18936)
- 2014(19050)
- 2013(18704)
- 2012(17599)
- 2011(16420)
- 2010(16946)
- 2009(15528)
- 2008(15250)
- 2007(13948)
- 2006(12978)
- 2005(12048)
- 学科
- 济(78235)
- 经济(78158)
- 业(50530)
- 农(50060)
- 管理(37987)
- 农业(33501)
- 企(27634)
- 企业(27634)
- 方法(26159)
- 中国(25297)
- 数学(23310)
- 数学方法(22782)
- 地方(22704)
- 业经(21879)
- 发(15662)
- 学(14673)
- 制(14135)
- 农业经济(12721)
- 贸(12633)
- 银(12625)
- 贸易(12619)
- 银行(12613)
- 融(12377)
- 金融(12376)
- 行(12354)
- 发展(12335)
- 展(12305)
- 易(12194)
- 财(11697)
- 技术(11562)
- 机构
- 学院(241816)
- 大学(238668)
- 济(99198)
- 经济(96950)
- 管理(93026)
- 研究(84634)
- 理学(78412)
- 理学院(77529)
- 管理学(75889)
- 管理学院(75427)
- 中国(66623)
- 农(57951)
- 京(51590)
- 科学(51314)
- 农业(43688)
- 所(42788)
- 财(42110)
- 业大(40866)
- 中心(40439)
- 江(39841)
- 研究所(38422)
- 范(35540)
- 师范(35244)
- 州(32789)
- 北京(32764)
- 财经(32236)
- 院(29358)
- 经(29133)
- 省(29038)
- 经济学(28155)
- 基金
- 项目(155561)
- 科学(121744)
- 研究(119265)
- 基金(109519)
- 家(95140)
- 国家(93898)
- 科学基金(79836)
- 社会(75204)
- 社会科(70891)
- 社会科学(70870)
- 省(63653)
- 基金项目(57256)
- 教育(52868)
- 编号(52576)
- 划(51381)
- 自然(48301)
- 自然科(47144)
- 自然科学(47136)
- 自然科学基金(46246)
- 资助(43977)
- 成果(43437)
- 发(39487)
- 课题(34854)
- 重点(34280)
- 部(33268)
- 农(32567)
- 创(32156)
- 发展(32105)
- 展(31570)
- 国家社会(30761)
- 期刊
- 济(124670)
- 经济(124670)
- 研究(70657)
- 农(63131)
- 中国(58847)
- 农业(42928)
- 学报(38448)
- 科学(34862)
- 管理(32037)
- 图书(31090)
- 大学(30326)
- 教育(29653)
- 财(28858)
- 业经(27437)
- 融(26769)
- 金融(26769)
- 学学(26762)
- 书馆(24705)
- 图书馆(24705)
- 技术(23773)
- 业(20426)
- 经济研究(17166)
- 问题(16873)
- 农业经济(15349)
- 农村(15131)
- 村(15131)
- 财经(14828)
- 版(13772)
- 坛(13709)
- 论坛(13709)
共检索到395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加仁
以本县乡镇村图书室与农民阅读情况调研为据,列举了农村图书室衰退实例,同时分析了衰退的原因。阐述了当今农村图书流通站的兴起及其优势,农村图书流通站实行了政府扶持图书资源、县市公共图书馆与基层农村组织共建共管、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与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农村图书馆 图书流通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国强 杨柳 王蒙蒙
新农村图书室是我国基层文化事业单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实地走访河南省典型新农村得到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农村图书室服务存在馆藏资源结构不当等诸多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图书室在满足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应将核心服务人群定位为少儿,并且应该采取新农村图书室与村小学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方式建馆,集中优势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文献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新农村图书室 少儿阅读 服务模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华丽
针对宜昌市三峡库区百户农村移民家庭12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跟踪调查表明:就地后靠农业安置移民不仅能平稳过渡,其家庭经济状况逐年好于全市农村家庭平均水平;外迁农业安置移民家庭在安置初期经济状况下滑,但能逐步实现过渡,并跟上农村平均水平;而非农就业安置家庭的经济状况波动大,且长期处于低水平,与城镇困难户家庭水平相当。因此,就地后靠农业安置应成为今后工程建设农村移民安置的首选,外迁农业安置是在环境容量限制下的次选,而非农就业安置在农村移民安置中应慎重选择。水库建设移民政策的制定应以能力贫困与能力发展理论为指导,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畅红琴 董晓媛 Fiona MacPhail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研究了1991~2006年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农户家庭内部时间分配的性别分工和劳动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男性和女性的时间分配都表现出从家庭经营向工资劳动转移的趋势,女性的变化幅度更大一些,而经济发展对男性和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都不显著。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与成年男性和女性绝对工作负担的增加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相对工作负担的增加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时间分配 社会性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铮 张赞梅 周群英
杨霄松家庭图书室是个人创办的,在当地非常出名。该图书室人气旺、服务好、资源实用、农民自我参与意识强、注重发挥本地特色优势,符合农村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实现了社会效益。
关键词:
杨霄松家庭图书室 农家书屋 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佳
农村图书室建设不但有效的缓解农民科技需求与农村现有科学普及环境的矛盾,还为培养现代化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中西部地区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图书室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中西部地区农村图书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图书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惠英
我县现有行政村258个,1997年按照市文化局制定的有关村图书室现行标准,迅速创建的图书室已达到总村数的30%,计划在1998年底基本实现全面普及。但由于各行政村经济、文化、人口以及规模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在筹建村图书室中,分别类型,采用不同模式,收到一定的效果。根据摸底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独型。即由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村自己独立承办。这种图书室由村里自筹资金,自拨房舍,自己解决管理人员。我县已经建成的图书室或正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家庭农场模式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据农业部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符合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全部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增收效果十分明显。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一)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自身实力弱、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更面临土地流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亚玲 陈志东 梁伟池
通过对南海区乡村图书室现状的调研分析 ,对本地区乡村图书室的发展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规划 ,以求更好地促进乡村图书室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图书室 基层文化工作 管理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 保障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方
当前,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已经凸显,并将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农村社会问题之一。我国的养老模式虽然种类较多,但是目前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思路也在于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多种模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条件与动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模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从鄂西农村与华北农村的差异出发,基于家庭策略的视角探讨了家庭发展能力的有效基础。鄂西农村相对薄弱的半工与半耕、低度的代际合力以及有限的人生任务,与华北农村相对充分的半工与半耕、紧密的代际关联以及近乎无限的人生任务存在鲜明差异,最终体现为家庭发展能力的差异。根据家庭发展能力的不同,农民家庭可以大致划分为发展型家庭、维持型家庭和救助型家庭等三种类型。农民家庭的"分类治理"是激活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家庭政策落地的重要基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建香 汪亮
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和数字乡村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加速推动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了消费总量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从而实现农村家庭消费升级。(2)数字乡村发展通过人力资本赋能效应和数字金融赋能效应,同步提升消费主体动力和消费客体水平,加速农村家庭消费升级。(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女性、青年户主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乡村经济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最大。(4)数字乡村发展对较高学历户主家庭的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更大,凸显基础型人力资本的“内部增益效应”。(5)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遵循“基础生存—发展享乐”的递进规律,即使处于不同消费水平,数字乡村发展的消费升级作用依旧显著。因此,要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红利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动力,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