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5)
- 2023(8157)
- 2022(6639)
- 2021(6078)
- 2020(5233)
- 2019(11445)
- 2018(11429)
- 2017(22756)
- 2016(12145)
- 2015(13557)
- 2014(13568)
- 2013(13672)
- 2012(12479)
- 2011(10874)
- 2010(11389)
- 2009(11158)
- 2008(11673)
- 2007(11053)
- 2006(10132)
- 2005(9397)
- 学科
- 业(79597)
- 企(63131)
- 企业(63131)
- 济(57251)
- 经济(57159)
- 管理(50056)
- 农(44327)
- 农业(29574)
- 业经(26862)
- 方法(21529)
- 财(21318)
- 务(16591)
- 财务(16572)
- 财务管理(16554)
- 企业财务(15618)
- 中国(15118)
- 制(15082)
- 技术(14840)
- 数学(14250)
- 数学方法(14101)
- 策(13815)
- 体(12013)
- 划(11433)
- 和(10671)
- 理论(10489)
- 企业经济(10477)
- 贸(10355)
- 贸易(10350)
- 经营(10103)
- 易(10095)
- 机构
- 学院(185932)
- 大学(175262)
- 济(84917)
- 经济(83457)
- 管理(79497)
- 理学(67590)
- 理学院(67099)
- 管理学(66426)
- 管理学院(66098)
- 研究(54549)
- 中国(48647)
- 农(44478)
- 财(39257)
- 京(35665)
- 农业(33254)
- 江(31409)
- 财经(30439)
- 业大(29771)
- 科学(29520)
- 经(27335)
- 所(27332)
- 中心(26869)
- 经济管理(24741)
- 经济学(24164)
- 州(24158)
- 研究所(23699)
- 北京(22082)
- 商学(21887)
- 经济学院(21850)
- 商学院(21712)
- 基金
- 项目(111457)
- 科学(90288)
- 研究(87442)
- 基金(81919)
- 家(68226)
- 国家(67371)
- 科学基金(60548)
- 社会(58999)
- 社会科(55518)
- 社会科学(55500)
- 省(46199)
- 基金项目(43780)
- 教育(37423)
- 编号(37057)
- 自然(36518)
- 自然科(35724)
- 自然科学(35717)
- 划(35200)
- 自然科学基金(35136)
- 资助(31971)
- 业(31399)
- 成果(28428)
- 农(26565)
- 创(26507)
- 发(25386)
- 部(25066)
- 制(24928)
- 国家社会(23956)
- 创新(23741)
- 重点(23532)
- 期刊
- 济(110506)
- 经济(110506)
- 研究(54130)
- 农(49778)
- 中国(39454)
- 财(33590)
- 农业(33232)
- 管理(31728)
- 业经(25866)
- 科学(23618)
- 融(21932)
- 金融(21932)
- 学报(21188)
- 大学(18148)
- 技术(17756)
- 学学(17597)
- 业(16792)
- 财经(15433)
- 问题(15159)
- 经济研究(14244)
- 农村(13996)
- 村(13996)
- 农业经济(13753)
- 经(13389)
- 教育(12608)
- 技术经济(12565)
- 世界(11879)
- 经济问题(10773)
- 财会(10160)
- 现代(10154)
共检索到294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成钢
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的四化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从农业劳力过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来谈些粗浅看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小苏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勇 林柏浪 陈泮 冉瑞平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如何思考和对待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理论课题。该文立足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概况、绩效以及深层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政府政策制定、保障农民权益、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玉龙
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与开发始终是世界各国理论研究并冲击社会与经济的重要问题。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更是个突出的问题。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条件下,到本世纪末完成农村发展战略任务,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开发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需要有党和政府正确的方针政策指路,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要有市场信息指挥,还要有农业资金的支持。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晓帆 安一民
农业过剩劳动力向何处去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何 ,是我国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式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 ,以探讨我国当前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合理流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文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徐增文“民工潮”的主流无疑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其迅猛之势不可能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结果。按照地区要素流动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喜梅
我国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过剩与短缺并存现象突出。对河南光山县3个观测点5年来(2011-2015)的跟踪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过剩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快,而农业劳动力短缺率则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这种状况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总体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国下一步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前提,它主要受国家的制度、政策以及教育水平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先天不平等。通过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不是城市收入下降和失业的原因,而是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率增加的一个重要源泉和我国改革30年繁荣的一个基础。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是中国很多地区贫困的一个根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教育水平 制度与政策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风峰
抚顺市的高湾经济区是沈抚同城化的连接之点,其发展潜力巨大,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将会为高湾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助推力量。
关键词:
沈抚同城化 高湾地区 农业劳动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黄升泉 韩俊
一、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本文中的发达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京津等地区,从行政区划角度讲,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等省市。这种划分基本上与国家统计部门的划分相一致,因而在分析中即直接使用宏观统计资料。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而言,以就地转移方式为主。根据典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安
面向21世纪,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如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众所关注的热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就是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本文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关系入手,剖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若干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问题 根源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竞争力下降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通过逻辑和数据分析指出近年来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和收入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飙升;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在时空上不匹配。因此,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瓶颈阶段的紧张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雄 曾福生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农地资源的附着力角度对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农地资源的附着力下降,加之城市对农业劳动力产生的引力,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有向外转移的需求,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必然造成农地的流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力剩余 农业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劳动力转移 人口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