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
2023(1206)
2022(904)
2021(992)
2020(864)
2019(1874)
2018(1897)
2017(3888)
2016(1968)
2015(2084)
2014(2204)
2013(2106)
2012(1944)
2011(1650)
2010(1746)
2009(1858)
2008(1856)
2007(1715)
2006(1590)
2005(1624)
作者
(5932)
(5041)
(4934)
(4751)
(3208)
(2308)
(2259)
(1973)
(1948)
(1824)
(1705)
(1681)
(1646)
(1614)
(1569)
(1557)
(1518)
(1473)
(1429)
(1393)
(1260)
(1258)
(1248)
(1226)
(1142)
(1142)
(1091)
(1061)
(1054)
(990)
学科
管理(6841)
(6582)
经济(6576)
(6507)
(5759)
企业(5759)
方法(2879)
(2635)
数学(2354)
数学方法(2326)
(1974)
(1848)
(1807)
金融(1807)
中国(1798)
(1780)
银行(1778)
(1720)
财务(1716)
财务管理(1710)
(1695)
贸易(1694)
(1661)
(1645)
企业财务(1615)
业经(1602)
(1592)
技术(1419)
(1391)
税收(1345)
机构
大学(27379)
学院(26596)
(11067)
管理(10872)
经济(10756)
中国(10176)
理学(9149)
理学院(9028)
管理学(8845)
管理学院(8802)
研究(8131)
(6564)
(6388)
银行(6355)
(6092)
(6073)
(6021)
(5262)
中心(5176)
科学(4811)
财经(4689)
农业(4637)
人民(4526)
(4292)
(4157)
(4139)
业大(4073)
国人(3910)
中国人(3900)
中国人民(3844)
基金
项目(15923)
科学(13031)
基金(12536)
研究(11137)
(10779)
国家(10680)
科学基金(9582)
社会(7718)
社会科(7271)
社会科学(7268)
基金项目(6697)
自然(6522)
自然科(6416)
自然科学(6415)
自然科学基金(6305)
(5945)
教育(5330)
资助(5059)
(4988)
编号(4178)
(3722)
(3645)
重点(3435)
创新(3353)
成果(3321)
教育部(3321)
人文(3236)
国家社会(3173)
(3115)
大学(3095)
期刊
(13832)
经济(13832)
研究(10568)
(9802)
金融(9802)
中国(6980)
(5442)
(5296)
学报(4382)
管理(4374)
科学(3906)
大学(3520)
学学(3259)
教育(3151)
财经(2579)
农业(2569)
业经(2234)
技术(2194)
农村(2124)
(2124)
(2093)
经济研究(1996)
理论(1937)
实践(1770)
(1770)
技术经济(1638)
农村金融(1586)
商业(1570)
问题(1491)
财会(1444)
共检索到4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润年  王琼  方萃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理念 ,是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的重要保障。而近几年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上收 ,省以下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的力度呈减弱趋势。本文通过对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后产生的经济金融新问题进行分析后对信贷审批权集中管制提出异议 ,认为必须坚持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下放的原则 ,增强商业银行分支行市场适应能力 ,使分支机构合理和充分使用资金 ,支持区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根林  
(一) 优质的信贷资产是银行业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信贷审批决策工作,才能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银行是现代经济的中心。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优质的信贷资产,是银行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管理水平的具体反映,是银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南宏  吕学军  王建民  廖林  
实行信贷流程再造,是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提高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保证业务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流程再造不是简单地减少业务处理环节,而是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信贷流程的管理效率。因此,既要对当前信贷流程中内容重复、环节冗长的部分进行必要的简化,也要对问题突出、风险防控相对薄弱的环节加强控制。根据工总行对2011年"改革流程、改进服务年"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我们近期对信贷审批流程进行了调研,全面梳理信贷业务流程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同时提出流程再造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迅  付明明  
运用Bankscope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数据库,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信贷审批权限对其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信贷审批权的上收并不一定会改进银行经营绩效。银行把信贷审批权上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但是银行信息成本可能会增加。因此,银行在进行贷款审批权的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不应该搞“一刀切”,一味地把信贷审批权上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讯  付明明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在信贷业务中,上下层级间形成了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的特点,并对审贷分离制度产生的原因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晓颖   江明哲  
基于我国2011—202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递增的现状,从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提出运用实战推演机制来提高信贷审批质量,为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提供借鉴。通过分析发现构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审批人在审批工作时:只强调信贷审批标准,不考虑信贷审批原理;只强调担保物和抵押率,不研究抵押物的可执行性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通过引入实战推演机制,可以有效防范审批人不作为的风险,提高银行信贷审批质量。引入推演机制的具体建议:借鉴行业运行和盈利模式,推演信贷业务真实性风险;借鉴行政文件和审批原理,推演合规性风险;借鉴审批原理和行业大数据,推演合理性风险;借鉴不良贷款作案手法和抵押物可执行性,推演安全性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青  
本文从不良贷款续扩视角探讨中国不良贷款的成因,尤其是信贷审批制度与不良贷款的关系。结合中国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形,通过关于审批制度的情景实验,发现由于对贷款项目的认知和所需承担的责任不同,不同审批制度下不良贷款续扩程度有明显区别:信贷经理制下不良贷款续扩行为较为明显,实行贷审会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倾向,但在从众压力和领导权威影响下,更容易出现不良贷款续扩行为,而专家权威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必须完善贷审会制度,建立民主化的贷审会,推进信贷审批人资格考察,培养并使用专业信贷审批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美玉  朱纪亮  
银行个人信贷审批人员通常采用收入支出比作为审批标准。本文结合审批经验分析了影响客户收入、支出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自变量,建立收入支出比客户信用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可得出客户违约可能性的预测值,辅助个人信贷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旭光  孟卫东  
文章将企业家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并有旨在降低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南旭光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明哲  
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既有完整大数据信息来源,又有大数据研究能力,却只研究因果关系,不挖掘相关关系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信息应用于信贷审批的模式,即先要对记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全过程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排列出记录各信贷品种运营真实流程或模型,再对该流程或模型挖掘,呈现出商业银行正常贷款变成不良贷款的基本行为轨迹,然后对该基本行为轨迹作逻辑推理或行为分析,提炼正常贷款变成不良贷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联关系,最后审批人借鉴该关联关系,提前设置针对性更强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婉  梁力军  张肖琳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存在着数据安全性与真实性隐患、审批流程及环节冗余梗阻风险以及审批科学性前瞻性风险,给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优化信贷审批模式是商业银行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和增强信用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当下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现状,基于文献对区块链技术及在其银行信贷审批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其次,提出可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性应用于信贷审批模式中,并探讨如何解决信贷审批中数据管理、环节设计、审批科学性等问题;最后,构建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区块链模型,并在审批各节点的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智能合约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出区块链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模式的具体措施。研究对于商业银行如何降低信贷风险、提高审批质量与效率、构建区块链信贷审批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蔡祥玉  田艳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重构了传统信贷模式,极大地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促进了普惠小微金融的发展。其中,大型银行普惠贷款规模显著超过地方中小银行,成为此轮小微信贷的主角。以山东省为例,截至2020年年末,该省四大国有银行分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885.7亿元,同比增长63.5%,增速较全省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分别高出27.8个、27.1个和38.2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