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9)
2023(7981)
2022(6723)
2021(5927)
2020(4633)
2019(10439)
2018(10297)
2017(19345)
2016(10131)
2015(11392)
2014(11622)
2013(11697)
2012(11506)
2011(10896)
2010(11361)
2009(10494)
2008(10316)
2007(9357)
2006(8901)
2005(8619)
作者
(32242)
(26901)
(26869)
(25595)
(17369)
(12804)
(12167)
(10412)
(10349)
(9700)
(9474)
(8978)
(8832)
(8817)
(8491)
(8261)
(7918)
(7829)
(7654)
(7414)
(7091)
(6686)
(6583)
(6373)
(6239)
(6102)
(5934)
(5840)
(5592)
(5304)
学科
(70981)
经济(70931)
管理(24938)
地方(24826)
(23133)
中国(19945)
方法(16284)
(15896)
企业(15896)
地方经济(15578)
(15438)
业经(14293)
数学(13854)
数学方法(13772)
(12661)
农业(11121)
(11093)
(10745)
金融(10744)
(9967)
银行(9959)
环境(9938)
(9821)
(9662)
(9537)
贸易(9525)
(9031)
(8326)
发展(8052)
(8023)
机构
学院(157874)
大学(154956)
(77080)
经济(75544)
研究(65954)
管理(53229)
中国(50604)
理学(43258)
理学院(42643)
管理学(42048)
管理学院(41733)
科学(38082)
(34716)
(34552)
(32865)
研究所(30740)
中心(28370)
(26389)
(26186)
财经(24788)
经济学(24596)
(23620)
北京(23291)
(22916)
师范(22734)
(22190)
经济学院(21645)
(21302)
(21106)
科学院(20822)
基金
项目(92939)
科学(72487)
研究(70150)
基金(64903)
(56336)
国家(55840)
科学基金(46511)
社会(45956)
社会科(43597)
社会科学(43588)
(37092)
基金项目(33494)
(30726)
教育(30156)
(28153)
编号(27794)
自然(26858)
资助(26544)
自然科(26071)
自然科学(26064)
自然科学基金(25549)
发展(23251)
成果(23056)
(22880)
重点(21681)
课题(21090)
(19664)
国家社会(19214)
(18728)
创新(17673)
期刊
(105026)
经济(105026)
研究(57993)
中国(39409)
(25728)
(23630)
管理(23036)
科学(21710)
学报(21697)
(19644)
金融(19644)
教育(17823)
农业(17437)
经济研究(17423)
大学(16507)
业经(16078)
学学(15527)
技术(15130)
财经(13268)
问题(13213)
(11667)
(10280)
世界(9906)
技术经济(9856)
国际(9568)
(9097)
经济问题(8596)
商业(8446)
资源(8171)
改革(8141)
共检索到275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临空经济,这样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以临空经济存在的载体临空经济区为研究重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分析了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三种概念和环状结构,并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发展临空经济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冰  曹允春  
区域多机场发展模式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机场发展模式。多机场模式下各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由于空间距离较近,所属腹地市场相互重叠,因此,在确定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布局方面存在一定混乱。本文通过研究上海、东京、纽约、新加坡等国内外区域多机场模式下不同临空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案例,证明了一座城市的多个临空经济区是能够做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但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定位以及所在区域的基础情况,有侧重点地选择临空产业,有意识地进行错位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首都北京"一市两场"模式下顺义临空经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艳  张瑜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动力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机场流量、运营效率和产业集群,后者包括区域开放度、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等。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内部因素的作用,但对国内24个临空经济区进行实证后发现,我国仍停留在以外部动力为主、内部动力为辅的阶段。其中,航空客运量和机场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货运量的影响则不显著。临空产业仍处于集群的初始阶段,因而对临空经济区的推动力较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学刚  苗田丰  
提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19个影响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这19个因素分层,找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因素、中间层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根据ISM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的发展策略,为处于探索期的我国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的业务选择及实际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月  
本文意在凸显临空经济的发展与服务业之间的动态关系,服务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文章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发生的必然性、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以首都机场为例,分析了服务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再次阐述了临空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对文章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枭吟  梁欣悦  
临空经济因其开放性、速度性与时空性的特点,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临空经济区历经从无到有、从机场建设到临空经济圈建设,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模式。然而,中国临空经济区建设仍然面临区域临空运输能力不均衡、中、西部地区产业临空指向性偏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普遍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对此,应积极完善以航空运输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多层次打造临空产业体系,多维度构建临空经济群,推动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雪妮  
作为航空客货运输的集散地,临空经济区具有发展流量经济的独特优势。本文利用2005年我国客货吞吐量排名前30名机场中的18个机场的相关数据,根据修正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临空经济区流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航空客流量和货流量对临空经济区的流量经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机场与腹地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是流量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但其影响程度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丹阳  曹允春  
作为航空经济在机场周边的空间投影,临空经济是航空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其发展的科学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性的判断通过效率评价进行研究,多基于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的。本文在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临空经济区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得出了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即包括机场因素、腹地资源因素、结构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建立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北京、上海、广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国喜  翁筱玲  周大勇  郑鹏  蔡秀云  
一、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阶段税收展望经济规模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规模。北京新机场地跨北京、河北,且主体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这里主要以大兴区的主体税源情况为依据,对临空经济区的未来税收规模、结构和税负等进行分析。(一)税源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经济均呈较快增长态势,税源规模不断扩大。自2011~2015年的"十二五"时期,大兴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区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乃彬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和伟  
临空经济是指依托机场设施和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促使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在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形成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本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发展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的相关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穆松林  周彬  郭群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区域新的增长极与产业融合的集聚空间。本文通过梳理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机场建设与其辩证关系、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和临空产业空间布局等几个方面对临空经济的发展特征进行了逐一阐述,并提出了临空经济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临空经济发展提出理论基础和可供参考的实施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允春  王琤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周边区域历经3年多规划发展,目前仍处于临空经济形成阶段的缓慢发展期。文章认为,立足空港资源、准确把握现状、寻求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是青岛临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文章根据临空产业在不同区域内的主导作用强弱,分析得出青岛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构成,提出了青岛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平  
一、国内外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型机场周边的经济不断升温,空港经济的研究成为热点。上世纪60年代(1965年),美国专家提出了空港经济的概念,即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机场周边,尤其是国际机场周边,逐步集聚与机场密切相关的、具有明显航空指向的产业集群,且通常存在于以航空港为中心,半径6~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冀伟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航空枢纽为依托,是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以2006~2018年我国各地区航空枢纽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临空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且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是这一效应的关键作用机制。拓展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会弱化临空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临空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即使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甚至全球经济大震荡下,我国各地区仍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推动区域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