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0)
- 2023(9782)
- 2022(8109)
- 2021(7839)
- 2020(6076)
- 2019(13333)
- 2018(13124)
- 2017(22784)
- 2016(13389)
- 2015(15020)
- 2014(14967)
- 2013(13188)
- 2012(11819)
- 2011(10869)
- 2010(10962)
- 2009(9924)
- 2008(9316)
- 2007(8642)
- 2006(7710)
- 2005(6842)
- 学科
- 济(40882)
- 经济(40740)
- 管理(28227)
- 教育(23602)
- 业(22075)
- 中国(20015)
- 企(19573)
- 企业(19573)
- 理论(14951)
- 方法(13929)
- 地方(13294)
- 农(13064)
- 业经(12505)
- 学(10613)
- 教学(10366)
- 和(10004)
- 数学(8910)
- 数学方法(8668)
- 财(8530)
- 农业(8522)
- 发(8069)
- 地方经济(7968)
- 制(7158)
- 环境(6978)
- 发展(6753)
- 研究(6717)
- 展(6626)
- 贸(6398)
- 贸易(6392)
- 技术(6227)
- 机构
- 大学(168635)
- 学院(164211)
- 研究(58404)
- 管理(53234)
- 济(52425)
- 经济(50791)
- 理学(45492)
- 理学院(44712)
- 管理学(43514)
- 管理学院(43144)
- 范(37639)
- 师范(37431)
- 京(37282)
- 教育(36694)
- 中国(36244)
- 科学(35012)
- 师范大学(30476)
- 江(27836)
- 所(27728)
- 中心(25557)
- 财(25378)
- 研究所(25048)
- 北京(24247)
- 技术(22576)
- 州(22228)
- 职业(21955)
- 院(21891)
- 农(19956)
- 财经(19878)
- 业大(19443)
- 基金
- 项目(107790)
- 研究(92032)
- 科学(87138)
- 基金(71869)
- 家(60090)
- 国家(59322)
- 社会(57315)
- 社会科(52882)
- 社会科学(52865)
- 教育(51275)
- 科学基金(50838)
- 省(45798)
- 编号(42364)
- 划(40238)
- 成果(38061)
- 基金项目(36870)
- 课题(33236)
- 年(29197)
- 自然(28161)
- 自然科(27479)
- 自然科学(27475)
- 自然科学基金(26912)
- 资助(26867)
- 重点(26285)
- 规划(26012)
- 发(25907)
- 项目编号(25576)
- 部(24757)
- 性(23821)
- 创(23283)
共检索到265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力争 闵馨文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关键词:
接受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艳梅 杨萧萌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自然、乡土艺术、乡土民俗、乡土情怀六个维度构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构成的分析框架,分析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选文整体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利于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理念,传承热爱祖国的文化基因;但也存在着乡土文化要素数量分布不均衡、地域民俗特色有待突出、时代特征略显不足,呈现层次不够多元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产生制约的挑战。故选编乡土文化选文时应更加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深厚内涵的认知、注意选文编排的均衡性与代表性,强化内容与生活的链接、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丰富乡土文化的呈现层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鹏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建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对传统文化加以科学合理的阐释,以促进大学生认同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对话 当代价值 阐释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艳梅 杨萧萌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自然、乡土艺术、乡土民俗、乡土情怀六个维度构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构成的分析框架。分析发现,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乡土文化选文整体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理念,传承热爱祖国的文化基因;但也存在乡土文化要素数量分布不均衡、地域民俗特色有待突出、时代特征略显不足、呈现层次不够多元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产生制约的挑战。故选编乡土文化选文时应更加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深厚内涵的认知、注意选文编排的均衡性与代表性,强化内容与生活的链接、关注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丰富乡土文化的呈现层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布局,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场域 青少年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静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宽厚的文化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引领社团建设,可显著提高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对社团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分析以社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探索具体的教育路径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高校社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载体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楠楠 王久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关键词:
茶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传统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