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2)
2023(5254)
2022(4571)
2021(4220)
2020(3760)
2019(8608)
2018(8512)
2017(15292)
2016(8914)
2015(10222)
2014(10152)
2013(9319)
2012(8384)
2011(7581)
2010(7933)
2009(6920)
2008(6776)
2007(5961)
2006(5146)
2005(4566)
作者
(25740)
(21556)
(21434)
(20054)
(13705)
(10257)
(9776)
(8369)
(8194)
(7725)
(7427)
(7183)
(6958)
(6729)
(6699)
(6681)
(6499)
(6384)
(6173)
(6018)
(5415)
(5387)
(5358)
(4892)
(4890)
(4791)
(4730)
(4714)
(4515)
(4357)
学科
(33981)
经济(33951)
(20737)
管理(19996)
方法(19927)
数学(18481)
数学方法(18078)
(16463)
企业(16463)
(9121)
中国(8579)
理论(8125)
(6715)
教育(6555)
教学(6499)
农业(5992)
业经(5982)
(5610)
(5202)
贸易(5200)
技术(5117)
(5060)
地方(4771)
环境(4596)
(4589)
学法(4122)
教学法(4122)
(4112)
(4080)
(4020)
机构
大学(121296)
学院(120823)
(44850)
管理(44296)
经济(43867)
研究(41360)
理学(39010)
理学院(38505)
管理学(37272)
管理学院(37057)
中国(27234)
科学(27228)
(25821)
(23991)
(21161)
业大(21132)
(19655)
研究所(19635)
师范(19448)
农业(18910)
(18763)
中心(18634)
(18362)
北京(16166)
技术(16023)
师范大学(15440)
财经(15144)
教育(14858)
(14691)
(14394)
基金
项目(86192)
科学(67937)
研究(62051)
基金(61037)
(55096)
国家(54208)
科学基金(45685)
社会(37746)
(35987)
社会科(35812)
社会科学(35797)
教育(33032)
基金项目(31735)
(30548)
自然(30445)
自然科(29815)
自然科学(29808)
自然科学基金(29268)
资助(25966)
编号(25251)
成果(20622)
重点(20324)
课题(19220)
(19193)
(18442)
(18268)
创新(17054)
科研(16655)
教育部(16599)
大学(16525)
期刊
(45018)
经济(45018)
研究(33972)
中国(28603)
教育(26698)
学报(22683)
(20941)
科学(19418)
大学(17099)
管理(16215)
学学(15868)
农业(14744)
技术(13532)
(13026)
(8718)
统计(8199)
职业(7775)
(7433)
经济研究(7113)
财经(7104)
(6927)
金融(6927)
决策(6727)
业大(6618)
业经(6599)
(6532)
技术经济(6530)
科技(6274)
(6152)
(5716)
共检索到17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随着教育改革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单靠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课程教材的开发还不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一般来讲,教师成长可划分为新教师-合格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阶段,专家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最高目标。因此,本文拟就专家型教师的素质构成及培养略述浅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世林  吕小明  
信息素质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探究信息素质的来源与发展轨迹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高校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标准制定情况,进一步阐述我国高校师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的内容及实现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刁凤琴  喻芒清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 的21世纪正带着诱人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是不可回避的主旋律。高校作为未来人才的摇篮,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营造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大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扬军  何晓民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具体内涵是什么,"三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职业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建设,这些都将是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三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龙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从高职教育的根本动力、前提条件、必备特质、根本保证、核心要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六个方面,解析了高职院校高素质青年教师的基本内涵,提出高素质青年教师培养的相关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江海  
尽管国外没有"双师素质"这样明确的提法,但是强调高职教师应具有"讲师+工程师"的复合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许多国家高职教师培养和鉴定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在教师资格标准、师资建设模式、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评估、管理机制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研究借鉴其经验,对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大有裨益。国外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特色"双师素质"资格标准"德国高校职教师资专业方向的学生,学制为八学期,并且要参加至少一年的实习工作,毕业时需通过第一次的国家考试(笔试和口试);毕业后还要做两年的实习教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友生  陈阳君君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全教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纲要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对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启香  
相对于传统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以教学团队为平台的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前,应从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素质出发,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充分借助教学团队这个平台,实施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发展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建强  
师范生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从2006年5月启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培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教师决定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是改进教风学风的有力手段,更是当代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必要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爱珍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导与核心要素是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水平,对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更是高职教育适应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要求的变化的必然要求,对教师素质内涵进行分析和教师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对于我们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宋惠兰  
阐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分析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现状 ,指出图书馆对高校老师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途径以及内容和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小兰  
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保证。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其次要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基本素质: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素养,二是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三是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素清  
文章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管理"双师"素质教师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