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2)
- 2023(10286)
- 2022(8028)
- 2021(7510)
- 2020(6238)
- 2019(14269)
- 2018(14527)
- 2017(27918)
- 2016(15459)
- 2015(17444)
- 2014(17926)
- 2013(17122)
- 2012(15234)
- 2011(13158)
- 2010(13667)
- 2009(13166)
- 2008(13817)
- 2007(12554)
- 2006(11742)
- 2005(11538)
- 学科
- 业(75312)
- 企(70504)
- 企业(70504)
- 济(64589)
- 经济(64482)
- 管理(59309)
- 业经(27394)
- 财(25245)
- 制(25090)
- 方法(23541)
- 农(23431)
- 银(20514)
- 银行(20368)
- 中国(19217)
- 行(19007)
- 务(18870)
- 财务(18839)
- 财务管理(18816)
- 企业财务(17781)
- 农业(17094)
- 体(16552)
- 技术(15957)
- 数学(15607)
- 数学方法(15425)
- 理论(15187)
- 策(14634)
- 体制(13797)
- 融(13232)
- 金融(13232)
- 划(12796)
- 机构
- 学院(216242)
- 大学(208240)
- 济(92480)
- 经济(90607)
- 管理(85402)
- 理学(70386)
- 理学院(69766)
- 管理学(68935)
- 管理学院(68518)
- 研究(67774)
- 中国(63286)
- 财(49532)
- 京(44548)
- 江(37778)
- 财经(36913)
- 科学(36388)
- 农(34781)
- 所(34046)
- 经(33302)
- 中心(32232)
- 州(30046)
- 研究所(29565)
- 北京(28650)
- 经济学(27572)
- 银(27134)
- 财经大学(26767)
- 农业(26501)
- 业大(26462)
- 范(26061)
- 银行(26052)
- 基金
- 项目(124319)
- 科学(99166)
- 研究(98798)
- 基金(88428)
- 家(73692)
- 国家(72888)
- 科学基金(64890)
- 社会(62638)
- 社会科(59235)
- 社会科学(59215)
- 省(51137)
- 教育(46378)
- 基金项目(46217)
- 编号(41749)
- 划(40148)
- 自然(39250)
- 自然科(38375)
- 自然科学(38368)
- 自然科学基金(37746)
- 资助(35616)
- 成果(34205)
- 业(31167)
- 创(29298)
- 课题(29268)
- 重点(27755)
- 发(27649)
- 部(27519)
- 性(26892)
- 制(26798)
- 创新(26378)
- 期刊
- 济(117808)
- 经济(117808)
- 研究(74111)
- 中国(50271)
- 财(43907)
- 管理(38879)
- 融(38024)
- 金融(38024)
- 农(34647)
- 教育(28929)
- 科学(25028)
- 学报(23617)
- 技术(23178)
- 农业(22012)
- 业经(21578)
- 大学(19714)
- 财经(19646)
- 学学(18264)
- 经济研究(17392)
- 经(16981)
- 问题(15295)
- 业(13658)
- 财会(12881)
- 技术经济(12795)
- 现代(11840)
- 贸(11718)
- 会计(11391)
- 世界(11259)
- 国际(10938)
- 商业(10777)
共检索到364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志成
1985年开始,我国对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几年来,专业银行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控制、自求发展的企业化方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级专业银行的经营意识和利润观念普遍增强,机关化倾向有所改变,但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对银行认识的不统一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履维艰,障碍很多,甚至有的已经迈出的步子又退了回来。这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极不适应的。如何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伐,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少毅
改革金融体制,专业银行必须坚持企业化改革的方向。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和同志们商讨。什么是企业化改革我国银行从单一体制到中央银行体制,是一次很大的变革,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譬如,过去人们常说,银行是代表国家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就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对于企业性的专业银行说来,今后是否还能适用,就很值得思考。这说明,在着手研究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时,还需注意非企业观念的影响。否则,将是难以说清问题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文献
要弄清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目的,首先要搞清楚企业化改革的背景,这样才会透过现象抓住实质。那么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 首先,经济振兴需要专业银行提高融资能力和效益。资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要素,要实现党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宏伟目标,资金供求是一个突出矛盾,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志强
中国专业银行的改革,究竟应朝什么方向推进,这本来是早已明确的。可自从提出“不要偏面强调企业化”后,似乎又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专业银行企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弄清这个问题,是加快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划清界线 改革的步子再快一点 在理性认识和实际操作中如何区分“偏面强调企业化”与“企业化经营”呢?我以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单纯利润为目标,偏面追求贷款规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业化的倾向,影响宏观调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而后者是指“专业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一、对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不同看法。1979年重新恢复农业银行时,国务院明确农业银行是一个经济实体。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也提出;“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从1984年开始,农业银行总行就明确提出并开始进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还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但是,在专业银行是否应当实行企业化经营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少毅
(一)金融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在专业银行企业化方面有新的突破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五”期间的改革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任务: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独立性;各专业银行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市场的逐步形成。如果对这三个方面的任务进行系统的理解,就可以看出其中以各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最关重要,可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相汉
对专业银行企业化,众议已久,方略颇多。有目标论、有营运论,也有双轨说和分权说,还有责任制及途程措施对策,等等,却很少有人论及所有制问题。我认为,改革现行的“总行所有制”形式,才是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根本出路。“大锅饭”与所有制几十年来,我国银行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全国一统,在各类企业中,它的“锅”最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康年 孙凝
早于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应当说这个问题已经有定论了。然而,自治理整顿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有些同志却重新提出疑问,说什么,要“恢复和健全专业银行专业化职能”,也就是说,要回归到金融条块分割的局面。这就有必要重新对专业银行要不要、能不能坚持企业化改革方向进行认真地再探索。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发
专业银行企业化是当前金融改革的一个中心课题。如何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我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进一步明确专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及时卸掉身上的宏观控制职能。自1983年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专业银行为主体的新的银行体制以来,我们在法律上确立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经济的地位,专业银行作为经济实体,也在向企业化经营的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凝
本文拟就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根据,专业银行企业化试点的情况,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的难点等三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专业银行企业化是有充分根据的。中共中央于1985年9月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里提出了“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中共中央于1990年12月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里进一步提出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国务院早在1980年9月批准修改的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理论依据源于邓小平同志1979年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规定。几年来,虽然专业银行企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因为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对银行认识的不统一,使其改革遇到一些障碍。总结过去的经验,统一认识,排除障碍,深化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对银行性质、作用的再认识银行的性质和作用这类问题理应在改革初期已经解决,重提此问题是为了进一步论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文翔 苟崇廉
党中央住“七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但实行的步子要稳妥”。今年3月,赵紫阳总结在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又提出:“有条件地实行省以下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凯构的企业化,逐步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目前,专业银行的企业化进程不快,步履维艰。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几年来专业银行在企业经营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企业化理论研究方面,思想活跃,议论纷纷。纵观专业银行企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两种思路、两种观点、两种模式,分歧明显。一种是把资本主义企业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一般原则套用于社会主义专业银行,以营利为唯一目标,有人叫作金融企业的“再造”。提出这种设想的理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房毅民
专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各方面认识比较一致,但对如何实行企业化经营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拟就以下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专业银行有没有宏观控制的职能就金融体制的分工来说,中央银行主要是进行宏观控制,专业银行主要足在宏观控制下把微观搞活。但能不能认为中央银行只有宏观控制的职能而没有微观搞活的职能,专业银行就只有微观搞活的职能而没有宏观控制的职能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宏观控制与微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本文所以要把我国银行体制的设计与现有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两者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银行体制所要解决的是我国银行的组织体系、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及其管理办法和制度等问题(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限于组织体系方面);而专业银行企业化问题则是在确立专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存在地位以后,对专业银行的性质、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