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6)
2023(4030)
2022(3456)
2021(3247)
2020(2890)
2019(6251)
2018(6285)
2017(12151)
2016(6639)
2015(7695)
2014(7899)
2013(7722)
2012(7494)
2011(6665)
2010(6927)
2009(6853)
2008(7515)
2007(7084)
2006(6242)
2005(6071)
作者
(20626)
(16853)
(16842)
(16212)
(10956)
(8157)
(7873)
(6687)
(6490)
(6310)
(5886)
(5864)
(5410)
(5408)
(5326)
(5273)
(5228)
(5004)
(4962)
(4959)
(4341)
(4304)
(4065)
(3905)
(3867)
(3855)
(3832)
(3774)
(3479)
(3393)
学科
(25600)
经济(25561)
(23037)
管理(22519)
(18899)
企业(18899)
方法(12318)
(10814)
保险(10722)
数学(10068)
数学方法(9837)
(9747)
中国(9515)
(8339)
(7932)
银行(7924)
(7400)
(7201)
财务(7189)
财务管理(7166)
企业财务(6711)
(6323)
(6287)
金融(6287)
理论(6128)
(5696)
业经(5687)
(5050)
贸易(5046)
(4923)
机构
大学(101812)
学院(99655)
(37717)
管理(36809)
经济(36684)
研究(31019)
中国(30569)
理学(29647)
理学院(29319)
管理学(28629)
管理学院(28443)
(23445)
(22548)
科学(18689)
财经(17431)
(17282)
(16307)
(15627)
中心(15611)
(15201)
北京(14910)
研究所(14054)
(13547)
财经大学(12879)
业大(12773)
(12599)
师范(12467)
农业(11725)
经济学(11473)
(11373)
基金
项目(55363)
科学(42827)
研究(40408)
基金(40360)
(34439)
国家(34105)
科学基金(29324)
社会(25504)
社会科(23898)
社会科学(23889)
(20562)
基金项目(20422)
自然(19157)
教育(18768)
自然科(18700)
自然科学(18694)
自然科学基金(18365)
资助(17945)
(17496)
编号(16534)
成果(14695)
(12397)
重点(12050)
课题(11307)
(11105)
教育部(10811)
大学(10740)
(10729)
科研(10703)
项目编号(10598)
期刊
(47304)
经济(47304)
研究(35958)
中国(23966)
(20629)
(17847)
金融(17847)
学报(16057)
管理(14755)
(13789)
科学(13750)
大学(12480)
教育(11956)
学学(11570)
财经(9412)
技术(8788)
农业(8448)
(7911)
经济研究(6590)
业经(6433)
图书(6106)
财会(6038)
会计(5910)
理论(5811)
统计(5793)
问题(5655)
(5589)
技术经济(5529)
(5314)
实践(5262)
共检索到172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陆荣华  
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有时会被利用来进行投机,谋求不当得利,故各国《保险法》都规定,保险合同的订立必须以保险利益的存在为前提,我国也不例外,并在《保险法》第11条中作了同样的规定。此外,《保险法》第39条还规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可以由投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毅文  
本文是一起雇主责任保险的拒赔案分析。在此案中 ,投保人为其雇员分别在两家保险公司投保了雇主责任保险和车上人员责任保险 ,构成重复保险 ,并分别向两家保险公司索赔。笔者针对此案处理中的几种不同意见 ,根据《保险法》等前关法规进行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史宪巍  
保监发 (2 0 0 0 ) 1 6号《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取消了保险价值 ,明确了保险金额确定的三种方式。笔者认为 ,根据《保险法》第 1 8条的规定 ,保险价值不能在条款中取消 ,保险金额的确定方式只需两种就足够了。但费率必须根据车辆的使用年限这一风险指标确定。相同车型不同使用年限的车辆执行不同的费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新超  王桂华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以运输中的各种货物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海运货物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致损失是难以避免的,海运货物运输保险正是对这种货损加以赔偿的一种经济补偿措施。当贸易双方通过贸易术语的选择确定了投保责任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则根据货物性质和包装、运输路线和港口、国际贸易惯例和各国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不同因素选择责任范围不同的险别。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就应考虑如何确定货物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冯嘉亮  宋素霞  
本文案例中由于被保险人生前牵涉一起经济案的债务处理问题 ,而使一笔保险金的给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保险公司不具备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资格 ,因此必须依据《保险法》的规定正确履行合同的给付义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勇生  
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历来是保险业纠纷的重中之重。在保险理赔纠纷中,尤以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从而拒绝保险赔偿为多,新《保险法》出台以后,从保护投保人权益角度出发,对于保险人合同解除权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加大了投保人的权益保护,但现实中投保人的逆选择有所增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大,本文通过对新《保险法》中关于保险人保险合同解除权限制进行分析论述,对寿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相应法律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敏  
我国《保险法》中有关保险利益原则的规定存在着不足,给具体实施带来了困难,实践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保证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在保险立法和实务操作两方面强化对保险利益原则的体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梁鹏  
现行《保险法》中规定的“保险”概念,无法解决实务中的问题。其存在的问题是:将“保险合同”混同于“保险”;以“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二元结构割裂了保险的概念;法条对“赔偿”“保险金”“责任”等词的使用欠缺立法严谨性。从逻辑学的视角看,对“保险”下定义,需采取“属加种差”的经典方式。“保险”概念之“属”,不应为“制度”“法律关系”或“共同团体”,而应为“行为”。“保险”概念之“种差”应包括“特定之危险”“共同团体”和“互助共济”三个,但“保险利益”“独立之法律上请求权”不应作为“保险”概念的种差。据此,修法时,保险的概念可修改为:“由面临特定危险之主体组成共同团体,当团体成员因特定危险的发生受有损失时,在共同团体内部互助共济之行为。”在这一概念下,无论是合法保险、非法保险,抑或是持牌保险、非持牌保险,只要符合这一概念,均应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崔若雨  
明确信托机构的保险法定位是分析保险金信托法律构造的基础与前提。保险驱动信托和信托驱动保险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信托驱动保险模式中信托机构同时担任了投保人,共性在于均将信托机构列为保险合同的受益人,但信托机构作为投保人及保险受益人的适格性均存疑。为此,需通过扩张保险利益原则证明信托机构担任投保人的适格性;通过分析保险受益权的继受取得阐释信托机构担任保险受益人的适格性。进而明晰《保险法》规范下信托机构的权利义务,同时为加强对信托机构的监督与制衡,建议设立信托监察人制度,从而建构起保险金信托之规范法律模式,推动保险金信托业务的有序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书高  
受益权是受益人基于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一种保险金请求权。从性质上讲 ,属于财产权、请求权和期待权。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发生 ,法律对受益权的产生及行使受益权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财产请求权。我国《保险法》对受益权的规范从整体上说是合理的 ,但随着保险实践的发展 ,也出现了很多立法时没能注意的问题 ,均急需法律修订时予以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鲍静海  贾莹  
新《保险法》财产保险业务中新增加了"保证保险",然而并没有对保证保险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及合同相关内容做明确规定。因此,正确认知保证保险与普通财产保险的区别,把握保证保险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防范保证风险应从完善保证保险立法和监管制度、提高保险公司对保证保险的专业管理操作能力、创新相关产品、加强银保合作和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落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文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已经实施,它的地位如何?作用怎样?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贯彻执行《保险法》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简述法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分类 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也就是说没有国家政权,法等于零;没有法,国家也就没有统治工具,不成其为国家。因此,法是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法的发展是以社会新的物质关系和新的矛盾产生为基础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青婵  
一、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合称,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林宝清,2006)。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使保险法并不与社会公德相冲突,以更好地保护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颖  
通过对我国保险法关于受益人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 ,指出保险法在受益人的指定和受益人丧失受益权的规定存在法律漏洞 ,并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见解。分析中针对国情现实 ,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规定 ,以期保险法的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论我国《保险法》对偿付能力的规定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总经理魏迎宁一、对《保险法》中有关偿付能力规定的分析政府对保险企业实行严格监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保险企业经营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能够及时支付赔款,从而发挥保险的补偿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