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8)
- 2023(2987)
- 2022(2398)
- 2021(2225)
- 2020(1783)
- 2019(4010)
- 2018(3879)
- 2017(6728)
- 2016(3557)
- 2015(4140)
- 2014(4214)
- 2013(4336)
- 2012(4018)
- 2011(3666)
- 2010(3811)
- 2009(3488)
- 2008(3471)
- 2007(3298)
- 2006(3012)
- 2005(2917)
- 学科
- 济(17820)
- 经济(17814)
- 业(17489)
- 管理(15141)
- 企(13883)
- 企业(13883)
- 技术(11051)
- 方法(8516)
- 数学(7143)
- 数学方法(7090)
- 技术管理(6010)
- 农(5313)
- 中国(4922)
- 业经(4388)
- 农业(4021)
- 贸(3819)
- 贸易(3815)
- 学(3749)
- 易(3749)
- 理论(3099)
- 和(3039)
- 环境(2989)
- 地方(2831)
- 财(2775)
- 划(2765)
- 新技术(2606)
- 高新(2601)
- 高新技术(2601)
- 出(2557)
- 产业(2509)
- 机构
- 大学(59212)
- 学院(59135)
- 济(26950)
- 经济(26443)
- 管理(24322)
- 研究(21984)
- 理学(20744)
- 理学院(20538)
- 管理学(20260)
- 管理学院(20153)
- 中国(16087)
- 科学(14536)
- 京(13358)
- 农(12339)
- 所(11626)
- 研究所(10598)
- 业大(10398)
- 江(10129)
- 中心(9912)
- 农业(9776)
- 财(9472)
- 技术(8530)
- 北京(8355)
- 经济学(8076)
- 院(7809)
- 范(7661)
- 师范(7581)
- 省(7546)
- 财经(7540)
- 州(7465)
- 基金
- 项目(40315)
- 科学(32391)
- 研究(29361)
- 基金(28963)
- 家(26173)
- 国家(25997)
- 科学基金(22068)
- 社会(19002)
- 社会科(18231)
- 社会科学(18227)
- 省(16231)
- 基金项目(15119)
- 自然(13877)
- 自然科(13609)
- 自然科学(13608)
- 划(13438)
- 自然科学基金(13371)
- 教育(13046)
- 资助(11462)
- 编号(11326)
- 创(9632)
- 重点(9367)
- 发(9339)
- 创新(9101)
- 部(8921)
- 国家社会(8491)
- 业(8390)
- 成果(8332)
- 课题(7771)
- 教育部(7436)
共检索到95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文浩
全面贯彻党对科学技术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解决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问题。一、要树立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社会直接生产力的意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人类向自然作斗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历程中,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总结并认识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进步作用,逐步建立了科学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涛
中国大陆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固然反对不正当的竞争,但允许正当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经济。在中国大陆除采用计划方法使企业采用新技术外,竞争也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念椿,胡明德
试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海市申联科技发展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张念椿总经理、高级经济师胡明德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指的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称之为“技术开发”,即从“头脑想象”到“现实财富”的转换器。技术开发能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耀垠
雨果曾说:“象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会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不善于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传统弊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宪平
一、科学技术必须经过“转化”才能 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三者之间内在的关系。同时,以此理论为基础,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科学和技术属于不同的范畴。科学是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贵书 刘玉珊 杨风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永忠
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现实生产力,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国许多科技成果没有或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是因为缺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本文在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经济和市场条件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了促进其转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学技术转化 现实生产力 经济市场条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宇辰
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思考胡宇辰一、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障碍分析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究其原因:1.管理机制不合理。其一,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仍实行承包制,因而,它们只关心如何在承包期内完成产值和税利任务,不愿承担风险去吸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卿,张志兴
近来,许多部门和地区对科技成果转化率进行了调查,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不能满意。一方面,我国每年创造出大量科技成果,但其中大部分仍滞留在科技系统而未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在古希腊美丽的传说中,是无私无畏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了火种,照亮和温暖了整个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一下子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给人类送来了新的火种,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文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素琴 朱百鸣 谢逸
科研成果·生产力·经济效益─—对三家新兴企业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调查林素琴,朱百鸣,谢逸最近,我们对三家新兴企业——延边利达联合公司、中日合资上海华浦鞋业公司、上海申延实业公司,将科技新成果——“空调保健鞋”研制成功后形成了生产力、进行批量生产、投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明刚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发展,它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造诣而颇具特色,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首要特色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用“第一生产力”来说明现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承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本文试图对这一论断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坚持社会主义是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