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7)
- 2023(4226)
- 2022(3574)
- 2021(3494)
- 2020(3022)
- 2019(6625)
- 2018(6688)
- 2017(12385)
- 2016(7101)
- 2015(8304)
- 2014(8480)
- 2013(8098)
- 2012(8037)
- 2011(7204)
- 2010(7720)
- 2009(7318)
- 2008(8041)
- 2007(7409)
- 2006(6604)
- 2005(6167)
- 学科
- 济(26349)
- 经济(26312)
- 业(24047)
- 管理(23644)
- 企(22368)
- 企业(22368)
- 方法(12008)
- 数学(9471)
- 数学方法(9111)
- 财(9038)
- 学(8932)
- 务(6902)
- 财务(6887)
- 财务管理(6873)
- 中国(6813)
- 理论(6738)
- 企业财务(6446)
- 业经(6294)
- 农(6100)
- 制(5761)
- 教育(5195)
- 贸(4808)
- 贸易(4805)
- 和(4776)
- 银(4704)
- 镇(4697)
- 银行(4683)
- 易(4650)
- 乡(4401)
- 乡镇(4388)
- 机构
- 大学(112111)
- 学院(110336)
- 研究(38292)
- 管理(37316)
- 济(36724)
- 经济(35683)
- 理学(31392)
- 理学院(30906)
- 管理学(29910)
- 管理学院(29696)
- 中国(29388)
- 科学(26366)
- 京(25449)
- 所(21250)
- 农(20415)
- 财(19383)
- 江(19223)
- 研究所(19147)
- 中心(17569)
- 范(17550)
- 师范(17359)
- 业大(17033)
- 北京(16263)
- 农业(16175)
- 州(15143)
- 财经(15009)
- 师范大学(13951)
- 院(13604)
- 经(13383)
- 省(13012)
- 基金
- 项目(66882)
- 科学(51135)
- 研究(47350)
- 基金(47019)
- 家(41901)
- 国家(41519)
- 科学基金(34288)
- 社会(27802)
- 省(26212)
- 社会科(26102)
- 社会科学(26092)
- 基金项目(24322)
- 自然(23193)
- 教育(22977)
- 划(22673)
- 自然科(22636)
- 自然科学(22624)
- 自然科学基金(22190)
- 资助(20080)
- 编号(19409)
- 成果(17925)
- 重点(15507)
- 部(14456)
- 课题(14198)
- 发(13592)
- 创(13433)
- 计划(12877)
- 科研(12875)
- 创新(12508)
- 大学(12385)
共检索到17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关尔群 董光恒 李凤杰
运用故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适应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可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文章概述了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和优势,故事法的应用途径以及应用故事法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一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故事法 中小学 德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小学德育工艺研究●江苏省南通市教委课题组一、理论假设与操作定义(一)理论假设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与超越,其标志是制造并使用工具。伴随着这种创造,“人的意识”不断增强,选择和改进是“意识”烙在工具制作上的人的痕迹。从第一把石斧开始,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制和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卫华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四个应用层面,即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学科教学整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全面教学,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要注意克服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 应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勰平 张倩苇
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石勰平,张倩苇一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书光
民国初年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复杂生态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激烈论争和价值观念的重新估量。德育课程的设置总是内在地受制于当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异动与价值变迁,修身教科书的编写在德目内容、题材来源及文言文的叙述样式中保留着较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修身教学的实践指向则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相应的学术探究。反思民国初年中小学德育课程、教科书编写乃至具体德育教学方式的深层变革,不仅有助于把握当时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发展脉络,而且对理性地审视当代中国德育改革路向不无启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平轩
我国的德育课,在香港特区称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重点放在个人与政府、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上;二是政治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政治知识、政治观点、政治意识及参政议政能力的教育;三是道德教育,着重点在于个人良好品德的培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婷姝 颜士刚
本文在调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实施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九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推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有所借鉴。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洪定
"中小学价值教育实践研究"是保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的立项课题,课题以保山市隆阳区的教研活动为个案,结合全区开展"三生教育""社会实践""10534德育工程"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际问题,基于"田园教育"创建"生态课堂",努力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力求最大程度实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关键词:
中小学科学教育 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詹万生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 ;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 ,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 ;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 ,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也是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管理功能。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德育评价概念界定、内容、发展阶段、指标和工具的梳理,发现当前德育评价领域存在着评价基本理论研究缺失、评价内容偏失、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缺乏一体化研究等问题,并充分借鉴当前国际德育评价研究的前沿趋势,对我国未来中小学德育评价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评价 现状和问题 教育满意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永刚
为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德育的需求和挑战,中小学德育课程始终在调适中改革与确证。以时代发展需求和国家颁布的相应政策、文件为抓手,以不同时期的建设主题为依据,系统梳理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以"政治导向"为核心的艰难探索,以"知能培养"为核心的恢复重建,以"素质提升"为核心的战略转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深入发展,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提升。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呈现从相斥走向整合的价值取向,从确定性走向关系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从边界课程走向跨界课程的变迁逻辑。未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应强化和合的德育课程价值导向,促进主体具身化德育课程建设,推进全息育人的德育课程实施方式,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关键词:
德育 中小学德育课程 立德树人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思鸣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组1993年12月举行了第四次研讨会,研讨的主题是“我国中小学德育模式如何走向21世纪”。参加课题研究的各实验学校在会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写出一批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吕型伟教授阐述了在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在深入广泛地交流各实验学校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讨会集中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究竟如何看待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和中小学生道德水准的现状。有的同志指出,当前有三本“教科书”同时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着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一、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笔者于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先后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分布于市区、山区、矿区较有代表性的五所小学、五所中学的4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地表述真实想法,提供可靠信息,问卷采用了无记名式,并在“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宗教教育一度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内容之外。近年来,随着物质和信息的泛滥,少年犯罪出现低龄化倾向,学校的道德精神教育内容日显空虚。日本的国民教育发掘了理性宗教中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文明的因素,并将其重新纳入教育体系当中,使宗教成为德育的手段,参与并维系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关键词:
日本 中小学 宗教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