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0)
- 2023(5466)
- 2022(4480)
- 2021(3817)
- 2020(3081)
- 2019(6597)
- 2018(6280)
- 2017(12409)
- 2016(6294)
- 2015(6955)
- 2014(7138)
- 2013(7290)
- 2012(7062)
- 2011(6585)
- 2010(6806)
- 2009(6463)
- 2008(6092)
- 2007(5563)
- 2006(5317)
- 2005(5102)
- 学科
- 济(57113)
- 经济(57089)
- 地方(18128)
- 管理(16718)
- 方法(14786)
- 地方经济(13537)
- 数学(13382)
- 数学方法(13323)
- 业(12547)
- 中国(10846)
- 学(9543)
- 业经(8810)
- 农(8714)
- 企(8399)
- 企业(8399)
- 环境(7511)
- 经济学(7030)
- 农业(6750)
- 发(6165)
- 财(6143)
- 融(6040)
- 金融(6039)
- 制(5691)
- 和(5660)
- 产业(5623)
- 资源(5486)
- 体(5174)
- 贸(5069)
- 贸易(5065)
- 银(4907)
- 机构
- 学院(102600)
- 大学(101845)
- 济(57326)
- 经济(56375)
- 研究(41756)
- 管理(35475)
- 中国(31312)
- 理学(29755)
- 理学院(29336)
- 管理学(28956)
- 管理学院(28745)
- 财(23266)
- 科学(23145)
- 所(21296)
- 京(21148)
- 经济学(19772)
- 研究所(19058)
- 财经(18312)
- 中心(17746)
- 经济学院(17463)
- 经(16527)
- 江(16486)
- 院(14963)
- 范(13738)
- 师范(13657)
- 北京(13517)
- 农(13460)
- 科学院(13352)
- 财经大学(13321)
- 州(12632)
- 基金
- 项目(63053)
- 科学(50647)
- 研究(46801)
- 基金(46577)
- 家(40284)
- 国家(40017)
- 科学基金(34178)
- 社会(33394)
- 社会科(31805)
- 社会科学(31797)
- 省(24259)
- 基金项目(23988)
- 划(19864)
- 教育(19785)
- 自然(19333)
- 自然科(18823)
- 自然科学(18820)
- 资助(18610)
- 自然科学基金(18463)
- 编号(17333)
- 发(16541)
- 国家社会(14912)
- 重点(14813)
- 济(14186)
- 发展(14180)
- 经济(14064)
- 展(13994)
- 成果(13933)
- 部(13888)
- 课题(12576)
共检索到170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琳 韩昆
随着“夜经济”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产生发展,“夜经济”所带来的消费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重要形式。本文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入手,对“夜经济”消费与重庆区域经济的增长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重庆特色“夜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夜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消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察创新驱动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生产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均对创新驱动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商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本文选取18个环境质量指标,分析2003—201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板块的区域环境质量分化、区域经济分化和纳入环境因素的区域经济分化情况,并使用1990—2016年数据检验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庆东瑞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生态学理论,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测度体系,并分析了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观测期内我国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水平处于中高位置,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过程,其结构稳定性较为薄弱;从四大区域的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来看,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次递减的态势,但四大区域中部分省份表现出非均衡情况,这与具体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联系;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的提升能够显著正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章最后提出要以经济质量提升为导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抓手,强化数字经济适宜度以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静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内经济体系对空间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将经济增长引入拓展模型可知,空间位置对区域内经济体制的影响非常大,且其经济类型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空间计量经济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我国各省市行政区纷纷引入了这种经济管理分析模式。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数据处理、意义参考、结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对空间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系统分析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特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杨宝臣 程云鹤
以资本、劳动和能源作为投入变量,以各省份GDP为期望产出变量,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变量,在全要素生产理论框架下,基于DEA方法定义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环境绩效两类能源效率指数;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分析其演变规律与地区差异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实证分析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整体水平均较低,地区差异明显,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或U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嫣然 吕寒 蔡建峰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本文将数字经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其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稳外资的作用;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增长分位点增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溢出效益可能远大于直接效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奇中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其中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以及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和技术支持等机构。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十分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卫东 冯雨佳 陈镜宇
共享型经济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和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数字经济纳入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框架,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明显的收敛态势,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收敛,且这一结论在替换空间权重矩阵及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2)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从空间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上游城市影响最大,中游城市次之,下游城市最小;(4)从时间维度来看,2013~2022年期间长江经济带的收敛速度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且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缓冲期,2016年以后其促进作用才显现出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舒 黄俊
针对地区经济集中于少数企业这一有趣现象,本文利用1998~2007年县级工业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区域经济集中的形成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寻租越严重的地区,经济的集中度越高,表现为少数企业占据了地方经济的大部分比重。基于资源禀赋的分析显示,当地区资源越丰富时,随着企业寻租动机的增强,区域经济集中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尽管集中的区域经济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集中更多是寻租的结果,由此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最后,高度集中的区域经济仅使少数人获益而减少了大多数人的竞争福利,从而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
关键词:
寻租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月明 曾丹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涌入我国,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外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到我国各地区。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异常悬殊。FDI在地理空间上的这种非均衡分布及其变动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FDI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涂山峰 曹休宁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区域品牌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企业都有充分的激励去建立和维护区域品牌,从而有效防止"柠檬"市场的出现,利用索洛模型,可以解释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