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610)
- 2022(3245)
- 2021(3253)
- 2020(2860)
- 2019(6659)
- 2018(6548)
- 2017(12334)
- 2016(6743)
- 2015(7693)
- 2014(7767)
- 2013(7897)
- 2012(7600)
- 2011(6809)
- 2010(7392)
- 2009(7175)
- 2008(7607)
- 2007(7149)
- 2006(6689)
- 2005(6655)
- 2004(5885)
- 学科
- 济(28087)
- 经济(28043)
- 管理(19876)
- 业(17821)
- 企(15158)
- 企业(15158)
- 中国(9015)
- 方法(8770)
- 财(8321)
- 农(8141)
- 制(7526)
- 学(7412)
- 数学(6605)
- 数学方法(6286)
- 地方(5975)
- 理论(5945)
- 业经(5860)
- 贸(5727)
- 贸易(5720)
- 银(5464)
- 银行(5445)
- 易(5417)
- 行(5136)
- 农业(4961)
- 体(4960)
- 教育(4951)
- 融(4894)
- 金融(4893)
- 策(4803)
- 务(4724)
- 机构
- 大学(100483)
- 学院(97643)
- 研究(37539)
- 济(37388)
- 经济(36284)
- 管理(32959)
- 中国(31006)
- 理学(26307)
- 理学院(25895)
- 管理学(25071)
- 管理学院(24872)
- 京(23396)
- 科学(22657)
- 财(20989)
- 所(20643)
- 江(18180)
- 研究所(17806)
- 中心(17473)
- 农(17297)
- 北京(15935)
- 范(15153)
- 师范(15021)
- 财经(14863)
- 州(14538)
- 省(13849)
- 院(13253)
- 经(13199)
- 农业(13169)
- 业大(13142)
- 师范大学(12021)
- 基金
- 项目(52260)
- 科学(39853)
- 研究(39268)
- 基金(36340)
- 家(31747)
- 国家(31445)
- 科学基金(25736)
- 社会(23177)
- 社会科(21697)
- 社会科学(21684)
- 省(20019)
- 教育(18685)
- 基金项目(17875)
- 划(17056)
- 编号(16578)
- 资助(16375)
- 成果(16324)
- 自然(16255)
- 自然科(15906)
- 自然科学(15900)
- 自然科学基金(15581)
- 课题(12436)
- 重点(11986)
- 部(11389)
- 发(10893)
- 性(10679)
- 年(10364)
- 大学(10263)
- 项目编号(10158)
- 创(9798)
共检索到181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邹婉芬
论文分析了《中图法》“一般性问题”类目使用中的两大误区,提出“一般性问题”为非使用类目,不能直接用于类分文献;论文同时还阐明了在类目跨越仿分后,再仿“一般性问题”分时的加“0”规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榕生
文章对《中图法》"一般性问题"的概况、变迁及相关问题进行概括:着重对其加"0"与否进行剖析,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加"0"(加"0"规则与妥善的注释可以解决以往所谓中"0"问题);对相似的"一般性问题"与专类复分表进行区分;并提出改进关于"一般性问题"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付兵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一般性问题"类目作了大量修订,包括增加"一般性问题"禁用标记、新增"一般性问题"类目、修改类名、细分和停用类目、修改类目注释等,但仍存在类目设置不合理、相似的类目类名不统一、类名不准确且不规范、同一主题概念在类名和类目注释中表述不一致、相似的类目注释或有或无、有的类目缺少注释等问题,需要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从军
分析了“0”在复分、仿分和表示文献的一般性问题的使用原则,指出了“0”在类表中的使用原则和《中图法》第三版编排结构中的缺陷,提出了修订意见。
关键词:
《中图法》,图书分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易宪容 陈颖颖 位玉双
数字经济是一种与传统不同的新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下,数据是驱动经济运行的生产要素。数据成为生产要素需要通过数字化让数据转换为信息并让信息向价值转换。数据的数字化在于一个国家数字化处理能力、国民数字素质以及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程度。数据开放、数据免费使用、数据为公共品是数字经济产权主要形式。在这里,财产所有权已全面弱化,数据所有权开始全面地向个人转移。数字经济信用关系的本质是用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生物技术等方式来确立新的信用关系,是将信用关系技术化。这降低了经济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但信用关系的前置性预设,也是经济及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这些都是数字经济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化 所有权终结 信用技术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菊红
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近年来转移支付制度也历经几次重大变革,为均衡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对近年来我国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情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并分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内容设置、规模、配置效率等,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般性转移支付 财政体制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立宏 战松 冯渊
对信托产品设计中金融要素的一般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其特殊性归纳为特殊的产品基础、特殊的经济关系和特殊的效用提升方式三个方面,并探讨了如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利用和突出这些特征。
关键词:
信托产品 金融要素 设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焦瑞进
综观全国税务系统的税收分析工作,普遍存在有"两大误区":一是在宏观领域,以宏观税负评估地区的税收征管工作;二是在微观领域,分税种开展纳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文益
旧货和旧货经营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林文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废旧物资是废品和旧货的合称,它区别于已生产出来,已处于流通过程,但还未进入消费领域的商品,而是已经进入消费领域,已被部分消费,或者已被消费完毕的商品。但旧货区别于废品,废品是指那些为特定的消费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通 刘杨
鲁棒跳跃的波动率估计是波动率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首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检验鲁棒跳跃波动率估计量MedRV的有效性以及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MedRV能够有效鲁棒跳跃行为,得到有效波动率(EV)的估计量,同时相对于双幂次变差(BV)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然后基于MedRV估计量构造了市场一般性风险测度,并对中国证券市场一般性风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edRV估计量所得到的MedRV-VaR指标可以有效摒除极端市场风险因子,得到市场一般性风险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庆刚 郭菊娥 安尼瓦尔·阿木提
对生态产品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指出正确理解生态产品的概念要把握其时代特征并应在学术研究中明确其含义。认为生态产品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并不是人类生产或创造的.但从人类需求的角度观察.该类产品又是不可或缺的.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一起构成支撑现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类产品。人类从生态产品所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和舒适性服务中获得效用。人类经济系统运作中通过消耗生态资源和排放废物对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产生负向冲击;人类通过主动增加生态资源存量提高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封闭区域条件下生态产品的供需均衡模型表明生态产品与人类所需其他产品的相对效用是区域居民决策的微观基础。该模型对封闭区域通常需要依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一林 郭文书
市场营销管理中对抱怨处理日益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侧重在新兴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对消费者抱怨的特性作了一般性的实证研究。实证统计结果表明,网络是消费者传播抱怨的新型渠道,同时也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渠道。企业有效地对网络渠道进行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关键词:
抱怨 网络抱怨 抱怨渠道 顾客忠诚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 刘思峰 刘斌
本文通过对现有离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两种模型的分析,在证明其中一种模型无效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并充分利用属性的已知信息,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原理的离差最大化、离差平方和最大化、方差最大化、标准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的一般性算法。研究表明,该算法简单明了,且易于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渠晓伟
货币的储藏价值,决定了我们对货币的需求不仅有交易需求,还有投机需求。人们可以不同的形式持有金融资产,如资本市场投资和地产市场投资,而选择哪一个领域,对你的投资理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对了,财富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选择错了,财产就会缩水。下面笔者谈谈个人投资理财组合的一般性原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志英 张梦皎
本文基于2000年1月到2011年3月的月度同比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SVAR模型分析了过剩流动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对自身冲击影响最为敏感,即通货膨胀预期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过剩流动性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