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2)
- 2023(9431)
- 2022(8047)
- 2021(7294)
- 2020(6217)
- 2019(14098)
- 2018(13706)
- 2017(26911)
- 2016(13752)
- 2015(15408)
- 2014(15170)
- 2013(14918)
- 2012(13494)
- 2011(12054)
- 2010(11772)
- 2009(10706)
- 2008(9788)
- 2007(8149)
- 2006(7112)
- 2005(6096)
- 学科
- 济(82634)
- 经济(82575)
- 管理(40882)
- 业(37082)
- 方法(33417)
- 企(30818)
- 企业(30818)
- 数学(30306)
- 数学方法(29959)
- 地方(18439)
- 中国(15908)
- 财(15019)
- 农(14914)
- 业经(14287)
- 地方经济(12866)
- 学(12200)
- 环境(10341)
- 贸(10315)
- 贸易(10310)
- 农业(10274)
- 制(10242)
- 易(9958)
- 和(9452)
- 务(9408)
- 财务(9374)
- 财务管理(9356)
- 融(8944)
- 金融(8943)
- 企业财务(8924)
- 理论(8686)
- 机构
- 学院(196655)
- 大学(196635)
- 济(97007)
- 经济(95520)
- 管理(80683)
- 理学(70765)
- 理学院(70102)
- 管理学(69074)
- 管理学院(68688)
- 研究(62539)
- 中国(46714)
- 财(40738)
- 京(38103)
- 科学(33860)
- 财经(33727)
- 经济学(31824)
- 经(30799)
- 中心(29469)
- 所(28486)
- 经济学院(28455)
- 江(26943)
- 研究所(25826)
- 财经大学(25301)
- 业大(25188)
- 农(23984)
- 范(23090)
- 北京(23046)
- 师范(22892)
- 院(22664)
- 经济管理(22552)
- 基金
- 项目(136583)
- 科学(110381)
- 基金(103109)
- 研究(100771)
- 家(88157)
- 国家(87481)
- 科学基金(77645)
- 社会(69058)
- 社会科(65767)
- 社会科学(65753)
- 基金项目(54515)
- 省(51798)
- 自然(48632)
- 自然科(47574)
- 自然科学(47563)
- 自然科学基金(46714)
- 教育(46343)
- 划(43000)
- 资助(41891)
- 编号(38752)
- 部(31433)
- 重点(30340)
- 发(29928)
- 国家社会(29820)
- 成果(29571)
- 创(28735)
- 教育部(28208)
- 人文(27747)
- 创新(26935)
- 大学(26300)
共检索到279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志利
调解能节约社会成本,但调解也是有条件的。若当事人审判预期价值的差额小于等于当事人预期诉讼成本之和,那么双方互利的调解值一定存在,但诸多变量和因素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如果双方对原告胜诉可能性的估计一致,或原告相对于被告是悲观的,调解范围就会存在。原告越悲观调解范围越大;反之则调解范围越小甚或消失。其他诸如判决的数额、诉讼成本、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和掌握信息情况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我国的诉讼费用负担制度也会对调解产生影响,负值诉讼会减弱调解的正面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在司法行政化背景下,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严重妨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使得当事人资源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变异。以四个直辖市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按照与政府的亲密程度将当事人分为体制内当事人和体制外当事人,并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归属地进行分类,研究当事人资源对判决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制内当事人基于来自体制的资源优势,在诉讼中获得显著高于体制外当事人的胜率;基于地理优势,本地的诉讼参与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接近本地体制核心,以获取诉讼相关资源,使得本地原告在司法判决中获取显著更高的胜率,本地律师也能显著提高其当事人的胜率。由此,提出相应司法改革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立 张萍
法律判决不仅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在事件中关系的判断与处置,也会由此产生对当事人乃至全社会的经济价值效应。对于前者,判决体现的是法律的判断;对于后者,传统理论普遍认为是一个零和游戏。然而,从金融学的资产定价理论出发,却发现法律判决的社会经济价值效应并非零和,而且这些价值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判断,还对某些资产定价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法律判决 经济价值效应 资产定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强
案情简介蒋某于2004年9月到某公司工作,2009年5月发生工伤事故,2010年5月经鉴定为工伤九级伤残。2012年4月13日,蒋某因经济补偿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与某公司发生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年5月19日,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签收了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壮华
市场经济要求民事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广泛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权必然会在解决纠纷的诉讼中廷伸或体现,这就提出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主体性问题。而当事人的主体性是通过诉讼中的处分原则、辩论原则、举证责任原则等来规范和实现的。因此,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 主体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军
「案情简介■程某是一木业有限公司职工,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2012年10月28日6时40分左右,程某遭遇交通事故死亡,本人不承担事故责任。程某亲属认为程某的情形属于工伤,于是在2012年12月向当地社保行政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了两份证据,一份为该木业公司出具的证明,内容为"程某是我单位职工,自2008年8月份至今在我单位工作,月收入3200元";另一份为交警部门在事发当天对程某父亲的调查笔录,笔录显示,程父与程某住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申
审计报告目的在于通过增信来提高被审计信息使用价值,但现行标准化审计报告却难以获得理想化效果。本文基于对司法判决理论中质证与结果公开的借鉴,通过对审计过程的透明化揭示,以审计报告使用者通过验证审计过程来认可审计结论,进而提升审计报告价值、完成其改进。
关键词:
审计报告 司法判决书 透明化揭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国庆
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当事人如要获得胜诉或者避免败诉,应当提供支持其仲裁请求或主张的事实,而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则须利用证据来确认。所谓的仲裁证明是在仲裁过程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过程或结果。而证据则是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方法、资料和根据,也是仲裁员确信案件事实真实性的主要根据。我们知道,涉及到劳动争议方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登科
在线诉讼中的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既源于当事人主体性理论,也源于诉讼程序的多元化和精细化为其提供的外在空间,法院在线上诉讼中经历着从"场所"到"服务"的基本理念变革也要求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从权利主体来看,在线诉讼中的程序选择权是各方当事人都享有的诉讼权利而不是专属于某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从利益性质来看,它是程序性诉讼权利而不是实体性诉讼权利;从行为效力来看,它是程序性形成权而不是程序性请求权。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概括性程序选择和具体性程序选择、合意性程序选择和单方性程序选择、积极性程序选择和消极性程序选择、事前程序选择和事后程序选择。《在线诉讼规则》虽然对不同类型程序选择权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法律效力等予以规定,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仲裁是诉讼外的重要的争议解决方式之一,已逐渐成为商事活动主体解决争议的优先选择。本文随机选取了时间跨度为1984-2006年100个国际商事案例,实证分析了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争议处理地点法官制度、案件处理花费的时间、涉案金额等因素对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有助于解决争议解决成本的降低,但是,不同国家司法制度差异以及裁判结果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降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概率。因此,强化当事人对争议处理的自治权,是优化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和提高争议解决效率,促进司法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仲裁 诉讼 二元选择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广乾
劳方和资方的议价能力决定了劳动契约的属性,而劳资双方的风险态度则是影响各自议价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比较制度实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风险态度的委托人在面对信任契约、奖励契约和惩罚契约时的选择倾向,不同风险态度的代理人实际努力水平的差异,以及风险态度对双方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对信任契约和奖励契约下的委托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外,风险态度对委托人的契约选择行为、代理人的实际努力水平以及他们的总收益都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这一研究结论为劳动契约设计的激励相容提供了行为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平
判决理由作为判决结果正当性的根据,是判决书的灵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判决理由的形成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而产生的,其理由本身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规则,只有符合程序正当性的理由,才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
判决理由 判决书 程序正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