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
- 2022(1)
- 2021(1)
- 2019(1)
- 2017(4)
- 2016(4)
- 2015(2)
- 2014(3)
- 2013(1)
- 2012(2)
- 2011(1)
- 2010(1)
- 2009(3)
- 2008(1)
- 2001(1)
- 1998(1)
- 1996(2)
- 学科
- 济(11)
- 经济(11)
- 数学(5)
- 数学方法(5)
- 方法(5)
- 结构(5)
- 业(4)
- 产业(4)
- 地方(4)
- 地方经济(4)
- 中国(3)
- 产业结构(3)
- 农(3)
- 农业(3)
- 发(3)
- 发展(3)
- 展(3)
- 业经(2)
- 人民(2)
- 企(2)
- 企业(2)
- 分配(2)
- 制(2)
- 城镇(2)
- 形成(2)
- 收入(2)
- 易(2)
- 行(2)
- 贸(2)
- 贸易(2)
- 机构
- 大学(22)
- 学院(19)
- 济(15)
- 管理(15)
- 经济(15)
- 理学(11)
- 理学院(11)
- 管理学(11)
- 管理学院(11)
- 研究(9)
- 经济学(8)
- 经济管理(8)
- 中国(7)
- 经济学院(7)
- 京(6)
- 商学(6)
- 商学院(6)
- 中心(5)
- 农(5)
- 农业(5)
- 北京(5)
- 发(5)
- 中国人(4)
- 中国人民(4)
- 人民(4)
- 发展(4)
- 国人(4)
- 展(4)
- 研究中心(4)
- 财(4)
共检索到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工
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应集中释放的一年,全国经济也进入高增长之后的重要调整期,北京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今年又是北京举办奥运获得巨大成功后的第一年,是建国60周年,首都经济社会平稳和谐较快发展至关重要,世人瞩目。面对新的形势,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调结构、上水平,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下面,结合首都特点及发展改革职能谈几点看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向琴 杨翱 金昊 陈国进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包含企业违约风险与银行金融风险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技术冲击、金融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作为外部的风险因素,刻画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传导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审慎货币政策组合的调控效果。主要结论有:(1)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能够有效地稳定金融系统,但可能削弱传统货币政策对金融变量的调控效果;(2)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应该盯住金融变量,但具体的目标取决于经济波动的驱动因素;(3)当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审慎货币政策组合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减弱,且这种政策组合在金融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下存在“政策叠加”现象。
关键词:
商业银行杠杆 金融稳定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纪敏 严宝玉 李宏瑾
在对宏微观杠杆率内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通过MM定理的微观视角和增长方式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杠杆率的结构和水平的经济学机理及其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微观杠杆率与宏观杠杆率的差异,主要反映了资本收益率变化,与经济周期阶段密切相关。微观分析表明,信息和交易成本、税收负担和预算软约束激励机制等差异,与不同企业杠杆率的差异密切相关;宏观分析表明,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导向增长模式,决定了中国总体上较高水平的杠杆率。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合理把握去杠杆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通缩"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的资产泡沫。政府宜减少直接的资源配置,创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瑞 张小斐 田金方
文章利用1985~2011的面板数据,借助于状态空间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我国城乡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变参数模型可以侦测出关联结构中的重大变点;我国总体物价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向相关关系;与城镇物价水平相比,农村物价水平对经济增长率的正向贡献更大。
关键词:
物价 经济增长 变参数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保乾 李靓婧 王程
利用因子分析法,本文对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考虑到实证分析的数据符合K M O和巴特利特测试的要求,本文运用Moran I指数分析发现城市增长极之间存在比较接近的空间关系。然后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增长极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呈现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社会和环境的多样性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增长极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增长极 长三角 因子分析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伟 刘永东 邓一婷
针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保险业国际比较的新范式。首先构建世界保险业"普通增长模型",提出"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指标;其次构建世界保险业"调整增长模型",提出保险业增长结构"三分法";最后,在以上两个模型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要素和制度要素在保险业长期增长中的不同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在新指标下,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增长水平较传统指标显著增高,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增长水平较传统指标显著降低。第二,从增长结构看,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增长主要依靠经济要素的拉动,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增长则主要依靠制度要素的推动。第三,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制度要素对保险业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保险 增长 国际比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喆 张学武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根基,保持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均衡增长,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投入制造业,对实现我国战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认为,工业品价格与企业利润具有较强相关关系,工业品价格稳定上涨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改善,但由大宗工业品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工业产品价格结构性波动会造成不同行业盈利水平增长不均衡。因此,本文建议要从做好价格调控政策的顶层设计、利用“碳达峰、碳中和”契机、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健全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稳定大宗工业品价格,实现企业利润稳定均衡增长。
关键词:
工业品价格 企业利润 相关关系 稳定均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志敏 罗燕
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部地区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对中部地区城镇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项对城镇化存在阻碍作用;工业化对中部地区城镇化作用不显著,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城镇化"是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最后,基于已有研究结论提出深化城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浩然 刘悦 刘合光
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作为衡量指标,比较了中美两国农业部门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水平。分析发现,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贡献率低于美国,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取代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成为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两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之间的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巴曙松 沈姗姗
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下滑,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目前我国对美出口增速有所下降。本文按照人均资本占有量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六类出口行业进行分类研究,运用2001—2008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分析美国经济增长和汇率水平波动对我国不同出口行业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占有量低的(劳动密集)行业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变动和汇率水平波动最为敏感,而人均资本占有量比较高的行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短期来看,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一项优势,但就长期发展来说,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比较大,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优势也会随国际分工的转移而逐渐消失。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和...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出口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传谌 王鹏 崔悦 齐文浩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化的顺利开展对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如果二者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会加快;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则城镇化进程会减慢。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传谌 王鹏 崔悦 齐文浩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化的顺利开展对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如果二者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会加快;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则城镇化进程会减慢。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江红莉 程思婧 刘丽娟
本文基于2000—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等方法实证研究实体经济杠杆率水平(整体杠杆率)及其结构(包括居民、政府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联性。研究发现,当前经济增长对未来实体经济整体杠杆率、居民杠杆率、政府杠杆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反转效应,居民杠杆率和实体经济整体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通过政府负债刺激经济增长,短期内有效,中长期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虽然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短期会阻碍经济增长,但中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现阶段应该实施稳健的"去杠杆"策略,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P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