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
2023(1493)
2022(1296)
2021(1332)
2020(1162)
2019(2551)
2018(2695)
2017(4786)
2016(2851)
2015(3391)
2014(3456)
2013(3322)
2012(3419)
2011(3072)
2010(3210)
2009(3162)
2008(3378)
2007(3313)
2006(2965)
2005(2778)
作者
(9519)
(8031)
(7946)
(7643)
(5162)
(3982)
(3610)
(3141)
(3057)
(3051)
(2801)
(2714)
(2603)
(2594)
(2544)
(2462)
(2457)
(2425)
(2315)
(2314)
(2156)
(2022)
(1973)
(1930)
(1802)
(1801)
(1762)
(1754)
(1723)
(1689)
学科
(10412)
经济(10394)
管理(8770)
(7625)
(6746)
企业(6746)
方法(4452)
(3646)
数学(3399)
数学方法(3251)
(3118)
中国(3026)
(2827)
理论(2744)
(2743)
业经(2189)
教育(2093)
(2004)
银行(1993)
(1985)
贸易(1982)
(1979)
教学(1958)
(1931)
(1918)
(1883)
农业(1844)
(1821)
(1782)
金融(1782)
机构
大学(44535)
学院(43251)
研究(15902)
管理(14555)
(14048)
经济(13586)
中国(13005)
理学(11901)
理学院(11724)
管理学(11301)
管理学院(11231)
科学(11074)
(10551)
(9071)
(9007)
研究所(8054)
(7590)
中心(7513)
(7306)
农业(7226)
业大(7199)
北京(6825)
(6456)
师范(6365)
(6122)
(5768)
技术(5735)
(5556)
财经(5407)
师范大学(5103)
基金
项目(25130)
科学(18920)
基金(17478)
研究(17093)
(15984)
国家(15817)
科学基金(12896)
(9567)
社会(9542)
自然(9057)
社会科(8915)
社会科学(8912)
自然科(8874)
自然科学(8872)
基金项目(8860)
自然科学基金(8704)
(8373)
教育(8275)
资助(7984)
编号(7138)
成果(6829)
重点(5681)
(5266)
课题(5204)
计划(4946)
(4800)
科研(4779)
大学(4728)
(4698)
科技(4489)
期刊
(19361)
经济(19361)
研究(13248)
中国(11572)
学报(9747)
(8731)
科学(8100)
教育(7324)
大学(7307)
学学(6763)
管理(6527)
(6329)
农业(5818)
(4511)
金融(4511)
技术(4359)
图书(3279)
(3092)
(3056)
财经(3044)
业大(2825)
(2686)
经济研究(2502)
业经(2499)
书馆(2360)
图书馆(2360)
农业大学(2349)
统计(2339)
技术经济(2274)
(2262)
共检索到7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祥鸿  
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过程中,一些 同志之所以表现出经验丰富,工 作能力强,往往是由于他们在实践中 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这些良好的 习惯对促进调研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冰军  
如何培育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是学校教育必须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民族地区学生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重在培育学生知行合一习惯的养成;创新实施以"我的成长记录"为抓手,采取自我激励、榜样激励、家长分享等合力训练,形成德育工作新特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长的喜悦。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段淑荣  
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能陶冶情操,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尚未定型,更需要通过经典诵读塑造他们的灵魂,让其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下文将结合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一个人死了,而且是高寿时老死了,虽然不舍,但不必大惊小怪;即使并非高寿而终,死亡原因应该极为复杂,比如遗传、环境、饮食、运动、心境、医疗等。但有人说,人死了就是因为他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坚持,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拢嘴呀?日前,偶然读到一篇奇文,题目是《规范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死亡的开始》。尽管文章读完才知道,作者蒋伟良博士并不真的为了批判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萍  
(本刊讯)2017年3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图书馆开展了"图书馆工作体验日"系列活动。平罗县职教中心护理专业2016级4班的30名学生积极参与,成为该系列活动的第一批参与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卢艳秋  叶英平  肖艳红  
[目的 /意义]为更好地发挥组织惯例的作用,提高知识管理绩效,针对惯例的知识属性,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概括惯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构建惯例演进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模型。[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惯例研究与知识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从个人惯例、团队惯例、组织惯例3个层面,分析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惯例形成机制,并结合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利用等4个知识管理流程,分析惯例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通过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和知识管理措施的提出,为组织实践提供管理启示。[结果 /结论]惯例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叶深  
习惯法是否是有效的法学概念,这部分地取决于习惯在实践推理中扮演什么样的独特角色,以及该角色是否与法律的根本特征相冲突。现有的三种习惯概念——哈特式的习惯概念、协作习惯论、构成性习惯论都未能揭示出习惯为行动者给出的理由的完整结构,一种完整的习惯概念必然是基于实质价值论证的。此种习惯概念将为习惯法概念的有效性扫清一些理论障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亚军  
对习惯进行了探讨,提出好习惯对图书馆员的重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君辰  杨静华  
对于员工习惯,根据组织文化进行鉴别,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制定制度加以规范,通过组织施加文化影响,使之更好地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晖  
"可以适用习惯"是法律对法院和法官的一项授权,藉此,法官在民事纠纷解决中获得"可以适用习惯"的自由裁量权。但这一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以所适用的习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为限。这是法律在对法院和法官授权的同时,所做的义务性限制。这要求在学理上既需认真探究习惯问题,并对其做类型化处理,也需认真研究公序良俗问题,并同样对其做类型化处理。只有如此,才能方便法官按照"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的规定来查明和适用习惯,最终以习惯为据,构建裁判规范,并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司法的创造性——借助司法填补法律漏洞、完善法律体系,探索司法判例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文学  郝丽华  
本文旨在回答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关于国际习惯、国际惯例、当地惯例的疑问。国际习惯具有法律拘束力,而国际惯例则视合同当事方的约定而定。如果在合同中约定共同遵守或不遵守某项国际惯例或当地惯例,则法庭或仲裁厅会依据合同约定内容处理当事方的冲突。如果双方没有做出约定,则国际惯例会作为合同内容的补充,以解决当事方的冲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倩  周密  赵西萍  赵欣  
明晰信息系统习惯的概念和测量,借鉴心理学有关习惯的理论研究成果,评述持续使用研究中有关信息系统习惯的前因与后果的实证研究,发展提出信息系统习惯性框架——习惯的发展过程可为形成、保持和破裂阶段,并深入分析了信息系统习惯在三阶段不同的作用机制。最后,从研究内容和实证检验两方面为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武宪云  
数字经济时代,涵盖全场域的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往往面临更广范围的历史束缚,使得传统企业深陷历史惯性囹圄,克服组织惯性成为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对飞鹤乳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探究传统企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组织惯性及其克服机制。研究发现:全链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1)组织惯性显现范围被扩大,企业面临跨功能认知惯性与跨功能结构惯性的变革阻力;(2)传统企业通过由外而内的资源编排方式来克服跨功能组织惯性阻力,且不同类别跨功能组织惯性克服的内在机理存在异质性。对于跨功能认知惯性克服,企业采用“外源型结构化-传承型能力化-置换型杠杆化”的资源编排策略;对于跨功能结构惯性克服,企业采用“外源型结构化-开拓型能力化-组合型杠杆化”的资源编排策略。本文不仅扩展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惯性的相关理论,还为传统企业成功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理  
传统的定价方法应用于国有不良资产的定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公开拍卖是一种有效的资产价格发现方式。本文首先对拍卖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实践做了简要的述评,然后把拍卖机制设计引入国有不良资产的公开竞价交易,分析了价格操纵带来的危害,尝试从补偿性收入、成本比较、风险偏好、防范合谋等方面进行优策略的设计,并强调了国有不良资产的公开竞价出卖不能等同于无原则的"贱卖"等关键性问题。在国有不良资产的定价与市场化处置过程中应用有中国特色的拍卖机制,有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利用率,有利于盘活不良资产,可以有效防范非市场因素干扰和国有资产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