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9)
2023(7586)
2022(6328)
2021(5551)
2020(4316)
2019(9735)
2018(9573)
2017(18077)
2016(9460)
2015(10589)
2014(10734)
2013(10897)
2012(10747)
2011(10225)
2010(10649)
2009(9936)
2008(9598)
2007(8664)
2006(8351)
2005(8015)
作者
(29436)
(24663)
(24610)
(23359)
(15966)
(11714)
(11076)
(9465)
(9424)
(8912)
(8696)
(8148)
(8084)
(8048)
(7799)
(7574)
(7247)
(7097)
(7085)
(6668)
(6537)
(6090)
(6014)
(5805)
(5632)
(5587)
(5430)
(5363)
(5071)
(4848)
学科
(69667)
经济(69620)
管理(23516)
地方(23321)
(22448)
中国(19275)
方法(16306)
(15894)
企业(15894)
地方经济(15161)
(14414)
业经(14180)
数学(13942)
数学方法(13885)
(11181)
(10964)
(10486)
金融(10486)
农业(10413)
(9627)
银行(9619)
(9512)
环境(9378)
(9150)
(8693)
贸易(8683)
(8230)
(8198)
发展(7961)
(7939)
机构
学院(148895)
大学(146392)
(75171)
经济(73765)
研究(61293)
管理(51179)
中国(47019)
理学(41906)
理学院(41358)
管理学(40858)
管理学院(40569)
科学(34123)
(32395)
(32059)
(31793)
研究所(28236)
中心(26182)
经济学(24365)
财经(24360)
(24168)
(22938)
(21885)
北京(21683)
(21597)
经济学院(21457)
(21190)
师范(21019)
(19531)
科学院(19117)
(18344)
基金
项目(86815)
科学(68297)
研究(66706)
基金(61069)
(52303)
国家(51824)
社会(44407)
科学基金(43640)
社会科(42191)
社会科学(42182)
(34726)
基金项目(31293)
教育(28965)
(28281)
(26585)
编号(26288)
资助(25110)
自然(24426)
自然科(23793)
自然科学(23789)
自然科学基金(23351)
发展(22335)
成果(22141)
(21959)
重点(20070)
课题(19869)
(18789)
国家社会(18657)
(17634)
(16945)
期刊
(100853)
经济(100853)
研究(55285)
中国(36080)
(22950)
(22876)
管理(22260)
科学(19329)
学报(18874)
(18578)
金融(18578)
经济研究(17323)
教育(16289)
农业(15714)
业经(15466)
大学(14752)
技术(14285)
学学(13876)
财经(13164)
问题(12679)
(11587)
世界(9802)
(9577)
技术经济(9417)
国际(9063)
经济问题(8326)
商业(8234)
(7967)
经济管理(7905)
改革(7824)
共检索到256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天勇  
参考世界上人口和国土面积大国的经验,我国调水规模远远不足,作为一个水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调水改土工程能否有效发展,事关我国国民生活用水、粮食安全、生态平衡、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金融安全等各个方面。同时,随着人口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老龄化,为应对经济增长压力、延长工业化阶段、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无疑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支持。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调水改土工程具有紧迫性,且在技术、水源和土地等条件上已经较为成熟。应当将调水改土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提高就业质量,并让人民获得土地等财产性收入,从而扩大国民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延长工业化,顺利跨过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实现进入高收入国家的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乐东  
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是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涉及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的水平和普及程度。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没有教育,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不发达,按人均GDP衡量,1997年排在世界第81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近13亿,居全球第一。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较低,目前全国还有27%的人口覆盖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3~6年,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7%,这实际上意味着全国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在农村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受满九年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纪转换之际的最重要命题,提到包括学术界同事在内的世人面前。本文以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的基本支撑点在于,寻求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谋求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涛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国民经济按每年的1个季度、每年、每5年的时间计算,是在不断地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建设起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并在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发达的现代化的国民经济,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瑞珍  
农民收入升降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负效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区划研究所杨瑞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如何?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甚至下降的因素及不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农村市场开拓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韩俊从消费发展的规律来看,对住房和汽车等高档耐用品的消费,无疑应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刺激对住房和汽车的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大力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葆梅  刘秋敏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赵葆梅刘秋敏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牟安平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重申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这一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分支目标:第一,我国国民经济应该持续发展;第二,应该快速发展;第三,应该健康发展。上述三个分支目标,各有不同的内涵,很难在一篇文章里展开充分的讨论。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即持续发展的问题,连带着简要论述快速发展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迎水  
电能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因此研究电能质量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建设现代化智能电网,不断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对稳定社会、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性勋  白桦  
论投资信贷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建设银行驻马店分行胡性勋,白桦提高我国投资率,保证足够的信贷资金供应,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只要根据国情,采取行之有效的稳定政策和调整措施,提高国内投资率,保证信贷资金供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国民储蓄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思齐  刘洪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健  
本文论证了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影响房地产业的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小云 ,简小鹰 ,李鸥  
星火计划作为科技开发计划,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开发目标,从人力资源开发到配套设施开发等一整套开发,是一个典型的部门发展计划。在国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的数年间,星火计划在动员社会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加速农村发展方面可以说成绩显著。但是如何促进这一发展计划更有效地实施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晓斌  
服务消费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实际数据的分析,揭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GDP增长的密切关系,阐明发展服务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