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0)
2023(8654)
2022(7858)
2021(7535)
2020(6303)
2019(14813)
2018(14933)
2017(29190)
2016(15935)
2015(18051)
2014(18109)
2013(17900)
2012(16235)
2011(14565)
2010(14276)
2009(12859)
2008(12258)
2007(10445)
2006(8963)
2005(7582)
作者
(45414)
(37513)
(37146)
(35369)
(23973)
(17989)
(16894)
(14934)
(14382)
(13389)
(13015)
(12421)
(11765)
(11764)
(11514)
(11368)
(11231)
(11127)
(10663)
(10523)
(9313)
(9059)
(8955)
(8533)
(8375)
(8344)
(8240)
(8197)
(7476)
(7425)
学科
(61003)
经济(60935)
管理(45213)
(43058)
(35919)
企业(35919)
方法(30325)
数学(26215)
数学方法(25881)
(16852)
中国(14742)
(14245)
业经(14024)
(14010)
地方(12860)
农业(11334)
理论(10799)
(10550)
(10522)
贸易(10518)
(10189)
技术(10004)
(9711)
环境(9706)
(9457)
财务(9400)
财务管理(9386)
教育(9110)
企业财务(8894)
(8649)
机构
大学(221884)
学院(219460)
管理(92894)
(82957)
理学(81535)
经济(81024)
理学院(80661)
管理学(79297)
管理学院(78908)
研究(70373)
中国(50764)
(47295)
科学(45305)
(35775)
(34645)
(34522)
业大(34520)
中心(32423)
研究所(31789)
(30491)
北京(29805)
财经(29702)
(29602)
师范(29370)
(27044)
农业(27043)
(25804)
(25370)
师范大学(23913)
经济管理(23376)
基金
项目(158638)
科学(124235)
研究(117228)
基金(114550)
(99140)
国家(98273)
科学基金(84652)
社会(71663)
社会科(67736)
社会科学(67718)
基金项目(62080)
(61913)
自然(56126)
自然科(54768)
自然科学(54757)
自然科学基金(53748)
教育(53498)
(52193)
编号(49004)
资助(47092)
成果(39487)
(34834)
重点(34715)
(33035)
(32952)
课题(32806)
创新(30592)
科研(30401)
项目编号(30336)
教育部(29859)
期刊
(86845)
经济(86845)
研究(62680)
中国(37312)
学报(34861)
科学(32256)
管理(32159)
(31035)
大学(26184)
教育(25736)
(25186)
学学(24467)
农业(21899)
技术(18919)
(15973)
金融(15973)
业经(14718)
图书(13982)
财经(13385)
经济研究(12959)
理论(12158)
实践(11476)
(11476)
科技(11470)
问题(11355)
(11194)
情报(10621)
(10544)
技术经济(10489)
现代(9949)
共检索到305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蒋在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直觉,而且用直觉去判断或领悟各种事情。我们每当决定一件重大事情的时候,也几乎没有一件是能离开直觉的。既便最后的重大决策是经过一系列科学决策程序而得出的结果,也是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并非全部是靠理性的东西,也要靠人的直觉的参与和把握。作为一个调查者,会经常面对大量的复杂事情,这时不仅要靠自身的直觉独立地进行分析判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京华  石婧文  
为体现我国审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财政部发布了系列新审计报告准则,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此次审计报告变革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在对2016年A+H股已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对注册会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判断、沟通与决策过程展开了细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注册会计师更倾向选择收入确认、减值、并购投资这样常规样板式的事项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注册会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目的是减轻自身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在确认关键审计事项时主要考虑关键审计事项性质、自身的审计风险、与治理层/管理层的沟通结果三个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方  谷向东  邓希冯  
本文应用《领导力情境判断测验》对北京市2011-2012年竞争性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的928名候选人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候选人的领导力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的短板所在,不同应试者的领导力的差异以及领导者领导力状况的分析。探讨如何看待情境判断测验得出的领导力测试效果,以及提升领导者领导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胜  李梦梦  许又川  
从审计判断偏误角度研究审计失败的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提出纠偏策略的“替代说”和“因素说”都假定审计活动为个体行为,并排斥直觉决策的作用。基于审计项目组为工作常态的事实,探讨如何减少审计判断偏误,研究发现:审计组织需要完成的判断任务可分为初始判断类和确认判断类,且在判断中完全用理性决策替代直觉决策并不现实;有效的审计判断需要累积不同类型的专家直觉,而不是一般性的审计经验;审计组织的三个基本特征(项目组工作制、专业型组织结构、审计助理与组织的关系是“准交易契约模式”)和项目组内的三种“不平衡”(初始判断类专长的拥有者与使用者配置不平衡、组内人员的权责配置不平衡、专长类型与任务类型的比例不平衡)是审计判断偏误的重要成因;基于心理学理论的纠偏策略有评分表判断法、质量控制清单法和基准调整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家亲  许燕  
会计职业判断既不同于会计政策选择也不同于盈余管理;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主要有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主要解决“是什么”、“在何时”和“如何做”等问题;会计职业判断程序一般包括理解问题、确立目标、提出备选方案、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卫国,王恩斗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改革的全方位推进,社会各方面所承受的压力必然增大,如社会结构性冲突、社会机制摩擦、社会利益差别扩大、社会失序现象等将表现得较为激烈,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经济甚至社会方面的振荡。但是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振荡,任何事物都是在振荡之中螺旋式前进和曲折发展的,我国经济每隔几年跃上一个新台阶就是证明。问题是要合理抉择改革力度,将振荡控制在社会各方面都能承受的值域之内,也就是把改革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改革力度中的“度”,就是改革份量的大小,改革步伐的快慢,与唯物辩证法中的“度”、预测学中的“警点”、经济学中的“安全线”、物理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仓勇涛  
本文在对形成会计信息的被审计单位的各个判断层别、会计信息在审计业务中的特点、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素质特征等对审计判断①影响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必须深入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目标和动机中去”的论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巩在武  李廉水  姚天祥  
直觉模糊判断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反映人类的经验和行为,在处理复杂不确定性决策问题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直觉模糊判断矩阵中的元素会有残缺。本文研究了残缺信息下直觉模糊群组判断矩阵的最优排序方法问题。利用直觉模糊判断的一致性条件,提出了残缺信息下直觉模糊群组判断的最小二乘排序模型,并将此模型推广到完全信息直觉模糊群组判断的情形。算例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铁祥  王居虹  
为将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会计人员的判断风险,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风险的19个因素归类为5个因子: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因子、会计人员的认知水平因子、管理当局意图因子、客体因素因子以及环境因素因子,并提出控制判断风险的对策,以期有助于推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有效实施。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于长春  
从契约理论角度探讨了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与会计职业判断的相机选择问题,并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定量分析了新准则实施后会计职业判断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新准则实施之后,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企业为了操纵利润而进行恶意判断的情况。结论认为:会计职业判断应该建立在客观依据基础上并由企业各方面的负责人出具证明材料,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企业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职业判断。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杰  
确定内幕信息形成时间是内幕交易性质与数额认定的基础。最新内幕交易犯罪司法解释并未解决内幕信息形成时间判断的核心难题与实践障碍。立法既要根据资本市场现实对内幕信息形成时间适度提前认定,又要在评估高风险信息基础上排除其具有重大性的可能。并购重组是内幕交易重灾区,有必要深度分析并购重组中内幕信息的形成规律,建构类型化司法判断规则,并以此为鉴逐步研究其他类型的内幕信息形成时间认定规则。此外,判断内幕信息形成时间应以更为接近个案专属特征的指导性案例细化例外情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庆霞  王雪  
情境判断测验是越来越受重视的人事选拔和评价方法。本文在对情境判断测验的历史、理论基础和开发过程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信度和效度研究为重点,对情境判断测验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和人事测评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淅勤  邱静  高玲玲  
在提出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关注的事项是什么,他们如何判断错报严重程度,我们又如何评价他们职业判断的优劣,这些都是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和员工业绩评价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历年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意见的信息分解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羊群效应和经验主义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中值得警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明增  张继勋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性状态下进行风险判断和决策时,容易产生锚定效应。本文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以控制测试为实验任务,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判断中运用了锚定和调整启发法,以前年度审计信息产生了锚定效应,在有以前年度信息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本期控制风险的评价更加谨慎,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更高。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准则中关于查阅上一年度工作底稿的规定对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清刚  
判断是为不确定性事项寻找结论的行为,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及其他相关人员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根据会计准则和其他相关规定,结合事件性质、特点和经济实质等,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会计职业判断需要构建完整的会计职业判断框架作支撑。文章在对会计职业判断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会计职业判断主体、判断客体、判断标准、判断环境和判断程序等方面构建会计职业判断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