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7)
- 2023(7706)
- 2022(6507)
- 2021(5979)
- 2020(4734)
- 2019(11119)
- 2018(10568)
- 2017(20317)
- 2016(10832)
- 2015(12100)
- 2014(12235)
- 2013(12147)
- 2012(11887)
- 2011(11007)
- 2010(11445)
- 2009(10876)
- 2008(10557)
- 2007(9341)
- 2006(8942)
- 2005(8415)
- 学科
- 济(68141)
- 经济(68100)
- 管理(30672)
- 业(27110)
- 企(20301)
- 企业(20301)
- 方法(19137)
- 地方(18739)
- 数学(17305)
- 数学方法(17108)
- 中国(16615)
- 农(15095)
- 财(13195)
- 地方经济(13096)
- 业经(11767)
- 学(11306)
- 制(10868)
- 贸(10134)
- 贸易(10127)
- 农业(10052)
- 策(9866)
- 易(9775)
- 融(8959)
- 金融(8959)
- 环境(8803)
- 银(8801)
- 银行(8795)
- 税(8650)
- 行(8535)
- 税收(8365)
- 机构
- 学院(158928)
- 大学(157333)
- 济(82987)
- 经济(81460)
- 研究(63157)
- 管理(58178)
- 中国(49999)
- 理学(48305)
- 理学院(47752)
- 管理学(47123)
- 管理学院(46798)
- 财(38597)
- 京(33014)
- 科学(32991)
- 所(31647)
- 财经(28795)
- 中心(28401)
- 研究所(27890)
- 经济学(26726)
- 经(26065)
- 江(25867)
- 经济学院(23605)
- 农(22585)
- 院(22426)
- 北京(21626)
- 财经大学(20858)
- 范(20736)
- 师范(20621)
- 州(19884)
- 科学院(18453)
- 基金
- 项目(93258)
- 科学(74269)
- 研究(72147)
- 基金(68013)
- 家(57868)
- 国家(57386)
- 科学基金(48988)
- 社会(48168)
- 社会科(45757)
- 社会科学(45749)
- 省(35158)
- 基金项目(33923)
- 教育(32099)
- 划(29394)
- 资助(28954)
- 编号(28675)
- 自然(28470)
- 自然科(27752)
- 自然科学(27746)
- 自然科学基金(27270)
- 成果(24895)
- 发(22616)
- 部(21400)
- 重点(21295)
- 课题(20921)
- 国家社会(20397)
- 发展(19313)
- 性(19195)
- 展(19032)
- 教育部(18720)
共检索到27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1.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5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14.7%。预测表明,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达到14.2%,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的目标,也高于2013年13.6%的增速,2014年的货币超发,将使2014年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微刺激政策,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梁剑雄
本文旨在考察地方官员在中央调整经济结构时的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当中央可信地从做大蛋糕转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时,将采取偏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地方官员会策略性调整经济增长目标;当调结构政策受惠面足够大时,发达地区官员会选择相对放缓辖区经济增长目标。在实证上,本文采用2001—2012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所报告的增长目标和1996—2015年间五年规划所规划的增长目标,发现增长目标主导着省际差距的变动;当中央大规模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后,发达省份开始相对放缓辖区增长目标。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为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所呈现出的新现象——东部经济增长放缓、省际经济差距缩小、中央实施偏向内陆的区域协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目标 调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东琪
为力保2009年8%的增长目标,我们应当做几件事情: 第一,要把前期即2008年11月份开始的积极财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进,要进一步放松,甚至包括基础设施等为基础的4万亿的投资计划,应当有所扩大。第二,要增加家电下乡的范围扩大,应当加快。范围指的是最近扩大由14个省市扩大到全国,这是一个范围扩大。这已经做出安排了,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婷 李文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经济增长目标约束的现实背景,构建货币当局调整基础货币的政策规则,采用2001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分阶段拟合货币政策规则,并将货币政策调控剥离为预期内和预期外货币政策,进而在SVAR框架下测度其各自对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在面临"保增长"压力的"非吻合时期"对产出缺口的响应力度是"吻合时期"的3.9倍,经济增长目标构成货币政策调控的"底线"约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预期外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冲击效应相对显著,而预期内货币政策会引发显著的信贷期限结构转移现象。因此,应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挤压,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通过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经济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信贷规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鹤 汪晓辰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传导机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污染转移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规制博弈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与规制政策的有效性。最后从中国环境规制实践借鉴视角予以述评,提出了探讨中国现有体制下构建有效的环境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可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 区域污染 政策工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邱惠 杭静 徐现祥
现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既可引领经济增长,又会加剧资源错配。对此,本文提出一个逻辑自洽的解释:特惠政策。在理论上,本文证明当政府资源有限时,为了最大化辖区产出,政府采取偏向大企业的税收特惠政策来吸引流动性要素,从而增加辖区产出并加剧要素错配。在实证上,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省级增长目标数据,实证发现:增长目标每增加1个百分点,税收减免特惠程度显著提高3.2%;税收特惠政策偏向大企业,而不是偏向中小企业;在增长目标激励下,税收特惠政策加剧地区内的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为达成经济增长目标而实施特惠政策的普遍做法,表明新时代发展需要转向普惠政策,提高发展质量。
关键词:
增长目标 税收 特惠政策 要素错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鹤 汪晓辰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传导机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污染转移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规制博弈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与规制政策的有效性。最后从中国环境规制实践借鉴视角予以述评,提出了探讨中国现有体制下构建有效的环境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可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 区域污染 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控制了可能存在的数据测量误差、地理、文化、制度、基因以及市场进入程序、成本和时间等变量后,依然成立,验证模型的部分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书娟 王贤彬 陈邱惠
土地在中国近几十年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央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是中国目标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利用2004年土地供给偏向中西部政策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土地配置对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影响。基于2001~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类似双重差分法估计发现:随着2004年土地政策的实施,相对于土地供给放松地级市,土地供应收紧地级市的增长目标平均下调约0.61个百分点;在排除了一系列竞争性假设后本文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上述结论是稳健的,揭示了上级资源配置在增长目标设定中的重要作用,对现阶段如何运用资源分配科学制定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有偏土地政策 土地配置 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军
我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的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由经常的供不应求转变为经常的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无论是消费品市场,还是投资品市场,大都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据统计,1997年全国600余种主要商品中,供不应求的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占31.8%。应该说,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有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买方市场在给广大消费者以巨大益处的同时,给生产者,经营者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具体到今年我国的经济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廖桂铭 顾乃华 胡哲力
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下,如何通过经济增长目标系统管理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地区创新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结合全国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城市创新指数,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对地区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地方政府目标承诺情况。在高目标承诺下,经济增长目标调整有利于提升地区创新水平;而低目标承诺将使得目标调整对地区创新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三元框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当目标非理性上调、在地区内相对排位较高且地方政府追逐“层层加码”时,低目标承诺下的目标调整对地区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高目标承诺下经济增长目标调整的创新效应受到相对挤出。因此,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根据“稳增长”目标进行经济增长目标适调微调,更应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符合地方经济资源禀赋,消除经济发展短期导向,稳定辖区内企业创新预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 杨瑞龙 毛振华 朱克敏 王晋斌 阎衍 朱戎
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具备长期动力和短期动力相互交织、"多空"力量相互对冲的特征。要使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步入"黄金律"增长路径,必须寻求到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协同的政策组合来破解"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的"两难"局面,以更加积极的民生财政政策来对冲短期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良 于泽 李彬
在经济持续增长目标下,通过识别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应为16.47%。这低于实际宏观税负水平,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减税。根据税收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通过核算行业TFP,促进长期增长条件下的税收结构调整需要重点降低营业税。
关键词:
最优税负 行业TFP 税收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