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619)
- 2022(2334)
- 2021(2357)
- 2020(2083)
- 2019(4975)
- 2018(4964)
- 2017(10498)
- 2016(5866)
- 2015(6366)
- 2014(6461)
- 2013(6648)
- 2012(6307)
- 2011(5649)
- 2010(5963)
- 2009(5894)
- 2008(5953)
- 2007(5352)
- 2006(5011)
- 2005(5038)
- 2004(4520)
- 学科
- 济(25042)
- 经济(25013)
- 业(16634)
- 管理(16172)
- 企(13507)
- 企业(13507)
- 方法(9735)
- 财(8835)
- 数学(8481)
- 数学方法(8323)
- 制(7933)
- 农(7594)
- 中国(7582)
- 银(5847)
- 银行(5836)
- 行(5477)
- 务(5453)
- 财务(5440)
- 地方(5428)
- 财务管理(5424)
- 融(5361)
- 金融(5361)
- 体(5346)
- 学(5329)
- 结构(5328)
- 贸(5199)
- 贸易(5194)
- 企业财务(5191)
- 业经(5017)
- 易(4942)
- 机构
- 大学(83879)
- 学院(82504)
- 济(37462)
- 经济(36639)
- 研究(30258)
- 管理(30080)
- 中国(27547)
- 理学(24752)
- 理学院(24464)
- 管理学(24031)
- 管理学院(23870)
- 财(19897)
- 京(18220)
- 科学(16751)
- 所(16138)
- 农(15034)
- 财经(14943)
- 中心(14848)
- 江(14452)
- 研究所(14010)
- 经(13429)
- 北京(12094)
- 经济学(12082)
- 银(11817)
- 州(11537)
- 银行(11397)
- 农业(11280)
- 财经大学(11010)
- 业大(10937)
- 行(10841)
- 基金
- 项目(47620)
- 科学(37502)
- 研究(35589)
- 基金(35174)
- 家(30399)
- 国家(30139)
- 科学基金(25408)
- 社会(22952)
- 社会科(21770)
- 社会科学(21762)
- 省(18136)
- 基金项目(18029)
- 教育(16476)
- 自然(15736)
- 资助(15694)
- 自然科(15374)
- 自然科学(15371)
- 划(15308)
- 自然科学基金(15108)
- 编号(13892)
- 成果(12724)
- 部(11315)
- 重点(11037)
- 发(10372)
- 课题(10205)
- 教育部(9890)
- 性(9826)
- 国家社会(9484)
- 创(9428)
- 人文(9303)
共检索到142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秀清
调整信贷结构,实现贷款结构的合理化,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握好新贷款的发放,做到投入贷款的合理化和高效益;另一方面是要把原有的贷款充分搞活。因此,在当前调整信贷结构的过程中,要尽力排除那种以为优化信贷结构就是优化现有贷款投向,忽略对已放贷款的调整和管理的现象和做法。要搞活过去那些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呆滞、沉淀的贷款是有些困难的,但也是很可观的,以我市农行系统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绪江 王文岫
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经济意义。在宏观面,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体现了中央银行窗口指导政策的有效性;在微观面,助学贷款的推广模式代表了行政推动型产品创新。立足于这两个层面,本文对湖北咸宁的助学贷款发展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助学贷款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直接原因是行政推动型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机构的激励不足和公共品式的过度需求;第二,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社会效益”目标与商业银行利润目标间的不一致是影响政策有效性的基本原因;第三,作为窗口指导,业务推广必须与利益导向相结合才能切实起到政策激励作用;作为产品创新,仍应坚持自发创新为主,行政推动为辅。
关键词:
助学贷款 窗口指导 产品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恒保
利息是银行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利息率表现为银行参与分割企业利润的度,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贷款利率的高低对企业贷款的需求具有弹性效应,即提高贷款利率时,贷款需求量就会减少。降低贷款利率时,贷款需求量就会增加。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贷款利率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振兵 冯波 丁峰 任明武
山东省摒弃过去农户联保随机组合的不稳定要素,引入了有产业利益关联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以及有血缘关系、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户成年子女作为贷款担保人,实施农户贷款增信工程,为缓解农户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户贷款 增信 联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房毅民
今年已连续两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巩固治理整顿的成果,缓解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和市场疲软。以降低贷款利率促进生产,降低存款利率刺激消费,从而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这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双紧方针不变,适当调整力度”的原则,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实践中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此谈点认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作军 余龙武
有关《贷款通则》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史作军,余龙武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规范借贷行为的《贷款通则》,即将正式颁布实施。《货款通则》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关于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的要求而制定的。《通则》于199...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模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厦门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徐模一、近中期厦门市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八五”期间,厦门市围绕“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方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到1995年底,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康玉朋 贾成祥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提高经济效益。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果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最近总行召开的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确定:农村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中心任务的位置上来,在提高信贷的经济效益上,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方向明确了,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德福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论逻辑:农民贫困的根源之一是没钱投资;没钱投资是因为无法从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贷款难是因为缺乏有效抵押物,缺乏抵押物是因为现行法律禁止农民拿土地和房屋作抵押;农村产权改革就是要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以下简称"两权一房")抵押权能,使农民可以以此抵押贷款,融资创业,真正唤醒沉睡的财富,推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建强
本文从金融结构调整的角度,研究了不良贷款下降的路径。文章从融资结构、业务结构、金融业务的扩展、城乡结构等方面论述了不良贷款和金融结构的一般关系,提出了“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设想。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不良贷款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明浩
从1988年国家实施宏观紧缩政策以来,在贷款总量受到控制的前提下,金融部门致力于贷款结构的调整。1988年贷款结构调整以“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为原则,各专业银行通过对所辖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实施了“支一、控二、压三”的信贷结构调整措施。1989年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马维兰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方针的一个重要文件。决定中强调把农业放在基础产业之首,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国经济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加工产业生产能力过大,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生产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江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5月15日、7月11日两次对存、贷款利率作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两次上调存款平均年利率2.54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年利率2.20个百分点,并对储蓄存款实行保值措施。这对当前抑制通货膨胀、稳定金融秩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这次调整利率中存在的第一次调整效果不显著,第二次调整仓促出台等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月亮
一、农经科研工作者要到实践中去研究才能有所作为。当今,中国农村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甚多,农经科研工作者必须走出院所,到实际中去调查,考察,与地方一道进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八十年代初,四川的生猪生产提出了一些尖锐的经济问题,有同志说是“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