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
- 2023(52)
- 2022(41)
- 2019(68)
- 2018(64)
- 2017(184)
- 2016(90)
- 2015(108)
- 2014(107)
- 2013(98)
- 2012(105)
- 2011(96)
- 2010(81)
- 2009(95)
- 2008(90)
- 2007(81)
- 2006(90)
- 2005(79)
- 2004(76)
- 2003(64)
- 学科
- 济(724)
- 经济(724)
- 管理(268)
- 方法(245)
- 数学(239)
- 数学方法(238)
- 环境(223)
- 业经(221)
- 工业(214)
- 地方(172)
- 结构(160)
- 体(142)
- 制(139)
- 地方经济(135)
- 工业经济(125)
- 中国(123)
- 体制(123)
- 经济结构(117)
- 资源(114)
- 业(107)
- 和(107)
- 划(97)
- 生态(97)
- 产业(96)
- 发(93)
- 规划(85)
- 环境规划(84)
- 农(82)
- 学(82)
- 发展(81)
- 机构
- 大学(1515)
- 学院(1471)
- 济(1024)
- 经济(1010)
- 研究(698)
- 管理(583)
- 中国(494)
- 理学(492)
- 理学院(487)
- 管理学(485)
- 管理学院(484)
- 所(352)
- 科学(349)
- 京(328)
- 研究所(323)
- 经济学(316)
- 经济研究(296)
- 财(283)
- 经济学院(282)
- 中心(265)
- 江(256)
- 财经(246)
- 科学院(241)
- 院(239)
- 社会(235)
- 经(224)
- 工业(220)
- 社会科(204)
- 社会科学(203)
- 北京(202)
共检索到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张丽娟
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整体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尤其是以资源开采型的地区 ,资源的逐渐枯竭 ,造成经济发展受阻。本文对如何把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向加工型、科技型产业方面转变 ,并对资源型地区的接续产业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接续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行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葛文新 孙玉昌
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借鉴与思考●葛文新孙玉昌一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不仅是中国面临的课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不仅是短期的战术性问题,也是长期的战略性问题。为加速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进程,使老工业基地能尽快焕发青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央最近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立足于一个“新”字,要做到观念更新、体制创新、机制革新,闯出一条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朝 王元地 潘雄峰 佟佰菊
抑制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片面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老工业基地在面临产业结构严重扭曲、第二产业结构化程度低的情况下,也面临地区就业率低、富余人员过多等就业问题。因此,在强调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强调就业结构的调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老工业基地调整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姜四清 王任飞 赵文广
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典型的市场经济体,与我国在政治经济体制上和发展阶段上有很大差别。但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这项工作而言,美国的做法具有典型和代表意义,也体现了老工业基地重振的一些普遍规律,对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连义 徐帅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思想以来,东北地区很多地方加快了社会发展步伐,赶上了全国的平均速度。但同时要看到目前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思想观念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一些历史上积累的影响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全面实现振兴目标任重而道远。今年2月23日,国家发改委在东北召开会议研究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此规划作为"十二五"国家级的专项规划,要求探索出调整改造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提出土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广野,邱晨
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的重大决策 ,给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国有企业改革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让权放利 ,承包经营责任制 ,制度创新、机制转换 ,完成 3年两大目标任务的改革阶段 ,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吉林省要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 ,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科学实施“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措施 ,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难点 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浩淼 崔日明 孟令岩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全面振兴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辽宁省作为沿海工业大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一定机遇与挑战,应通过积极申请自贸区建设,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振兴。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老工业基地 新一轮振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实施振兴战略6年以来,东北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新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国务院33号文件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从振兴农业做起,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东北地区四省区行政首长协调机制,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与俄远东地区合作大文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谷永芬
一、老工业基地改造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黑龙江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就达到25.7亿元,占全国总投资的10.3%。哈尔滨亚麻厂、齐齐哈尔车辆厂、桦林橡胶厂等26个新建、扩建、迁建企业和前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22个项目在黑龙江建成投产,构成了黑龙江省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体系。由于所有制固化、体制僵化、产业结构老化、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