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7)
- 2023(2037)
- 2022(1718)
- 2021(1597)
- 2020(1365)
- 2019(3135)
- 2018(2982)
- 2017(6153)
- 2016(3371)
- 2015(3561)
- 2014(3450)
- 2013(3522)
- 2012(3387)
- 2011(3046)
- 2010(3075)
- 2009(2762)
- 2008(2659)
- 2007(2214)
- 2006(2112)
- 2005(1982)
- 学科
- 济(17809)
- 经济(17806)
- 业(10115)
- 管理(8624)
- 方法(8075)
- 数学(7555)
- 数学方法(7507)
- 企(6903)
- 企业(6903)
- 农(5387)
- 结构(4921)
- 产业(4533)
- 地方(4418)
- 财(4257)
- 中国(3989)
- 学(3656)
- 业经(3632)
- 农业(3612)
- 制(3548)
- 体(3056)
- 产业结构(2931)
- 体制(2582)
- 务(2550)
- 财务(2550)
- 财务管理(2547)
- 贸(2495)
- 贸易(2494)
- 环境(2492)
- 企业财务(2483)
- 地方经济(2441)
- 机构
- 学院(49597)
- 大学(49252)
- 济(24501)
- 经济(24167)
- 研究(19190)
- 管理(18547)
- 理学(16402)
- 理学院(16177)
- 管理学(15858)
- 管理学院(15780)
- 中国(14194)
- 科学(11911)
- 农(10805)
- 京(10027)
- 所(10017)
- 财(9832)
- 研究所(9277)
- 农业(8761)
- 业大(8671)
- 经济学(8448)
- 中心(8173)
- 财经(8018)
- 经济学院(7705)
- 经(7409)
- 湖(7362)
- 江(7334)
- 院(6982)
- 省(6331)
- 范(6090)
- 科学院(6024)
- 基金
- 项目(35335)
- 科学(28244)
- 基金(26820)
- 家(24126)
- 研究(24053)
- 国家(23979)
- 科学基金(20426)
- 社会(16552)
- 社会科(15836)
- 社会科学(15831)
- 基金项目(14013)
- 省(13957)
- 自然(13188)
- 自然科(12875)
- 自然科学(12872)
- 自然科学基金(12681)
- 资助(11442)
- 划(11070)
- 教育(10837)
- 编号(8549)
- 重点(8541)
- 发(8278)
- 部(8219)
- 国家社会(7456)
- 创(7185)
- 创新(6885)
- 教育部(6847)
- 科研(6720)
- 中国(6641)
- 业(6624)
共检索到71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关顺 鲍金友 李跃彩 谭怀赞 周学球 裴杏平
我国湖泊众多,总面积1.2亿亩,占全国内陆水域40%。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在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及蒙新高原。面积大,效量多是我国湖泊特点之一。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该地区共有湖泊4033个,面积为4400万亩。其中1.5万亩以下的计3882个,占96.3%。我国1.2亿亩湖泊水体中有2800万亩是可以发展人工养殖的中小湖泊。利用湖泊发展养鱼,具有不占耕地、不用饵料、劳动生产率高、鱼病少、商品率高、成本低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秋玲 刘其哲
近10余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对蛋白质食物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促进了渔业,尤其是淡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湖泊和水库等水域的开发也被重视起来。在此期间,对湖泊渔业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取得了颇有成效的进展。逐步加强了资源保护,人工增殖和养殖等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使不少湖泊呈现了资源得到恢复,产量成倍增长,生态保持平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的局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凌去非 吴健伟 杨彩根 张振江 宋学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洪达 龚珞军 赵升玉
退田湖泊渔业高产五项技术陈洪达,龚珞军,赵升玉(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在六十年代后围湖造田的湖泊,由于种植农作物不能保收,得不偿失,加上洪涝灾害频繁,弊病日益暴露,在近10年内纷纷退田还湖.这些湖泊,只要略加改造,可作为种育养鱼高产的基地。通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立银 倪朝辉 李云峰 吴恢碧 彭桂元
涨渡湖湿地渔业进行人力的利用起始于1952年,渔业生产主要是以人工投放、天然生长为主,鱼类资源自然增殖为辅的粗放型管理模式。1992~2004年每年平均投放大规格鲢、鳙鱼种量为279 014.8 kg,平均捕捞量为755 439 kg,平均捕捞收入为3 329 143.52元,产量变幅范围为36 691~506 135 kg,其中有9个年份变幅在100 000kg以上。涨渡湖湿地渔业利用存在产权与经营权分离、沉水植物急剧消退、菱角资源未加合理利用、灌江纳苗与分洪调蓄不能协调等方面问题。从常规鱼类放养型渔业、名优鱼类精养型渔业以及综合型渔业方面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万夫
我国湖泊有11,000多万亩,其中在当前科技水平下可供养殖的有2,800多万亩。这是我国宝贵的国土资源,是进行四化建设的宝贵的物质基础之一。最近几年来,在淡水渔业方面,我国首先重点发展了池塘养鱼,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由于池塘养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物质基础,又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放松。然而,正象同志们讲的那样,决不该“棒着金碗要饭吃”,让富饶的湖泊渔业资源白白浪费掉。而且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生产者逐步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昭宏 安晓萍 张建华 安明 贾丽 宝丽波
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垦系统13个大中水面渔业资源进行了周年调查。文章对除乌梁素海以外其他12个中小湖泊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这些湖泊多数为草型浅水湖泊,盐碱含量较高,如纳林湖、姚军海子、白条海子总含盐量平均在3.5‰以上,个别水体如纳林湖、姚军海子总碱度平均超出15mol/l。大多水体有效氮含量较高,但有效磷不足,氮、磷比例失调。除大汉海子、刘铁海子和南一队海子的浮游生物含量较高外,其余9个湖泊浮游生物含量均较低,水质清瘦,鱼产量较低。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巴彦淖尔市 中小湖泊 渔业资源调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洋 余辉 李中强
研究大气湿沉降对湖泊水质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于探讨湖泊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及其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其是否接受湿沉降来探讨其对湖泊水质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沉降以N沉降为主,两次湿沉降中N沉降分别占99.12%和98.93%,其中N沉降中NH4+-N含量较高,分别为1.90和2.69mg/L,P沉降以及Si沉降相对较少;(2)湿沉降所携带的高浓度NH4+-N使得接受湿沉降围隔水体中NH4+-N浓度在降雨前后变化十分显著,在两次湿沉降中分别增长了2.31倍和1.87倍,而风浪促使沉积物DSi释放使得未接受湿沉降围隔水体中DSi浓度在降雨前后变化显著,在两次湿沉降中分别增长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颖 马骏 陈睿哲
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获得世界首幅全球大型湖库营养状态分布图,发现全球大型湖库水体的总个数中已有63%呈富营养化状态。可见,内陆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湖泊大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湖泊环境治理的大问题。因此,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进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内陆湖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五大湖 湖库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晨 李昊玉 孔海峥 冯伟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转型要求,面临着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迷及影响生态环境等诸多挑战。渔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扩展Kaya恒等式,对2002—2017年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变动趋势及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渔业第一产业始终处于渔业隐含碳排放首位,但渔业第二与第三产业的隐含碳排放占比在逐渐上升。(2)渔业养殖与捕捞、水产加工和水产流通是渔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产业;渔业三大产业及所包含的12个细分产业的单位产值隐含碳排放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3)渔业经济增长、一般渔业技术进步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渔业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渔业人口和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因此,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升渔业低碳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有效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实现渔业低碳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宝森 周承琼
大力发展淡水渔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从大农业的观点看问题,它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发展淡水渔业,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还可以缓和城市淡水鱼供需矛盾,解决城乡人民吃鱼难的问题。改变单纯依靠从沿海往内地调鱼的被动局面。发展淡水养鱼可促进有养鱼特长的专业户、重点户发挥优势,改变生产结构,增加收入。据江苏省建湖县调查,一亩水面养鱼的纯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志军 李艳 张敏 蔡永久 薛庆举 许浩
作为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类的霍甫水丝蚓在长江中下游湖泊分布广泛,在湖泊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霍甫水丝蚓在大型浅水湖泊中的种群动态规律、生活史和周年生产量等的状况,于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周年的研究,以期为了解太湖这一优势种类的生产力状况及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2005年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 274ind./m~2(0~13 800ind./m~2)和4.70g/m2(0~29.15g/m~2),一般均在冬季达到高峰,空间分布上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太湖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及西部河口湖区分布较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贺婉路 刘鹏飞 詹政军 徐东坡 任泷 匡箴 景丽
石臼湖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自然通江湖泊,为掌握其鱼类资源状况,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多目刺网和定制串联笼壶采集石臼湖渔获物,分析了石臼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36种,隶属于6目7科2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44%;鱼类物种组成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上层鱼类为主,小型鱼类达25种,占总物种数的69.44%。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刀鲚(Coilia nas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为石臼湖鱼类全年优势种;除全年优势种外,季节特有优势种有春季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夏季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秋季的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冬季的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鱼类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一致,均按照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由高到低排列。Margalef丰富度指数R的变动范围为2.28~3.17,基于个体数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Pielou均匀度指数J′N变动范围分别为1.24~2.14、0.14~0.34,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W、Pielou均匀度指数J′W变动范围分别为1.64~2.51、0.21~0.49,各指数除H′W在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数夏季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研究结果表明,石臼湖鱼类种类较少,多样性偏低。本研究补充了通江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资料,对长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红艳 熊飞 张繁荣 郭爽
为了解武汉市汉阳地区湖泊摇蚊幼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2011-2012年对后官湖、三角湖、南太子湖、墨水湖和龙阳湖等5个湖泊的摇蚊幼虫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在汉阳5个湖泊共采集摇蚊科幼虫6属6种。中国长足摇蚊是这些湖泊摇蚊幼虫群落的共同优势种,优势度变化范围为26.8%86.4%。摇蚊幼虫年平均密度为(748±162)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2.77±0.98)g/m2,后官湖摇蚊幼虫密度和生物量最低[(171±32)ind./m2,(0.32±0.12)g/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