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9)
- 2023(4972)
- 2022(4129)
- 2021(3934)
- 2020(3132)
- 2019(7292)
- 2018(7061)
- 2017(13371)
- 2016(7503)
- 2015(8448)
- 2014(8464)
- 2013(8479)
- 2012(8185)
- 2011(7607)
- 2010(7912)
- 2009(7342)
- 2008(7211)
- 2007(6167)
- 2006(5589)
- 2005(4964)
- 学科
- 济(35319)
- 经济(35265)
- 业(20044)
- 管理(18738)
- 企(15724)
- 企业(15724)
- 方法(14726)
- 农(13062)
- 数学(12452)
- 数学方法(12317)
- 财(9855)
- 业经(9330)
- 农业(9179)
- 中国(9064)
- 地方(7495)
- 贸(7473)
- 贸易(7471)
- 融(7362)
- 金融(7361)
- 易(7250)
- 学(7073)
- 制(6600)
- 发(5877)
- 银(5735)
- 银行(5715)
- 行(5554)
- 理论(5184)
- 农业经济(5108)
- 发展(5036)
- 展(5019)
- 机构
- 大学(115370)
- 学院(113016)
- 济(47568)
- 经济(46611)
- 研究(42616)
- 管理(40310)
- 理学(34954)
- 理学院(34448)
- 管理学(33763)
- 管理学院(33563)
- 中国(31784)
- 科学(25034)
- 京(24305)
- 财(23174)
- 所(22199)
- 研究所(20227)
- 农(20154)
- 财经(18337)
- 中心(18090)
- 范(17144)
- 师范(17012)
- 经(16819)
- 江(16634)
- 业大(15787)
- 农业(15663)
- 北京(15339)
- 经济学(15271)
- 院(15034)
- 师范大学(14153)
- 经济学院(13843)
- 基金
- 项目(73738)
- 科学(58724)
- 基金(55022)
- 研究(54369)
- 家(48265)
- 国家(47850)
- 科学基金(40162)
- 社会(35751)
- 社会科(33786)
- 社会科学(33777)
- 基金项目(28912)
- 省(26959)
- 教育(25294)
- 自然(25034)
- 自然科(24490)
- 自然科学(24478)
- 自然科学基金(24071)
- 划(23709)
- 资助(22505)
- 编号(20910)
- 成果(18738)
- 部(17517)
- 重点(16974)
- 发(16104)
- 课题(15200)
- 教育部(15173)
- 国家社会(15151)
- 创(15139)
- 人文(14357)
- 创新(14053)
共检索到17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洪远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用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轨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时期,应该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否则工业化将会受到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调整城乡关系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经济 城市化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远军 张小林 梁丹 梅思思
本文通过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研究的移民、社会、城市偏见、居民健康等方面问题;总结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经济理论、要素流与空间模式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后,提出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市偏见 研究动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超 陈明星
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过程:经典理论强调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二元结构等理论存在城乡分割和城乡有所偏重的倾向,近年来的研究在思想上逐渐回归传统,城乡关联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在实践中,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流"和网络结构等理论,我们应该结合不同国家和区域发展阶段予以借鉴。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还应该注重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演进的双重背景这一特征。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关联发展 城市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祖礼 陈杨林 邓朝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历经曲折,探讨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可为把握未来城乡关系取向提供线索和启示。1949~1952年,我国城乡关系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1953~1978年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农业农村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1985年城乡关系趋于缓和,农业农村得到快速发展;1986~2005年随着"发展型政府"的兴起,城乡关系产生了分离;2006~2011年国家决心遏制和改变分离状态,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推进;2012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关系调适,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对城乡关系演化有重要影响,市场化在城乡关系中扮演着"双刃剑"角色,应在重构国家与农民政治经济关系的前提下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实现新时代城乡关系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城乡关系演变 城乡一体化 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俭
新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52年:城乡互助互惠;1953—1978年:城乡分割制度的形成与固化;1979—2002年:城乡分割制度的解构与城乡关系的失衡;2003—2015年: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趋势。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过程主要是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农民负担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大量成本,城乡关系演变的动力来自国家发展战略。从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经验显示:城乡关系的稳定首先要明确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关系,坚持共享发展,构建民生为导向的考评机制,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还需保障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党纤纤 张定青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时代之需。乡村的建设发展,不再关乎自身兴衰,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与质量。而城乡均是典型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具有自组织演化特性,城乡交互发展现象显著,乡村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对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和系统演化特征进行辨析,以实现与系统自组织的同向复合,促进城乡空间向有序发展。本文利用自组织理论,首先分析了城乡关系演进的自组织特性,对城乡自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系统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梳理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乡融合阶段乡村规划的趋势与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我国目前城乡关系的演化阶段,以自组织理论视角对乡村建设发展方向和规划重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城乡关系 自组织 乡村 规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曹丹丘 林晓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和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并强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开始破除,党的十六大后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大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方略,城乡关系一直在适时调整完善。改革的主线是不断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持续强化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职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城镇化的大格局下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应虎 叶依广
发达国家在城乡统筹中支持农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他们实施直接收入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农业信贷、保险、灾害、环保补贴以及农业优惠税收和农业价格补贴政策,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建设。我们应该大力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统筹我国城乡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 邵挺 刘守英
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农业支持率指标及有关数据,本文首先测算了各国农村、农业政策的转折点,然后对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的转变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工业化早期,为加速资本积累,各国普遍会在推动农业增长的同时,抑制农村社会和政治发展,但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存在一个经济与社会政策、政治发展逐步转向并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且从总体上看,后发工业化国家的政策转向快于早发国家。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工业化 国际经验 政策转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小飞 昝启均
城乡一体化对于我国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偏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体制等阻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兼顾;以重工业为中心,工农并举;发展乡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对我国今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勤林 陈说
融合共兴的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城乡关系的调整依次经历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支持城市以农养工的城乡关系曲折演进阶段、改革开放指引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以及新时代共同富裕指引下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基于城乡关系演进历程的时代特征与多维实践,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城乡关系演进"四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为探索形成城乡融合为主体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与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本文构建“信念-目标-情境-工具”的制度分析框架,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进逻辑。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921-1948年,以救国为目标,塑造农村包围城市的城乡关系;1949-1977年,以兴国为目标,构建农业支持工业的工农关系;1978-2011年,以富国为目标,形成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2012年以来,以强国为目标,进一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及相互融合的工农城乡关系。第二,总体而言,21世纪之前的工农城乡关系主要表现为以经济为重心的发展格局,而21世纪之后的工农城乡关系则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第三,中国工农城乡关系演进的基本经验是:始终坚守信念,在制度目标的设定中坚持长期目标的一致性和目标实现的阶段性,在制度工具的选择上则注重实施策略的互补性与土地制度的中心性。第四,新发展阶段的制度目标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工农城乡关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制度工具选择的起点是破除二元分割,前提是开放村庄,重心是发展县域经济,路径则是深化社会分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燕 李家家 杜志雄
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短板,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和特点,有利于总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与教训。本文以近年来25个OECD成员国与2个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收入的数据为例,回顾了典型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OECD成员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部分OECD成员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较大的状态。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原因,本文认为应重点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丰富多样的乡村产业、建立高效的农业补贴体系以及提供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4个方面着手,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宇
各国政府(主要是高度工业化国家)对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行为,按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分类方法,一般可以归结为价格支持、收入支付、一般服务支持和其他收入支持四大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小明 郭剑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突出,转型尚未完成,表现为工农业生产率水平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区域间异质性发展等问题。借鉴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和主要做法,我国应从产业结构升级、激发技术创新、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