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6)
2023(5982)
2022(5110)
2021(4406)
2020(3804)
2019(8588)
2018(8338)
2017(16094)
2016(8431)
2015(9698)
2014(9629)
2013(9886)
2012(9736)
2011(9273)
2010(9497)
2009(9040)
2008(8625)
2007(7924)
2006(7535)
2005(6991)
作者
(28687)
(24108)
(23962)
(22839)
(15396)
(11501)
(10811)
(9413)
(9263)
(8623)
(8512)
(8074)
(7915)
(7912)
(7745)
(7412)
(7121)
(7018)
(6940)
(6659)
(6198)
(6069)
(6053)
(5695)
(5573)
(5297)
(5290)
(4976)
(4973)
(4803)
学科
(63822)
经济(63771)
管理(23798)
(20066)
方法(19949)
数学(17381)
数学方法(17268)
地方(16618)
(16617)
企业(16617)
中国(12721)
地方经济(12538)
(12455)
业经(10636)
(9728)
(8858)
(8614)
(8264)
贸易(8259)
(7887)
(7603)
金融(7603)
环境(7209)
(7154)
(7133)
经济学(7091)
(6638)
银行(6609)
农业(6593)
产业(6530)
机构
大学(140214)
学院(137873)
(70252)
经济(69010)
研究(57949)
管理(47491)
中国(42759)
理学(40201)
理学院(39676)
管理学(38950)
管理学院(38720)
科学(33941)
(31265)
(30302)
(29209)
研究所(28235)
(25269)
中心(24013)
经济学(23128)
财经(22992)
(21541)
(20795)
(20558)
经济学院(20388)
农业(19964)
业大(19888)
北京(19710)
科学院(18139)
(17284)
(17217)
基金
项目(85485)
科学(66908)
基金(63255)
研究(58743)
(56768)
国家(56346)
科学基金(46663)
社会(39552)
社会科(37508)
社会科学(37495)
基金项目(32339)
(31941)
自然(29925)
自然科(29222)
自然科学(29209)
自然科学基金(28734)
(27422)
资助(27243)
教育(25911)
编号(20717)
(20086)
重点(20040)
(19240)
成果(17666)
国家社会(16998)
(16980)
教育部(16318)
发展(16206)
科研(16198)
创新(16049)
期刊
(87305)
经济(87305)
研究(47748)
中国(28763)
学报(24061)
(22715)
科学(22101)
(21382)
管理(21119)
大学(17871)
学学(17122)
经济研究(15773)
农业(15160)
(13795)
金融(13795)
财经(13004)
(11467)
技术(11330)
问题(11029)
业经(10717)
教育(9841)
(9421)
世界(9280)
国际(9196)
技术经济(8816)
(8159)
统计(7884)
经济管理(7025)
经济问题(6823)
商业(6746)
共检索到225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春风  
以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东西方集团对峙化解以及北南朝鲜同时加入联合国为主要标志,冷战时期宣告结束,世界以新的姿态进入90年代.冷战的结束,给世界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调整,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重新建立,各种政治经济力量重新组合,各国政治经济关系重新定位.世界由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对抗状态转变成为冷战结束后多极并存的局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经过70年的长期合作与磨合,中日经济关系已然形成互惠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但仍然存在相互投资不均衡、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在全球变局背景下,作为主要参与力量,中美日的大国关系变化也将影响中日经济走向,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将对中日经济关系产生正向影响,美国的战略收缩也在改变着日本的战略选择。另外,新时代为中日经济合作开辟新天地;中国实现新时代战略目标需要借鉴日本经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新平台。整体来看,近中期的中日经济关系将保持稳定甚至较快发展,中日两国也将在全球价值链、节能环保、共同应对老龄化等前沿、重点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在全球变局下,中日经济关系会遇到各种挑战,但仍将保持健康发展的大趋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姜春明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由于两国政府和民间企业的长期不懈努力,使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开放,苏联解体并走向市场经济,中俄和中韩关系的改善,围绕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资本、商品、技术和劳动的流动,因而使中日经济关系又迎来了90年代的新时期。目前,两国在进出口贸易、日本对华投资以及日元贷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出现了可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伟  
姜凌同志的专著《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南北经济关系》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抓住世界经济跨世纪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分析方法,在对南北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卢进勇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地设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这已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现象,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由于许多国家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峰  韩文科  苗韧  安琪  
本文分析了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背景下国际能源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能源的开发活动已渗透到海上、极地,各种非常规能源得到进一步重视;为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石油消费国与供应国共同推进国际能源论坛向全球能源机构迈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代核能技术开发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气候变化问题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未来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迟福林  
新的经济结构形成是增长的新动力,增长转型关键取决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经济转型趋势不断破题发力,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框架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无论是增长的趋势、结构,还是动力,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特点相当突出。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与发展,关键是"构建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建民  
在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与西太平洋地区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对日本与“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冷战期间,美国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围堵共产集团”的庞大安全防御体系,不仅提供了日本、“四小龙”经济成长所需的基本条件——“安全”,而且在资本输出(经援与投资)、技术转让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特别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宝华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拉美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和经济调整的深入,促使拉美国家开展以振兴经济为目标的务实外交。它们在加强本地区一体化的同时,主动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共同磋商筹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努力开拓同欧盟的经济贸易关系,并积极开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使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呈现多边化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秀芳  
在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中日两国在各自经济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合作,贸易结构趋向成熟,并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共存的格局。然而,由于中日两国的战略目标、发展趋势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差异,使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双方的不和谐音将会加剧,竞争摩擦、矛盾将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主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宝荣  
世界金融市场经历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事件的冲击;三四月份日元、马克汇率急剧升值,美元比价一跌再跌,一度曾跌入1美元比79.75日元和1.345马克的创纪录的最低点;之后美元汇率一直低迷不振;直至8月初始,美元汇率才缓慢上升;至今美元兑换日元和马克已突破95日元和1.45马克大关,正向去年底1美元比102日元和1.50马克靠拢。影响金融市场汇率变动因素虽是多方面,但与美欧经济关系调整密切相关,他们之间调整变化,直接影响世界资金的流向。这对我国吸引资金加快国内经济建设及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发展策略影响重大,值得密切注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贞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际外包市场迅速发展,业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和新趋势。中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宇春  景维民  
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阶段性是普遍共识。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既存在着分工深化、产业升级、完善体系、权力平衡等规律性特征,又存在着经济周期显著、马太效应、个人主义倾向、路径依赖等普遍性问题。在后危机时代,多元化的、向实体产业回归的、并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市场经济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如果说20年前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那么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就是绿色经济。本文概括了"里约+20"大会绿色经济的三个关键问题,并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看法。①当前的绿色经济是世界绿色浪潮发展演进的新成果,具有与以往的绿色思潮不同的时代背景,具有对传统的褐色经济进行范式更替的革命意义。②绿色经济对传统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增加了两个重要维度。绿色经济试图将空气、水、土壤、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计入国家财富预算,强调经济增长要控制在关键自然资本的边界之内;绿色经济试图将"公平"或包容性变成与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率"同等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