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6)
2023(10669)
2022(8698)
2021(8149)
2020(6857)
2019(15045)
2018(14643)
2017(28986)
2016(15556)
2015(17287)
2014(17152)
2013(17175)
2012(15810)
2011(13769)
2010(14372)
2009(13795)
2008(14083)
2007(12906)
2006(11733)
2005(10624)
作者
(41932)
(35372)
(34961)
(33296)
(22479)
(16686)
(15820)
(13544)
(13160)
(12873)
(11850)
(11541)
(11421)
(11080)
(11014)
(10406)
(10357)
(10275)
(10148)
(10022)
(8785)
(8637)
(8515)
(8243)
(8091)
(7969)
(7926)
(7769)
(7045)
(7008)
学科
(87467)
(70331)
企业(70331)
(67830)
经济(67740)
管理(63069)
(45597)
(35431)
农业(30191)
业经(28143)
方法(25837)
(20794)
财务(20780)
财务管理(20738)
企业财务(19660)
(19430)
数学(18536)
(18453)
数学方法(18371)
中国(18093)
技术(15662)
(14973)
财政(13739)
(12853)
贸易(12847)
(12720)
(12562)
地方(12542)
理论(11978)
体制(11948)
机构
学院(226155)
大学(214514)
(103421)
经济(101566)
管理(95762)
理学(81853)
理学院(81250)
管理学(80464)
管理学院(80048)
研究(68956)
中国(59665)
(55803)
(47352)
(43076)
财经(39901)
(37175)
科学(36361)
(36010)
农业(35454)
(33682)
中心(33183)
业大(33109)
经济学(29648)
研究所(29205)
经济管理(28399)
财经大学(28349)
(28178)
经济学院(26826)
北京(26612)
商学(26334)
基金
项目(138308)
科学(111634)
研究(109427)
基金(101581)
(84503)
国家(83498)
科学基金(74767)
社会(72587)
社会科(68553)
社会科学(68536)
(56064)
基金项目(53292)
教育(47896)
编号(46319)
自然(45033)
自然科(44030)
自然科学(44022)
(43599)
自然科学基金(43312)
资助(40488)
成果(36745)
(34113)
(31936)
(31574)
(30990)
(30386)
课题(30243)
(29813)
国家社会(29576)
重点(29518)
期刊
(129400)
经济(129400)
研究(69528)
(51728)
(49163)
中国(47137)
管理(37670)
农业(34536)
业经(27917)
(27909)
金融(27909)
科学(26987)
学报(24557)
大学(21231)
学学(20620)
技术(20500)
财经(20136)
经济研究(18632)
(17612)
(17297)
问题(16950)
教育(16869)
农村(14587)
(14587)
农业经济(14133)
技术经济(13941)
世界(13578)
财会(13041)
(12438)
现代(12215)
共检索到357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学东  
我国终于入世了,农业将是受冲击较大的一个行业。如何应对挑战,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调整农业财政政策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成功和农业的长足进步为我国入世创造了条件我国入世后,有人在对农业的竞争力表示担忧的同时,对我国过去的农业财政政策产生了怀疑,这是不对的。应当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政策包括农业财政政策是成功的,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牧产品等产量大大提高,多数农产品的绝对量均已名列世界前茅,从过去的粮食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丰年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约翰·利普斯基  
要想在未来实现强有力、可持续和均衡的经济增长,就需要迫切解决这些财政挑战,而采取行动的时间就是现在总的来说,在过去一年里,经济和金融事件大多是积极向好的。最重要的是,全球经济的增速大大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继2010年实现5%的增长之后,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5%。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津春  王玉斌  陈又玲  
本文从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分析出发 ,提出实施WTO绿箱政策的调整思路 ,并对农业补贴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阳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对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应有一个客观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在我国 ,可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增加教育投入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 ,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税收的分配和调节作用 ,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税收政策 ;以及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失业问题等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扬  
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对我国的农业来讲,如果我们选择了正确的对策,这一重大的经济制度变革将会成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如果我们的应对措施不力,将对农业形成极大的压力和挑战。所以,选择正确的WTO应对对策,并且尽早予以实施,是我国农业目前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所谓正确的WTO应对对策,目前主要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业保护、改善农业发展环境、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强农业宏观管理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加入WTO后 ,四川省财政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挑战 ,文章提出了如下的应对措施 :( 1)熟悉掌握WTO规则 ,并按国际惯例实现财政职能转变 ,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 2 )加速适应入世的政策、措施的制定修改工作 ,建立和完善财政政策措施 ,推动四川财政向依法理财轨道转变 ;( 3)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 ,逐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 4 )改革和完善税制 ,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逐步建立稳定统一的财政收入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拴友  
本文论述了积极财政政策适时退出和调整的理由。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实行3年多以来,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决不能长期化,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才是根本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振国  
论农业财政政策张振国我国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对建立健全我国的宏观政策体系提出了极为紧迫的要求。本文就农业财政政策问题做一些探讨。一、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农业增产目标。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增加农业产量是我国几十年来农业发展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亮  
在我国农产品供求总量已经基本平衡的新形势下 ,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应由增加农产品产量转为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 ,更要认真分析以往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 ,调整农业财政政策 ,提高农业财政政策的效率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溶沧  
我国入世后的财政政策调整与政策创新,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复杂问题。其中,择要而论,是否可重点围绕着以下五句话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是否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课题,显得最为紧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崇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韩超  崔敏  
面对更加不确定和不稳定的世界大环境,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格局的构建重点在于扩大内需,打通国内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堵点和痛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为作用,应秉持"财政整体观",创新财政制度安排,在提高有效消费和投资,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和促进进出口协同发展等方面发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先德  
(一)对中国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 WTO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市场理念、新的竞争理念、新的规则理念、新的管理理念。WTO的成员是各成员国政府,WTO协议的内容几乎都是对各成员方政府的要求,它约束的是各成员方政府的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榕  王咏明  
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表明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但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还应进行以下三方面改革: 第一,国债使用方向的转变,即从以增支为主向支持减税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