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
- 2023(655)
- 2022(540)
- 2021(526)
- 2020(380)
- 2019(939)
- 2018(967)
- 2017(2056)
- 2016(1095)
- 2015(1123)
- 2014(1119)
- 2013(1131)
- 2012(987)
- 2011(898)
- 2010(928)
- 2009(897)
- 2008(766)
- 2007(632)
- 2006(591)
- 2005(557)
- 学科
- 济(6354)
- 经济(6353)
- 方法(2677)
- 数学(2602)
- 数学方法(2544)
- 管理(2244)
- 业(2235)
- 结构(1973)
- 企(1771)
- 企业(1771)
- 地方(1632)
- 产业(1602)
- 中国(1480)
- 制(1225)
- 产业结构(1217)
- 地方经济(1156)
- 农(1085)
- 融(1034)
- 金融(1034)
- 业经(1023)
- 体(1001)
- 财(982)
- 银(873)
- 体制(872)
- 银行(872)
- 行(828)
- 贸(804)
- 贸易(803)
- 易(785)
- 学(682)
- 机构
- 学院(14575)
- 大学(14450)
- 济(7564)
- 经济(7441)
- 管理(5698)
- 理学(4953)
- 理学院(4917)
- 研究(4843)
- 管理学(4809)
- 管理学院(4790)
- 中国(4392)
- 财(3157)
- 京(2900)
- 经济学(2704)
- 科学(2641)
- 财经(2572)
- 中心(2501)
- 经济学院(2423)
- 经(2343)
- 所(2262)
- 农(2247)
- 研究所(2055)
- 江(2001)
- 财经大学(1962)
- 银(1930)
- 业大(1921)
- 银行(1863)
- 北京(1796)
- 融(1752)
- 农业(1750)
共检索到2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速经济向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人行萧山市支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金融业的信贷杠杆作用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快资金集约化经营步伐,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大有作为的。我们通过对1992年到1996...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立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风田
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这种新的资源组织形式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结构往往是大而全 ,重复建设 ,缺乏特色。未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应该借鉴产业区的发展经验与组织方式 ,重新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集聚 ,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农业 产业结构 规模化 专业化 特色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子强
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民生的支持力度,在结构优化中促进信贷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始终坚持把贯彻稳健货币政策着力点放在优化信贷结构上,把金融支持稳增长与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有机统一起来,引导金融机构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民生的支持力度,支持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在结构优化中促进信贷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金东 冯经纶
在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了通过完善农村消费信贷从而提升农村消费的设想,但其理论多着眼于消费信贷的供给规模调整。本文通过建立不同期限消费信贷的经验模型发现,短期消费信贷仅仅充当一种资金拆借和融通工具,并不能促进消费额的提升,只有中长期农村消费信贷能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短期消费信贷只能通过资金融通带来消费的短期波动。进一步建立ARDL-ECM模型对1981~2010年时间序列的边限检验发现,我国长期以来中长期消费贷款占比较低,造成农村信贷对农村消费的直接效应存在但并不显著,要想真正发挥农村消费信贷对农村消费的直接效应,关键在于供给结构而非供给规模,提高中长期贷款在农村消费信贷中的比例势在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李鹏程 马晓萍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主旋律。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界定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目标,即要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和疫病防控能力强。以生猪为例,本文实证分析了单体养殖规模的扩大对生产效率、粪污治理与疫病防控等的影响,进一步模拟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生猪养殖规模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福利变动的影响,发现重点提高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比例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因此,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需要走重点发展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道路。本文最后探讨了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聚焦传统观念的转变来提升生产效率、建立和完善粪污肥料化利用的相应机制以及全面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小青
调整经济结构中信贷政策工具的选择汤小青在双重经济体制共同作用下,选择信贷政策工具调整经济结构应遵循几个原则:(1)总体上应重点运用间接调控的政策工具,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运作机制的形成;(2)要加强信贷制度、法规建设,强化其导向和规范功能,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海林
运用信贷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若干思考宋海林按: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即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结构性调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中央银行在坚持实行适度从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亚军 包尔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松山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逐渐在地区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实现生产总值和应交增值税均占全市生产总值和应交增值税的90%以上,吸纳了大约75%的就业人口。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拉动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重点,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这离不开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先明 王希元
针对传统"结构分析"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结构现代化分析框架指出,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结构转型和技术赶超,以缩小与前沿国家生产率差距的过程。各国经验事实表明,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结构现代化,结构现代化滞后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接近前沿国家,结构转型的空间越窄,技术赶超的作用越重要;赶超成功或失败,与结构现代化驱动力能否实现从结构转型为主向技术赶超为主转换紧密相关。而人均GDP处于8000~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驱动力转换的关键区间,当前中国正处于此区间;要实现驱动力转换,重点在于强化技术创新—产业动态化机制、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生产率、推进农业内部现代化。
关键词:
结构现代化 经济发展 结构转型 技术赶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亚军 张贺群 李国强 广明群 倪建民 邓永胜 刘炳年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进退机制,应当定位在不断开拓新业务的同时,重点把握好退出问题。在立足于退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企业的“软投入”,促进企业摆脱困境,实现梯次退出,达到保全信贷资产,优化信贷结构,取得最大效益之目的。
关键词:
信贷结构调整 退出机制 经营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秀泰
运用信贷政策手段引导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绍兴市信贷结构的调查分析□张秀泰一、银行信贷资产结构是银行资金配置的直接反映为了了解银行信贷结构状况,有必要把全国国家银行和绍兴地区国家银行的信贷结构作一番分析,不仅要分析现有构成情况,而且要分析其半年来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