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1)
- 2023(5182)
- 2022(4570)
- 2021(4438)
- 2020(3658)
- 2019(8377)
- 2018(7952)
- 2017(15782)
- 2016(8860)
- 2015(9568)
- 2014(9381)
- 2013(9302)
- 2012(8978)
- 2011(8071)
- 2010(8592)
- 2009(7884)
- 2008(7813)
- 2007(7151)
- 2006(6621)
- 2005(6127)
- 学科
- 济(32494)
- 经济(32458)
- 管理(26168)
- 业(24797)
- 企(20123)
- 企业(20123)
- 中国(12213)
- 方法(12116)
- 财(11166)
- 农(10942)
- 数学(10829)
- 数学方法(10644)
- 制(10450)
- 策(8795)
- 地方(7457)
- 教育(7058)
- 学(7013)
- 业经(6905)
- 农业(6831)
- 贸(6688)
- 贸易(6684)
- 易(6542)
- 银(6310)
- 银行(6296)
- 务(6227)
- 财务(6214)
- 财务管理(6205)
- 及其(6096)
- 行(6008)
- 企业财务(5964)
- 机构
- 大学(124180)
- 学院(122731)
- 济(54269)
- 经济(52868)
- 研究(47553)
- 管理(46361)
- 理学(39300)
- 理学院(38839)
- 管理学(38141)
- 管理学院(37874)
- 中国(34857)
- 财(27152)
- 京(26475)
- 科学(25743)
- 所(23869)
- 研究所(21162)
- 江(20631)
- 财经(20445)
- 中心(20441)
- 农(19218)
- 经(18539)
- 院(17647)
- 北京(17246)
- 范(16850)
- 师范(16690)
- 经济学(16688)
- 业大(16024)
- 州(15617)
- 财经大学(15020)
- 经济学院(14879)
- 基金
- 项目(76299)
- 科学(60815)
- 研究(58302)
- 基金(55397)
- 家(47560)
- 国家(47135)
- 科学基金(40490)
- 社会(36730)
- 社会科(34858)
- 社会科学(34853)
- 省(29311)
- 基金项目(27802)
- 教育(27799)
- 自然(25460)
- 划(24870)
- 自然科(24853)
- 自然科学(24844)
- 自然科学基金(24445)
- 编号(23943)
- 资助(23919)
- 成果(20897)
- 课题(17824)
- 部(17631)
- 重点(17417)
- 发(16961)
- 性(15446)
- 创(15353)
- 教育部(15249)
- 国家社会(14816)
- 人文(14606)
共检索到20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旺实 邢斯达
我国连续30年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后,人口总量增加的问题得到了缓和,但是出现了人口年龄结构问题:新生儿减少的同时,老年人增加,我们快速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前文所述,新时期新的人口规律开始接力并且已经发挥出了强劲的作用。这样,前30年"强制一孩"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上急剧收缩问题,会在今后年轻人"自愿一孩"的趋势中持续和严重化。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缓慢地进入老龄化,我国是快速和持续地老龄化。首先是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带来的"快速延寿""增加"了人口,其次是新生儿数量的"政策性减少"和"规律性减少"接续发生,由此造成的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二孩”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陈金科
我国人口老年化和少子化趋势日益严重,抑制了住房消费的有效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否能改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又将如何影响住房消费。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根据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收入代际转移的利他主义理论,分别提出研究假设,推导出家庭住房消费函数,并得到两个理论假说,即老年抚养比影响住房消费的拐点论、少儿抚养比影响住房消费的瓶颈论。其次,本文利用2004-2014年全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确定我国老年抚养比的拐点为20.53%,目前尚未达到;收入瓶颈为15674.21元,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突破收入瓶颈的时间为2011年。然后,本文分别对"双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和军 李青
本文实证分析“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少儿抚养比显著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会上升,老龄化程度得到一定减轻,但无法改变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总趋势。该政策的实施尽管显著提高了少儿抚养比,但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因而该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储宇奇
文章采用我国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按照三步法,研究了"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居民消费变化。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总体上会引起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和老年抚养比的降低,但该政策对老年抚养比的影响却不容易迅速发挥出来。少儿抚养比能够对居民消费率起显著促进作用,但是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则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令国 卢翠平 吴文洋
"全面两孩"政策导致人口结构转变,引起养老保险支付以及居民储蓄率的变化。本文选取199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会使得养老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增加了居民的储蓄;(2)居民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居民收入越多储蓄越多;(3)"全面两孩"政策对居民储蓄具有抑制性效果,会降低居民的储蓄率;(4)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居民储蓄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居民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养老储蓄。因此,建议制定差异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明确养老保险预期,并适当提高社会养老金的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冉 蔡雯霞 张冲
本文在综合考虑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和预期寿命三个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二孩政策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包含三个因素的三期代际交叠模型(OLG),分析得出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均与国民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预期寿命与国民储蓄率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选取1980-2013年全球8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实证分析显示生育率对储蓄率的影响要大于老年抚养比。这表明开放二孩政策、适当地提高生育率对于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总和生育率在1962—1969年平均高达6.2,到80年代前期已降到接近更替水平,1986年虽然有所回升,估计仍在2.4上下。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生育率下降如此迅速,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计划生育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但是,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听到一种对我国计划生育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艾志国 朱宁
文章研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人口的数量和老龄化的影响。人口政策的改变主要影响总和生育率,通过建立Leslie矩阵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我国未来不同年份各年龄人口数量。得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所增加的生育量,2015—2017年平均每年为192万,2018—2040年平均每年为29.2万,2041—2050年平均每年为48.69万人,人口在2022年达到人口峰值13.844亿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不会改变我国老龄化趋势,但却能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鹏飞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设计了四种总和生育率方案,并通过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的设计测算了我国未来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参与率的假设预测了我国2018—2050年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总和生育率每提高0.1,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应增加1300万~1400万,但是四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呈现下降的态势,这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改善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但是作用有限;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提高,15~29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30~3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渐上升,35~6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步下降,同时男性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步下降。可见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舒圣祥
背景: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同时要求落实好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据《新京报》)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更多被媒体解读为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手段。诚然,"以创业带动就业"多年前就是国家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表述。但是,大学生休学创业显然是另一个议题。换言之,允许休学创业,是要打破学制障碍,让有志于创业的青年,不必再在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面二孩 生育政策 人口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基于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预测,通过对比2011-2015年期间的实际人口数据和预测数据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并以此为参照将2016年的人口预测结果进行适当地修正作为人口预测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云南自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将在5年后的时间达到人口出生高峰,此后人口增长趋于减缓,并在2045年左右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劳动力人口规模在2026年以前持续增长,此后开始下降,劳动力人口抚养负担增加。"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还需从社会制度层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短期出生人口高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扩大了城市就业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女性职工在事业发展方面可能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作用,育龄女性劳动者完成生育后再次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重新择业,女性就业岗位开发、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
关键词:
全面二孩 生育政策 人口 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印红 任青
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未来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仿真研究,获知由于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走低,我国人口结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无法通过"普遍二孩"政策予以根本解决。通过比较"单独二孩"和"普遍二孩"政策,凸显后者在应对我国人口问题上一定的优越性,建议"普遍二孩"政策应非我国人口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国家应根据政策实施结果积极进行人口政策的再调整,最终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艳 石洪波
文章编制了连续年份的动态完全生命表,采用变参数年龄移算法模型,对我国2016—2040年的人口进行了精准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将在2025年迎来人口峰值14.05亿,在2040年左右迈入"超少子化"和"超级老龄化"的行列,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少子化,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会得到改观。可见,"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问题全方位调整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但会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和家庭内部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印红 任青
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未来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仿真研究,获知由于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走低,我国人口结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无法通过"普遍二孩"政策予以根本解决。通过比较"单独二孩"和"普遍二孩"政策,凸显后者在应对我国人口问题上一定的优越性,建议"普遍二孩"政策应非我国人口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国家应根据政策实施结果积极进行人口政策的再调整,最终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