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
2023(1817)
2022(1636)
2021(1456)
2020(1418)
2019(3413)
2018(3278)
2017(6132)
2016(3124)
2015(3221)
2014(3108)
2013(3205)
2012(2913)
2011(2533)
2010(2689)
2009(2464)
2008(2750)
2007(2439)
2006(2204)
2005(2095)
作者
(8334)
(6948)
(6591)
(6484)
(4473)
(3299)
(3109)
(2636)
(2588)
(2577)
(2371)
(2249)
(2244)
(2168)
(2142)
(2104)
(2070)
(1950)
(1950)
(1947)
(1759)
(1687)
(1668)
(1633)
(1553)
(1504)
(1475)
(1470)
(1398)
(1378)
学科
(13159)
经济(13150)
管理(11421)
(10043)
(9836)
企业(9836)
(6327)
(5108)
财务(5094)
财务管理(5085)
企业财务(4854)
方法(4178)
数学(3362)
(3254)
数学方法(3249)
中国(3096)
关系(3009)
理论(2556)
经济关系(2481)
对外(2388)
(2379)
业经(2360)
(2324)
银行(2321)
外经(2264)
对外经济(2247)
(2232)
(2171)
(2145)
(2115)
机构
大学(40254)
学院(38922)
(15610)
经济(15244)
研究(14349)
管理(14095)
中国(12152)
理学(11726)
理学院(11580)
管理学(11261)
管理学院(11179)
(9671)
(9478)
科学(7817)
(7293)
财经(6949)
中心(6660)
(6419)
研究所(6341)
(6272)
北京(6250)
(5744)
(5202)
(5190)
财经大学(5190)
(5123)
师范(5063)
业大(4906)
经济学(4577)
(4481)
基金
项目(23523)
科学(18532)
基金(17433)
研究(17287)
(15306)
国家(15178)
科学基金(13021)
社会(10837)
社会科(10276)
社会科学(10273)
基金项目(8846)
(8778)
自然(8604)
自然科(8440)
自然科学(8438)
教育(8371)
自然科学基金(8263)
资助(7518)
(7439)
编号(6710)
成果(6416)
重点(5599)
(5404)
课题(4962)
(4917)
(4912)
大学(4748)
教育部(4741)
科研(4642)
(4617)
期刊
(18867)
经济(18867)
研究(13649)
中国(11262)
(9932)
管理(6888)
学报(6244)
教育(5725)
科学(5339)
大学(5093)
(5056)
(4734)
金融(4734)
学学(4563)
会计(3862)
技术(3683)
财经(3670)
经济研究(3539)
农业(3246)
财会(3182)
(3165)
(2545)
(2286)
业经(2257)
(2222)
(2222)
国际(2201)
通讯(2195)
会通(2188)
问题(2108)
共检索到69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宏观调控的话题传媒百谈不厌,宏观调控的争论经济理论界乐此不疲。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乃不得已也!”围绕着宏观调控的见仁见智之争,其实质在于对这一轮宏观紧缩政策评价之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学者们急于想摆脱目前经济形势低速徘徊、效益滑坡的劣境,以求一个新的大发展的焦躁心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毅鹏  韩丹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东亚社会现代化存在着复杂的宏观互动结构。如果我们将东亚现代化研究史上的"日本特殊论"和"亚洲停滞论"置于"传统—现代"的背景之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亚洲停滞论",还是所谓日本"特殊论",实际上是以欧美现代社会为基准加以展开的,其理论系谱从属于西方,难以洞悉东亚现代化的深层逻辑。鉴此,我们应注意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由激进的"压缩式发展"向"内发式发展"转变的共同历程,超越"西方中心论"和"发展主义"的制约,将东亚的社会发展理论植根于本土,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特殊"与"一般"的复杂互动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剑锋  
产业集群的风险与其组织特性相联系,由于集群企业的共生关系,企业间存在"连坐"风险、网络风险及市场替代风险。此外,中国产业集群存在着三种特殊风险:要素导向风险、国际分工中的锁定风险、行政干预风险,各种风险相互联系和强化。要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活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纪林,万君康,柴秀云,王虎  
本文根据无形资产的内涵、性质和特点,在资产评估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无形资产评估的特殊方法,如:技术估价利润分成法、技术含量估价法、对比计价法等。综合运用这些特殊方法与一般方法,能较为科学、合理、公正地开展无形资产评估业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心红  徐学福  
教学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反映为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的争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秉持形式优先性的观念,强调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学形式化而获得普适实用的理论工具用以指导教学。领域特殊教学研究则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方面证明了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强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领域一般和领域特殊之争的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争,内容与形式之分是论争的根源。考察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除了差异与对立,还存在相反相成、相容共存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佐证、互生互长的互动关系。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矛盾在互补与互动的层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建江  吴雪飞  杨东旭  
采用一般到特殊的计量经济建模方法,以上海市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为样本建立入境旅游需求模型,并引入需求弹性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收入和口碑效应对客源地旅游需求存在显著正影响,价格和突发事件对客源地旅游需求存在显著负影响,收入变动对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程度比价格变动更为突出,而欧美国家的游客对这些影响因素更为敏感。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魏纪林  万君康  
本文根据无形资产的内涵、性质和特点,在资产评估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无形资产评估的特殊方法,如:技术估价利润分成法、技术含量估价法、对比计价法等。综合运用这些特殊方法与一般方法,能较为科学、合理、公正地开展无形资产评估业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翠友  娄梅  
论农村合作金融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杨翠友娄梅《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把信用社办成真正以为农民服务为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的农村金融组织,以奠定其在合作金融、商业金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延章  
《中图法》类分文献的一般与特殊(下)刘延章(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6关于各类型文献归类的一般与特殊6.]一般规定:专科、专题的书目、索引分别归人“288专科目录”和“289文摘、索引”类目中去,并采用组配编号法;也可以归人各学科的有关类目中去.然后再加...
[期刊] 求索  [作者] 易小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心红  徐学福  
教学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反映为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的争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秉持形式优先性的观念,强调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学形式化而获得普适实用的理论工具用以指导教学。领域特殊教学研究则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方面证明了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强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领域一般和领域特殊之争的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争,内容与形式之分是论争的根源。考察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除了差异与对立,还存在相反相成、相容共存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佐证、互生互长的互动关系。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矛盾在互补与互动的层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小飞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国城乡一体化实践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如城乡关系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保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重视统筹工农、城乡发展,世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异的地区发展状况等制约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要遵循世界普遍规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倩   任保平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既遵循科技创新、工业化、市场全球化与经济增长常态化依次递进的现代化一般逻辑,也表现出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大国优势、以制度变革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殊性。结合现代化基本逻辑与新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新范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中国商业银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曾康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就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原有四家国有专业银行正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因而中国商业银行具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晓楠  张欣  贾晶茹  
提升居民消费率是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关键。基于产业结构变迁模型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率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进规律。我国居民消费率虽然遵循这一规律,且在工业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将长期处于下行空间,但还存在居民消费率相对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世界平均值显著偏低这一特殊性。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城市化率偏低,产业合理化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升居民消费率,长期主要需依靠持续的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而中短期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各产业均衡发展作为政策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