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8)
- 2023(6408)
- 2022(5421)
- 2021(5164)
- 2020(4232)
- 2019(9626)
- 2018(9451)
- 2017(18785)
- 2016(10430)
- 2015(11190)
- 2014(11442)
- 2013(11250)
- 2012(10661)
- 2011(9529)
- 2010(9804)
- 2009(8969)
- 2008(9133)
- 2007(8196)
- 2006(7255)
- 2005(6666)
- 学科
- 济(37842)
- 经济(37798)
- 管理(33089)
- 业(32374)
- 企(27022)
- 企业(27022)
- 方法(16543)
- 财(15264)
- 数学(14760)
- 数学方法(14515)
- 农(11207)
- 中国(10677)
- 务(10427)
- 财务(10409)
- 财务管理(10388)
- 制(10010)
- 企业财务(9942)
- 策(9335)
- 贸(9124)
- 贸易(9119)
- 易(8957)
- 银(8458)
- 银行(8451)
- 业经(8044)
- 行(8028)
- 融(7574)
- 金融(7574)
- 学(7568)
- 农业(6979)
- 及其(6556)
- 机构
- 学院(143677)
- 大学(142376)
- 济(61253)
- 经济(59837)
- 管理(54044)
- 研究(51029)
- 理学(45653)
- 理学院(45149)
- 管理学(44371)
- 管理学院(44082)
- 中国(41368)
- 财(32871)
- 京(29686)
- 科学(29225)
- 所(26304)
- 财经(24911)
- 中心(23981)
- 农(23673)
- 研究所(23361)
- 江(22669)
- 经(22665)
- 业大(19518)
- 经济学(18909)
- 北京(18886)
- 财经大学(18586)
- 农业(18520)
- 院(18318)
- 州(18235)
- 范(17819)
- 师范(17633)
- 基金
- 项目(90702)
- 科学(71953)
- 基金(66920)
- 研究(66202)
- 家(58370)
- 国家(57860)
- 科学基金(49532)
- 社会(42052)
- 社会科(39971)
- 社会科学(39963)
- 省(34498)
- 基金项目(34145)
- 自然(32552)
- 自然科(31846)
- 自然科学(31838)
- 自然科学基金(31289)
- 教育(30873)
- 划(29695)
- 资助(28993)
- 编号(26278)
- 成果(22835)
- 部(20938)
- 重点(20560)
- 性(19655)
- 发(18883)
- 课题(18816)
- 创(18638)
- 教育部(18028)
- 科研(17545)
- 创新(17460)
共检索到226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永祥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表现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出现了货币流动性的相对过多。无论是考察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考察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金融资产转变为即期支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焕强 陶永诚
文章研究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向量自回归(VAR)分析表明,市场因素本身的影响是决定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不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还通过影响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来影响市场流动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流动性 VAR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少康 黄卫挺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是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顺利实现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对本轮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在宏观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迹象的前提下,资产价格居高不下,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除了结构性原因之外,一个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这就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下相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收益曲线平坦化的两个典型现象。流动性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流动性的变化改变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动性的变化(过剩)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范式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狭窄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管理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城
本文通过建立含有理性预期、商品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市场框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麦克勒姆规则形式的货币政策机制来模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基于贝叶斯方法利用中国数据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估计和识别,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M0、M1、M2三个层面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存在着显著的单向以及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相对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中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均值溢出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角度出发,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引导...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红辉
各种迹象表明,货币市场承积了过多的流动性,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唯一有效的选择,也缺乏足够的实体经济依据。面对外汇占款过多的问题,央行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应及时改进调控方式和货币政策手段。
关键词:
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票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中国经济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调控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过快增长、货币结构短期化以及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产生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国际资本流入、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投资诱因。然而,流动性过剩一旦形成,便可能带来长期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并可能隐含局部性金融危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从货币调控来看,应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水平,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有效调控货币中介目标,有效运用利率政策等工具,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在小国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货币模型中,引入了人民币国际流动性约束,研究其对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货币国际流动性约束扭曲了跨国风险分担条件,使得央行需要在稳定价格水平和改进风险分担条件之间进行权衡。研究发现:(1)人民币国际流动性约束程度越高,央行越应增加实际汇率波动;(2)与盯住CPI通胀相比,执行盯住PPI通胀的政策规则能够在稳定价格水平的同时,增加实际汇率波动,改善国际风险分担条件,提高社会福利。
关键词:
国际流动性约束 货币政策规则 社会福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秀波
必须正视中国物价上涨压力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价格行政调控只能在短期有效;通胀存在制度性低估倾向。本轮物价上涨是近十年货币被动超发的累积结果,而宽松的信贷条件、长期的低利率则起到助燃的作用。为应对通胀问题,现阶段货币政策必须及时收紧,货币政策目标回归稳定物价本位,必须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用;长期来看,必须改革包括结售汇、汇率形成等一系列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发行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方平 展凯 李琴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如何度量流动性过剩?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以及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何影响?本文首次应用非线性STS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模拟退火 平滑转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调控 改进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奇霖 蒋扬天
本文在Kopecky和Van Hoose(2004)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金融机构的异质性,以探究同业监管政策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影响。理论结果表明:严格的同业监管政策将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间的传导受阻,导致流动性分层的现象加剧,进而导致同业资金的融入方信贷规模下降,同业资金的融出方信贷规模上升。对于商业银行的利润而言,严格的监管政策将导致同业资金的融出方和融入方利润水平均下降。最后本文使用Wind数据库中269家商业银行2000年至2018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同业监管 流动性分层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