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1)
- 2023(4104)
- 2022(3293)
- 2021(2979)
- 2020(2590)
- 2019(5812)
- 2018(5702)
- 2017(10817)
- 2016(6235)
- 2015(6792)
- 2014(6780)
- 2013(6788)
- 2012(6487)
- 2011(5742)
- 2010(5674)
- 2009(4978)
- 2008(5153)
- 2007(4579)
- 2006(3844)
- 2005(3396)
- 学科
- 济(22943)
- 经济(22912)
- 业(15936)
- 管理(15909)
- 方法(13601)
- 企(13464)
- 企业(13464)
- 数学(11952)
- 数学方法(11627)
- 学(8606)
- 财(7305)
- 中国(5048)
- 务(5028)
- 财务(5013)
- 财务管理(5000)
- 企业财务(4870)
- 制(4574)
- 农(4220)
- 银(4071)
- 银行(4040)
- 理论(3967)
- 融(3914)
- 金融(3914)
- 技术(3839)
- 行(3791)
- 业经(3788)
- 贸(3416)
- 贸易(3413)
- 易(3348)
- 策(3316)
- 机构
- 大学(91497)
- 学院(89864)
- 研究(33875)
- 济(32404)
- 经济(31665)
- 管理(30444)
- 理学(26687)
- 理学院(26292)
- 管理学(25376)
- 管理学院(25221)
- 科学(24964)
- 中国(24434)
- 农(21854)
- 京(19630)
- 所(18943)
- 农业(17782)
- 研究所(17664)
- 业大(17618)
- 财(16278)
- 中心(15067)
- 财经(13264)
- 江(13014)
- 院(12360)
- 经(12121)
- 北京(12012)
- 室(11959)
- 省(11648)
- 农业大学(11408)
- 实验(11121)
- 范(10943)
- 基金
- 项目(65285)
- 科学(51017)
- 基金(49282)
- 家(46132)
- 国家(45851)
- 研究(39775)
- 科学基金(38119)
- 自然(28111)
- 自然科(27503)
- 自然科学(27496)
- 自然科学基金(26996)
- 基金项目(25273)
- 省(25047)
- 社会(24527)
- 社会科(23379)
- 社会科学(23371)
- 划(22420)
- 资助(21429)
- 教育(18468)
- 重点(15527)
- 计划(15048)
- 部(14051)
- 科研(13680)
- 编号(13393)
- 科技(13151)
- 创(13040)
- 发(13031)
- 创新(12378)
- 性(11706)
- 专项(11629)
共检索到127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雄鹏
一、旧疑问新命题 三十年前,苏联、中国的统计学界就调和平均数是否为独立的平均指标展开了一场论战。尽管当时对调和平均数的性质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发,因而既没有肯定也无法否定调和平均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场争论却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定义调和平均数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其计算结果和表示的经济意义均与算术平均数一样。至于何种场合采用算术平均数,何种场合采用调和平均数,则应根据所掌握资料的不同来决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
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关系历来存在争议,争论双方虽然各持一端,但却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都以平均数的形式为依据。这种“就形式论形式”的讨论,难以得出比较公允的结果,争论各方往往还由同一例证导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本文的讨论拟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前提下,即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平均数是一类统计指标,它们必须具有明确的经济和社会内容,以及一定的计算形式,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 统计中最常用的平均指标是“总体单位平均数”,其基本公式为:总体单位平均数=总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炳林
关于算术平均数(简称“算均”)与调和平均数(简称“调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统计界的不同看法已存在多年。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调均”是“算均”在资料条件及要求不同时的变形,笔者同意这种看法,另一种认为“调均”有时是“算均”的变形,有时又是一种独立的计算形式,此时,它的计算结果与“算均”不等,且恒小于“算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应明,罗英
基于调和平均数的组合预测方法研究王应明罗英ABSTRACTCombinedforecastingwasmadebyusingharmonicmeansandthreemethodsdeterminingitsweightswereadvancedt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少智,邹亚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在经济分析中,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三个常用的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而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存在着特殊的关系。一般地讲,算术平均数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调和平均数。那么,调和平均数是不是一种独立于算术平均数的平均数?现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调和平均数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而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本文认为,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独立的一面,又有不独立的另一面。下面,我们从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入手来证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卫平
平均数这个名词几乎家喻户晓,网上时不时会有如工资被增长之类的评论,客观上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但涉及的平均数大多是算术平均数,其实平均数是个大家族,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在实践中正确使用平均数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与算术平均数一样非排序性质的平均数还有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本文就和大家聊聊几何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何为几何平均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云清
什么是调和平均数?它是不是一种独立的统计平均数?它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从50年代至今,在苏联和中国统计学界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对调和平均数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几个有关的数学问题(一)三种不同的平均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根据各种不同的条件,抱着各种不同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不同数据的平均值。例如,已知有一个长为a_1,宽为a_2的长方形(图1),如果我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慧钧
本文基于葛新权先生《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线性规划分析》一文中的例子及论证方式 ,导出了与原文不同的结果 ,认为原文“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独立的一面 ,又有不独立的一面”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 ,并指出原因所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之道
调和平均数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我认为,作为一种数学的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作为统计学上的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不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而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从数学的角度讲,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两种独立的平均数。因为: 1.两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不同。 设x为变量值,w为同一数值出现的次数,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世坤
衡量一个企业的经济效果、效益,可以从若干不同角度列出较多的指标,其中通常被应用并被不少书刊列为代表性的是: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税率两个指标。个人见解:1、这两个指标确具有代表性,但现定其公式中个别值的意义有考虑修正的必要。2、根据指标性质分析,宜定四个具代表性的指标。(附其计算公式)。现分析如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盛明训
统计界关于调和平均数的争论由来已久,“独立派”和“取消派”各执己见,但是谁也拿不出说服对方的充分理由。这就造成了统计学教材中的一些逻辑混乱,影响了统计理论的科学性、严密性。本文通过对数学平均数和统计平均数的研究,试图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调和平均数之争不得公论的根本原因 大家公认,统计学(这里专指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学是两门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学科。仔细分析双方历年来争论的文章就不难发现,他们是站在不同学科的基础上立论,但是又串用了两门学科的一些概念。“独立派”强调的是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形式,这是数学中的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一夫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只限于研究计算发展指数和平均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改进,完善某些计算方法,以提高发展指数和平均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新情况和新问题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计算发展指数和平均数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