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9)
2023(6013)
2022(5396)
2021(5020)
2020(4566)
2019(11075)
2018(10660)
2017(20867)
2016(11653)
2015(13441)
2014(13806)
2013(13733)
2012(13065)
2011(12043)
2010(12361)
2009(11409)
2008(11519)
2007(10731)
2006(9178)
2005(8425)
作者
(35409)
(29698)
(29659)
(28412)
(18841)
(14339)
(13697)
(11711)
(11113)
(10666)
(10030)
(9939)
(9550)
(9444)
(9398)
(9398)
(9395)
(8756)
(8636)
(8600)
(7518)
(7469)
(7369)
(6775)
(6773)
(6744)
(6733)
(6681)
(6215)
(6014)
学科
(49717)
经济(49670)
管理(28711)
(27823)
方法(24588)
(21987)
企业(21987)
数学(21880)
数学方法(21604)
(13162)
中国(12296)
(12091)
(11633)
(9718)
贸易(9715)
地方(9595)
(9398)
理论(8672)
业经(8668)
(8542)
农业(8482)
(7467)
(7211)
财务(7189)
财务管理(7167)
(6988)
银行(6959)
(6829)
金融(6826)
企业财务(6726)
机构
大学(172891)
学院(170057)
(67813)
经济(66268)
管理(61298)
研究(60618)
理学(52409)
理学院(51718)
管理学(50633)
管理学院(50276)
中国(43906)
科学(38598)
(37718)
(33142)
(32644)
(31419)
研究所(29749)
中心(27697)
业大(27485)
(27197)
农业(26279)
(25257)
师范(25023)
财经(24809)
北京(24216)
(22378)
(21334)
(21296)
经济学(21124)
师范大学(20340)
基金
项目(109876)
科学(83944)
研究(79931)
基金(76558)
(67538)
国家(66967)
科学基金(55287)
社会(47326)
社会科(44736)
社会科学(44716)
(43636)
基金项目(40488)
教育(39257)
(37317)
自然(35939)
自然科(35072)
自然科学(35055)
自然科学基金(34415)
编号(33818)
资助(32455)
成果(28878)
重点(25631)
(24945)
课题(24351)
(23703)
(21990)
科研(21607)
大学(21015)
教育部(20975)
创新(20534)
期刊
(73281)
经济(73281)
研究(50914)
中国(35355)
学报(30374)
(29165)
教育(26607)
科学(25984)
(25673)
大学(22434)
学学(20657)
管理(20474)
农业(19271)
技术(17043)
(13871)
金融(13871)
财经(12372)
经济研究(12042)
业经(11427)
(11118)
(10626)
问题(10157)
(9106)
(8935)
技术经济(8844)
图书(8789)
统计(8578)
理论(8184)
商业(7697)
(7505)
共检索到256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现在,不少地方在执行、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有些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政策执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期特别约请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崔允氵郭教授为我们呈现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从实际操作的角度阐述了课程政策执行的四个环节;柯政则从课程政策执行与设计的关系角度出发,指出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虽与课程设计有一定关联,但政策设计应该为政策效果负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政策所假定的因果理论是否明晰、合理将直接决定政策的最终效力。两篇文章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有侧重,相信您读后会有所收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洪亮  
"传统"的实质在于特定人群对某对象相同或相近的理解与解释,形式上就是"P将X看作Y"。与"传统"一样,"教学传统"包含三个要件:教学传统的人群、对象与内容。对"教学传统"任何一个要件的分析,都可以看到它们本身存在着层级上的差别。实质与层级的分析,可以为"教学传统"这个概念的使用以及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士强  
HIV/AIDS 对教育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影响在校学生数和学校的招生数;对教师的冲击;影响教育资源的获取;对学校生源的潜在影响;对教育过程的冲击;对教育内容的冲击;对学校角色的影响;对学校组织的影响;对教育规划和管理的影响;对教育捐赠和拨款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福添  
知识整合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对现有的知识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整合的动态分析框架,指出知识整合是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小东  史军  
转型时期,社会各主体关系处于调整之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困境。治理理论广泛运用于实践,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已不能有效回应我国的现实需求。因此,根植于我国具体实际,提出新的分析框架已刻不容缓。绿色治理包含了透明政府、绿色经济以及和谐社会等要素,并通过动力机制、支撑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实现高效、协调、可持续运转,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关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向东  张志梅  李洁  夏丽君  
本文综合多个利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CMC研究的案例,探讨了两种方法整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混合模式的CMC的分析框架,从分析内容、使用方法、测量数据、数据来源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利用该框架研究CMC,并对该框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夏雪梅  
教师专业发展的假设是:人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发展受专业协助的品质和力度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镶嵌于学校情境脉络中。本文旨在从教师个体的社会心理层面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新的分析框架涉及感受(feelings)、关注(attention)、激励(promptings)、组织(organization)等四个维度。这里以一所学校为例,根据这四个维度编制量表,通过数据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以验证其效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周明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当前广大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实践中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来判断教师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个非常急迫的任务。在结合梅里尔的成分展示理论和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修订波特一史密逊模型,新的框架得以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框架不仅是评价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学的工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彬彬  郭熙保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斯密的分工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从理论规范分析上提出一个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以揭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金融分工是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金融交易效率改进促进金融分工进一步深化,而金融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过程就是金融分工及其演进的过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徐国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少非  崔允漷  
基础教育的持续变革导致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关系的兴盛,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模式。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演变,然后尝试构建了一种分析框架,并借助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合作实践的案例,来说明当前我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实内涵,也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上述提供的这种尝试性的分析框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施青军  
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也是效益审计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本文通过对效益审计的实质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效益审计,为效益审计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可行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各种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的评估方法,因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与通行的“目标———手段”框架相比,它更为简易可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敏  
教师的知识分类观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框架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完善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可以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以及价值性知识三类。这种知识的分类,为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给了一种分析框架:它有利于教师整体理解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能够诊断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提供工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炜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而成熟,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殊性。与其它经济制度下的财政一样,公共财政的主体始终是国家(政府),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调整,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一般性。仅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定位是不全面的。将现代公共财政定义为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在“市场-财政-政府”三位一体的框架中考察现代公共财政的内涵,并将这种分析框架应用于转轨经济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