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3)
- 2023(7424)
- 2022(5922)
- 2021(5560)
- 2020(4675)
- 2019(9748)
- 2018(9738)
- 2017(18249)
- 2016(9815)
- 2015(11452)
- 2014(11319)
- 2013(11193)
- 2012(10419)
- 2011(9632)
- 2010(9968)
- 2009(9843)
- 2008(8655)
- 2007(7240)
- 2006(6536)
- 2005(6248)
- 学科
- 济(49565)
- 经济(49508)
- 管理(26083)
- 业(24332)
- 企(19965)
- 企业(19965)
- 方法(19719)
- 中国(17600)
- 数学(15447)
- 数学方法(15389)
- 农(13129)
- 业经(12638)
- 贸(11188)
- 贸易(11175)
- 易(11018)
- 制(9015)
- 财(8953)
- 学(8826)
- 融(8679)
- 金融(8677)
- 农业(8497)
- 和(8138)
- 发(8127)
- 银(8023)
- 银行(8009)
- 行(7810)
- 理论(7590)
- 体(7469)
- 关系(7077)
- 地方(6925)
- 机构
- 大学(148758)
- 学院(144596)
- 济(71011)
- 经济(70085)
- 研究(58162)
- 管理(52496)
- 中国(46013)
- 理学(44800)
- 理学院(44295)
- 管理学(43748)
- 管理学院(43471)
- 京(32634)
- 科学(31826)
- 财(30297)
- 所(29210)
- 研究所(26639)
- 财经(24538)
- 中心(24527)
- 经济学(23919)
- 农(23173)
- 经(22784)
- 经济学院(21549)
- 北京(21128)
- 院(20627)
- 江(19849)
- 范(19217)
- 师范(19024)
- 财经大学(18483)
- 业大(18411)
- 农业(18207)
- 基金
- 项目(95051)
- 科学(76314)
- 基金(72877)
- 研究(70260)
- 家(64188)
- 国家(63748)
- 科学基金(54018)
- 社会(48959)
- 社会科(46299)
- 社会科学(46292)
- 基金项目(37161)
- 自然(32381)
- 省(32216)
- 自然科(31705)
- 自然科学(31697)
- 教育(31456)
- 自然科学基金(31193)
- 资助(29717)
- 划(28633)
- 编号(26051)
- 部(23091)
- 成果(22324)
- 中国(22293)
- 国家社会(22268)
- 重点(21849)
- 发(20998)
- 教育部(20206)
- 创(19192)
- 人文(18622)
- 大学(18399)
共检索到227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立 罗建章 方平
"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布朗命题被提出已超过25年。虽然二十多年来中国很好地回答了这个命题,但是,面向21世纪,放眼全球,仍然需要回答"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这一重大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已经出现粮食危机。尽管中国短期内不存在粮食危机,但是存在三大结构性紧张,面临人口峰值、营养升级和老龄化的持续挑战。预期21世纪前半叶,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后半叶可能压力舒缓。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粮食民族主义和饥饿出口现象,使得中国更加不能过度依赖外国粮养活中国人。本文提出,应当在全球本土化视野中,重新反思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权利安全问题。未来中国食物体系中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和政府这四大主体,都需要"有组织地负起责任"。通过构建完整的食物主权体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端好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养活21世纪的中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雪
谁来养活中国?(美)莱斯特·布朗美国《商业期刊》于1994年4月报告说,1994年头两个月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粮价上涨了41%。3月份,在抢购风和储藏风的驱动下,粮价上升的趋势有增无减。为此,中国政府拿出250万吨储备粮来平息粮价上涨。这一举动至少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百明
本文从人口、耕地、单产潜力、消费水平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应该得到的有益启示。认为应唤起我们对发展农业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并采取切实措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养活自己,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耕地,单产潜力,消费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国清
基于对SARS疫情的认识 ,本文重新规定了公共危机的特点 ,探讨了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即中国各级政府处理SARS疫情的不同应对措施和不同后果 ,比较了政府应对这同一场公共危机的3个个案 ,评估了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提出了一个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过程模型 ,最后对提升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对《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不同看法编者按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多次对中国粮食问题发表评论,集中其主要观点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中译文,本刊已于1995第4期全文发表。布朗在其一系列的论述中,对未来中长期世界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岳云
一、“谁来养活中国”及其引起的轰动“谁来养活中国?”首先以文章的形式刊登于美国《世界展望》1994年8月24日,随后以书的形式于1995年6月出版。在文章和书中,作者布朗认为: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增长,必然引起对粮食需求的急剧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江岩 王春英
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到1997年爆发并延续至今的亚洲金融危机,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也出现了质的变化,传统的经常帐户危机正在让位于资本帐户危机。有人将资本帐户危机称为“21世纪的危机”。资本帐户危机的根源就在资本帐户之中,它是指大量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后又突然大量地外逃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巨大震荡。资本帐户危机不是单纯的货币危机,而是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组合。它不仅较经常帐户危机复杂,而且破坏性也更大。如果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国权
日本经济虽在6O年代创造了"奇迹",八九十年代国际经济地位达到其历史巅峰。面临21世纪,日本经济潜伏着以下危机:市场发展危机、技术竞争危机、自身脆弱性与保守性危机、"日本精神"和"日本式管理"危机,因此对日本经济前景不宜做过高估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俊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环境,给美国的学术自由带来了新的危机,表现为严格的网络审查威胁研究自由,在线教育挑战传统的教学自由,教授的校园外话责任遭遇争议,网络出版引发学术干预和隐私侵权。因此,重新审视新技术条件下美国学术自由的含义和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学术自由 新危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谁曾料到,新春来临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蔓延全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许多企业因此陷入危机。直至目前,疫情还在继续,虽然窗外春意初显,大量企业还在经受着严冬酷寒。无论是传统的服务业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网络平台公司,由于用户需求缩减、供应链中断或是员工无法正常复工,都在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在这个特殊时刻,每一位管理学者都应该思考,为了今天和明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始终是管理研究的主线,组织内部的方针、路线和结构,往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应急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征
在人类即将走完又一个百年之旅的关键时刻,21世纪中国能否养活自己的疑问,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这个问题虽然首先由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先生提出,但21世纪是一个资源弥珍的时代,资源挑战粮食安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外国人都能关心它,我们中国经济学家更是义不容辞。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长春税务学院胡岳岷副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立龙 张衔
作为疫情等风险因素诱发的脆弱群体密集返贫现象,规模性返贫在国内缺乏前瞻性研究。审视世纪疫情冲击下的全球规模性返贫态势及国际应对,既是预防风险“溢入”的需要,也有助于我们汲取国外教训、强化制度优势,做好规模性因疫返贫预警、阻断和长效治理。相比欧美国家“消极抗疫”产生的巨大生命健康损失及不平等后果,以及一些亚洲国家“防疫摇摆”导致失业返贫潮及人力资本长久损害,中国实施统筹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的人民至上“动态清零”策略,短期付出一定经济代价,但避免了疫情失控对生命健康与脱贫成果的系统损害与持久影响。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应持续优化预防为重的动态清零策略,完善规模性因疫返贫预警、阻断与治理体系,拓展中国规模性返贫研究范式,为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冲击及返贫挑战,提供防疫减贫中国智慧及国际公共产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房红
在回顾21世纪以来的银行危机的基础上,分析当代银行的内在发展特征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认为银行国际化、综合化、规模不断扩大、融资结构越来越依赖于银行间批发市场等银行体系的内在发展特征强化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21世纪以来银行危机爆发的内生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