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4)
- 2023(13777)
- 2022(11838)
- 2021(11300)
- 2020(9427)
- 2019(21916)
- 2018(21826)
- 2017(41029)
- 2016(23373)
- 2015(26767)
- 2014(27101)
- 2013(26109)
- 2012(24096)
- 2011(22034)
- 2010(22163)
- 2009(19960)
- 2008(19509)
- 2007(17256)
- 2006(15340)
- 2005(13459)
- 学科
- 济(84933)
- 经济(84832)
- 管理(62783)
- 业(58329)
- 企(47131)
- 企业(47131)
- 方法(43052)
- 数学(38232)
- 数学方法(37859)
- 中国(30016)
- 教育(24590)
- 财(23499)
- 农(22914)
- 学(19531)
- 业经(17767)
- 理论(17320)
- 贸(16484)
- 贸易(16472)
- 制(16037)
- 易(16006)
- 地方(15964)
- 农业(15174)
- 技术(14598)
- 务(14125)
- 财务(14061)
- 财务管理(14030)
- 银(13509)
- 银行(13465)
- 企业财务(13363)
- 和(13106)
- 机构
- 大学(336358)
- 学院(326886)
- 管理(125261)
- 济(123737)
- 经济(120828)
- 研究(109149)
- 理学(109027)
- 理学院(107768)
- 管理学(105886)
- 管理学院(105273)
- 中国(75083)
- 京(72812)
- 科学(66803)
- 财(59157)
- 所(54220)
- 范(51807)
- 师范(51425)
- 农(49831)
- 研究所(49394)
- 业大(48153)
- 财经(48033)
- 中心(47894)
- 江(47672)
- 北京(47117)
- 经(43682)
- 师范大学(42092)
- 教育(41786)
- 院(39513)
- 农业(39284)
- 州(38717)
- 基金
- 项目(220271)
- 科学(173375)
- 研究(166740)
- 基金(156388)
- 家(135282)
- 国家(134066)
- 科学基金(114180)
- 社会(102266)
- 社会科(96715)
- 社会科学(96690)
- 省(86666)
- 教育(83669)
- 基金项目(82686)
- 划(75010)
- 自然(73293)
- 自然科(71522)
- 自然科学(71504)
- 编号(70228)
- 自然科学基金(70213)
- 资助(65033)
- 成果(59948)
- 课题(50931)
- 部(50645)
- 重点(50174)
- 发(47254)
- 创(45699)
- 教育部(44038)
- 项目编号(43479)
- 大学(43334)
- 创新(42236)
- 期刊
- 济(129949)
- 经济(129949)
- 研究(107571)
- 教育(68713)
- 中国(66208)
- 学报(51680)
- 科学(44937)
- 管理(44356)
- 农(44079)
- 财(42268)
- 大学(40524)
- 学学(35706)
- 农业(31142)
- 技术(30247)
- 融(25671)
- 金融(25671)
- 财经(23427)
- 业经(21244)
- 经济研究(21061)
- 经(19826)
- 图书(18411)
- 问题(17515)
- 理论(16321)
- 业(15816)
- 职业(15780)
- 科技(15087)
- 实践(14972)
- 践(14972)
- 技术经济(14850)
- 商业(13976)
共检索到479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宇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抽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居民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父母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学历、大城市、高收入和从事优势职业者的子女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高收入者在高水平大学中有较高比例,但收入并非引起这一优势的主因,在城乡、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收入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更低。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机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金木
根据教育机会获得模型,家庭背景中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与个人能力等交互影响着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建国初期政治标准与能力标准并存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单一政治标准,经济与文化影响完全被阻断;改革开放以来,能力标准被重新确立,家庭政治背景开始弱化,经济因素的作用逐渐凸显,文化的影响始终持久有力。面对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现实,如何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构建自由而又公正的教育体系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分配 政策演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晋 叶晓阳 伍银多 丁延庆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至2012年出现了大幅扩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层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国毕业生调查数据(2003-2013年),采用多份因变量回归(MNL)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背景优势群体具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优势。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城市户籍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逐渐消失;父母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具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始终保有985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优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耀 刘志民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对高等教育机会扩展背景下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取得优势,而且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质量的教育机构中,这种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社会优势阶层子女更有可能在高等教育结果中取得优势,在本科院校中这种影响较小,而在高职高专院校这种影响较大。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之间呈现相互作用的闭合关系,从而导致社会阶层垂直流动性减弱,社会阶层关系被不断的复制和传递,导致社会不公平。
关键词:
机会扩展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宏超
本文分析了现行的教育机会分配方式与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指出在教育机会数量和质量分配中仍存在一些危害教育公平的现象 ,并对完善教育机会分配 ,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教育机会 分配 教育公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波
以CHIP(2013)中1980—1989年出生的居民为样本,运用参数法与夏普利值分解方法测度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中的机会不平等,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是其两倍;在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父母受教育水平、高中教育质量、父母工作类型是导致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忠平 秦玉友
教师流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对全国东中西部9省义务教育教师的调查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和回归的方法,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机会成本是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越低,其流动意向越高;在职业环境不能使教师满意的情况下,能力较强教师以及年轻教师更倾向流动;教师与职业匹配质量越低越容易流动;教师倾向于从相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 中等后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被看作是推进社会平等的工具,并期待为全体人口创造更大的机会。因此,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确保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巴西高等教育政策的梳理,对巴西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概要介绍,对巴西政府为推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改进高等教育供给方式,完善学生资助手段,均衡质量和公平问题,是巴西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巴西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入学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本文对1982至2010年间我国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子女间总体的入学机会差距在逐渐缩小;在机会的质量方面,城乡子女在部属重点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差距呈现出先扩大而后开始缩小的趋势,但在专科院校中的机会差距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缩小。此外,这一期间基本上是院校层次越高,城乡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距就越大。为此,今后应通过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中考和高考适当向农村倾斜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的程度。
关键词:
城乡 入学机会 差距 变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文伯 伍开文
基于对新疆8所高校161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入学机会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影响其子女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基础阶层子女更加容易在公办性质高校获得入学机会;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入学机会受家庭背景影响最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学历的提高而增加;基础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受其家庭经济因素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本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入学机会和就业率方面女性则明显低于男性,而较低的高考成绩和较少的工作机会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性别差异 就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窦心浩
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制度等方面,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与我国一样,日本也存在着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问题。总体而言,日本中部的高等教育升学率明显高于东西两端的偏远地区。国民收入和高等教育规模上的差别虽然是造成地区差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正是那些大城市所在地区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左右着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的基本状况。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在学生跨地区自由流动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控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是缓解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机会 地区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薇 邱雯婕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可将其划分为男女高等教育均实现普及化、男女高等教育尚未迈入普及化、女性高等教育较男性而言率先迈入普及化三种类型。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国家民主程度并无明显相关。人类发展指数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越高;性别不平等指数越低,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上升态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香丽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厦门大学91级和96级两上年级的本科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参照郑州大学和集美师专部分本专科生的调查材料. 不仅以男性作为参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