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47)
2023(20220)
2022(16939)
2021(16128)
2020(13165)
2019(30388)
2018(29647)
2017(56505)
2016(30378)
2015(34288)
2014(34134)
2013(33693)
2012(30669)
2011(27362)
2010(27287)
2009(25094)
2008(24439)
2007(21278)
2006(18605)
2005(16294)
作者
(85074)
(71320)
(70311)
(67294)
(44953)
(33866)
(31947)
(27886)
(26927)
(25153)
(24019)
(23924)
(22377)
(22087)
(21778)
(21753)
(20976)
(20796)
(20394)
(20133)
(17564)
(17440)
(17148)
(16254)
(15998)
(15845)
(15561)
(15454)
(14224)
(14139)
学科
(126522)
经济(126380)
(88776)
管理(85798)
(64886)
企业(64886)
方法(55865)
(53884)
数学(49507)
数学方法(48917)
(39141)
中国(37244)
农业(35951)
业经(31186)
地方(26223)
(25011)
(24155)
(23314)
贸易(23302)
(22616)
(21171)
财务(21092)
财务管理(21029)
企业财务(20020)
(19063)
银行(19024)
环境(18766)
理论(18571)
技术(18390)
(18182)
机构
学院(426387)
大学(425249)
(177521)
经济(174024)
管理(167465)
理学(145779)
理学院(144262)
研究(143594)
管理学(141719)
管理学院(140952)
中国(110225)
(89480)
科学(86908)
(84635)
(79657)
(70740)
中心(65878)
业大(65379)
财经(65287)
研究所(64172)
(61576)
农业(60971)
(59742)
北京(56258)
(55632)
师范(55152)
经济学(54195)
(51894)
(49163)
经济学院(49005)
基金
项目(293774)
科学(232059)
研究(217522)
基金(214584)
(186339)
国家(184745)
科学基金(159306)
社会(139544)
社会科(132011)
社会科学(131977)
(113251)
基金项目(112901)
自然(101278)
教育(99229)
自然科(98935)
自然科学(98914)
自然科学基金(97119)
(94745)
编号(88851)
资助(87965)
成果(71673)
(65578)
重点(65388)
(63001)
课题(60592)
(60528)
国家社会(58414)
创新(56547)
教育部(56472)
科研(55890)
期刊
(193582)
经济(193582)
研究(126282)
中国(83482)
(79054)
学报(66634)
(66139)
科学(61875)
管理(57850)
农业(53826)
大学(52253)
学学(49403)
教育(44945)
(38916)
金融(38916)
技术(36421)
业经(35283)
财经(31540)
经济研究(30786)
(26946)
问题(26548)
(26083)
(22103)
世界(20175)
技术经济(20023)
图书(19786)
科技(19452)
(19428)
统计(19219)
理论(19063)
共检索到627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龙龙  王林梅  
借助中国省际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模型探讨财政支农与城镇化对农村减贫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农村减贫得益于财政支农工具与城镇化战略的交互协同效应,但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减贫的促进效益更强;财政支农投入中的扶贫性投入和就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更有利于东部地区农村脱贫,而综合性开发支出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则在中西部地区更具农村减贫的拉动效果;虽然我国的农村贫困存在明显的"棘轮效应",但随着财政分权、农业经营规模和农村医疗教育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贫困发生率会得到相应抑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景华  李万甫  谢远涛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是影响低收入人群福利水平和贫困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构建财政支出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村财政各项支出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效应。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财政人均教育投资对农户的扶贫效应最大,其次是农业水利生产投资,而村财政对村民的转移支付和行政费用支出的减贫效应较弱,其中直接拨付给村民的支出助长贫困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此外,村财政各项支出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年份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家庭中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顾严  
一是资源配置由"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互动"。引导资源要素从乡→城、中西部→东部的单向流动为主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双向互动转变。从缩小地区差距的角度,应有序推进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派生需求,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人口一定要随产业的转移而流动。资金、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建军  武拉平  
基于对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村贫困减少之间关系的考察,理论推导发现: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约束下,财政支农投入增长的农村减贫效应呈现边际递减规律。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间,总体上,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短期内,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对农村减贫效果较为明显;而长期内,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果趋于平稳。短期有效长期平稳的减贫效果,要求政府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万田  何春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是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4年中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在城镇化发展前期,城镇化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在城镇化发展后期,城镇化不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农村减贫的收入效应要大于转移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明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连年的高速增长,华夏神州沧桑巨变。但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占全国人口总量近七成的农民的收入增幅已连续6年下滑,“九五”(2.89%)比“八五”(8.92%) 降了6个百分点。这67万个行政村小康的实现无疑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着决定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不仅要求税费征收、户籍管理、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工具变量面板数据固定效应的两部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消费及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促进了农村家庭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增长,对经营收入影响微弱,其对经营收入占比甚至起到了显著的降低作用,城镇化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显著上升,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约0.7%,家庭人均消费增长约1.1%;城镇化显著地减少了农村贫困,但其减贫的作用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化的减贫贡献逐渐减弱;当把农村样本分成郊区农村和纯农村、东中西部地区、平原和非平原地区时,城镇化对每一分组样本下的人均收入、消费及贫困的影响效应均呈现出了异质性特点。城镇化减少农村贫困的机制是农村土地渠道、非农就业渠道以及技术和市场的溢出效应渠道,汇款机制调节作用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灿煌  
文章以中国1980~2005年度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检验了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减少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是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从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减少贫困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政府利用财政支农作为减少农村贫困的手段,一方面,应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支农政策;另一方面,建立一套综合测量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减贫政策目标体系,力争在减贫目标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克中  冯俊诚  鲁元平  
本文从公共支出效率和公共支出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财政分权和贫困减少之间的理论联系。一方面,财政分权通过增加亲贫式支出的配置效率来实现减贫目标;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程度,而地区竞争会扭曲公共支出结构,阻碍减贫目标的实现。利用我国分税制改革后的省际数据发现:就北京、上海和天津而言,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加恶化了贫困状况;而对于其他省份,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加则有利于缓解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娟  梁琬淞  王志章  
本文利用CFPS2018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地区农户脱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两种贫困维度下,非正规金融均能正向显著地促进农户脱贫;上述脱贫效应对不同类型农户、不同地域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从农户类型来看,非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脱贫效应集中在非农户中;从地域划分来看,非正规金融主要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存在显著的脱贫效应,而对东部地区无显著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和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锦  王政  
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以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农村能源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纳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等控制变量,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费数量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比消费结构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分布范围更广且贫困程度更深;(2)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皆可对农村能源贫困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随着农村能源贫困程度下降,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强化趋势,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弱化趋势;(3)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因素异质性,强化机构的基层结构与提升机构人员文化水平比单纯扩充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人员数量更有利于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基于此,提出了缩小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能源贫困程度的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锦  王政  
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以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农村能源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纳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等控制变量,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费数量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比消费结构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分布范围更广且贫困程度更深;(2)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皆可对农村能源贫困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随着农村能源贫困程度下降,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强化趋势,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弱化趋势;(3)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因素异质性,强化机构的基层结构与提升机构人员文化水平比单纯扩充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人员数量更有利于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基于此,提出了缩小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能源贫困程度的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红梅  李明贤  
论文采用VAR模型对湖南省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考察财政支农与城镇化对湖南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可知:不管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湖南财政支农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从中长期看,城镇化对缩小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起负面影响;另外,城乡收入差距本身还受前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自我强化效应。针对以上结论,最后从财政支农和城镇化推进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扬恩  
"十二五"期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家宏观战略构成了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重大背景,而转型的核心纽带是城镇化发展。在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城镇化发展与"三农"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关系。注重把城镇化发展建立在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基础之上,是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出发点。主要思路是: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为目标,构筑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城镇化制度框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促进城镇化走上内生型发展的道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连波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各大商业银行向大、中城市集中,造成农村地区资金匮乏。怎样解决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来源?必须重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实现民间金融合法化,并加强对民间金融利率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