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0)
2023(6773)
2022(5913)
2021(5447)
2020(4905)
2019(11715)
2018(11689)
2017(22153)
2016(12553)
2015(14658)
2014(15086)
2013(15290)
2012(14318)
2011(12493)
2010(13320)
2009(12774)
2008(12911)
2007(11975)
2006(10383)
2005(9439)
作者
(37826)
(31459)
(31334)
(30159)
(20255)
(14932)
(14560)
(12408)
(11609)
(11377)
(10558)
(10547)
(10100)
(10078)
(9840)
(9788)
(9766)
(9356)
(9126)
(9089)
(8007)
(7848)
(7758)
(7272)
(7148)
(7119)
(7036)
(7003)
(6479)
(6370)
学科
(49220)
经济(49171)
管理(44641)
(39179)
(34064)
企业(34064)
方法(26529)
数学(22258)
数学方法(22078)
(18013)
(13141)
中国(12514)
(12321)
财务(12287)
审计(12244)
财务管理(12204)
(11611)
企业财务(11510)
(10653)
业经(10134)
地方(9101)
(8971)
贸易(8956)
(8823)
银行(8802)
(8686)
(8681)
农业(8469)
理论(8243)
(8150)
机构
大学(181706)
学院(180454)
管理(72623)
(71281)
经济(69446)
理学(60346)
理学院(59673)
管理学(58805)
管理学院(58420)
研究(56916)
中国(48130)
(40022)
(37821)
科学(35357)
(31688)
(30307)
(30298)
财经(28753)
中心(28736)
业大(26905)
研究所(26710)
(25923)
农业(25083)
北京(24780)
(23661)
(21991)
师范(21764)
财经大学(21234)
经济学(21218)
(20669)
基金
项目(111588)
科学(86093)
研究(81055)
基金(79454)
(68976)
国家(68392)
科学基金(57944)
社会(49142)
社会科(46463)
社会科学(46440)
(44066)
基金项目(42481)
自然(38220)
教育(38165)
自然科(37230)
自然科学(37217)
(36917)
自然科学基金(36552)
编号(34265)
资助(33315)
成果(28666)
(25276)
重点(25267)
课题(23511)
(22964)
(22729)
科研(22165)
教育部(21443)
创新(21290)
大学(21233)
期刊
(81555)
经济(81555)
研究(52545)
中国(43191)
(34947)
学报(28086)
管理(27388)
(27349)
科学(25169)
大学(20993)
学学(19584)
(17790)
金融(17790)
农业(17770)
教育(17573)
技术(16530)
财经(14422)
经济研究(12537)
业经(12514)
会计(12439)
(12354)
(11982)
财会(11840)
问题(10652)
审计(9944)
技术经济(9896)
图书(9488)
(9377)
理论(9239)
实践(8391)
共检索到283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薛刚  王储  赵西卜  
学术界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能否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对股票市场信息传递的探讨,鲜有文献从管理层行为的角度考察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本文利用新审计报告的过渡期设定,以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为切入点,考察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究竟是作为增量信息改进分析师预测,还是作为监督压力抑制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测的行为。研究结果支持监督效应,但这种监督效应存在局部性和补充性,即只能对管理层在薪酬激励较低和权力受到制衡的情境下发挥作用;且仅能对管理层在审计质量较低、利润操纵事项难以分辨的情境下发挥补充监督作用。这些结论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完善审计准则提供了些许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世辉  伍昭悦  程序  
学术界对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鲜有文献从管理层的角度探索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对其行为的影响。本文从管理层对于关键审计事项规制效应的贯彻程度,即管理层是会遵从新审计准则要求并最大化公司价值,还是会在新审计准则框架内攫取私利。结果表明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下,管理层会选择遵从审计监督减少其短视行为;然而,这种影响存在局部效果和替代效应,即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低的情境下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减少盈余操纵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是管理层采取减少短视行为策略的实现机制。本文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经济后果的文献,为企业策略选择和审计改革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溶冰   许吉宁  
本文以2017-2021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的风险词频来探讨风险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披露减小了分析师的预测偏误和预测分歧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获取以及较好的文本可读性是改善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主要路径,同时,更有利于修正其乐观预测偏差;在内控质量、审计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舆论关注度均较高的子样本中,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披露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经济后果对降低股价同步性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和传递机制提供理论和现实的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旭冉   武晓芬   史永  
发展高质量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信息,关键审计事项增加了审计报告的异质性和信息含量,分析师行为则对资本市场的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利用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审计师和分析师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分析师关注越高;年报语调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是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影响分析师关注的主要渠道;审计师和分析师声誉在关键审计事项语调与分析师关注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显著存在于无违规行为和内部控制有效的公司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通过影响分析师关注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差。因此,公司应重视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影响,投资者应关注来自高声誉审计师和分析师的评价,监管部门应继续完善相关准则,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卓  蔡晓通  何春飞  
为了检验关键审计事项相关准则实施效果是否能如制定者所期盼的提升报告沟通价值、增加市场信息含量,文章以2012—2020年度A+H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有效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增强审计报告的信息使用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以及盈利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冉明东  王成龙  贺跃  
从会计准则变更的角度,我们探讨了审计质量对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影响,进而揭示审计师、管理层和制度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2004~2012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迎合分析师预测,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抑制该行为,但是2007年会计准则变更减弱了审计质量与管理层迎合程度的负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迎合分析师预测是管理层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之一,审计师能够对管理层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监督效应,但是会计制度的变迁则可能削弱了审计师的作用。因此,在加强对管理层迎合行为监管的同时,相关利益方应适时改进会计准则和审计技术方法体系,以保证资本市场良好的信息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圻  牛艺琳  张呈  
我国于2016年12月批准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准则,主要初衷是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公司个性化信息和审计过程信息,试图同时解决审计报告信息含量不足和财务报告信息过载带给使用者的困扰。为了反映实施该准则的效果,本文以中国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关系,并分别检验盈余管理和盈余透明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使得分析师预测准确性显著提高,上述关系在盈余管理程度高、盈余透明度低的公司更加明显;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越高的公司以及披露越多收入确认事项和资产减值事项的公司,分析师的预测准确性越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西子   温日光   姜虹  
本文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上一年度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管理层本年度的非正常在职消费越少,说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可以抑制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抑制效应在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另外,这种效应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及客户重要性较低的公司中更加突出;此外,本文还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在没有分析师跟踪和监事会规模更小的公司中尤为显著。最后,本文发现上一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导致管理层非正常在职消费降低后,被审计单位当年度的盈余质量得到了提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秦裕玮  
基于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管理层权力、分析师关注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分析师关注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抑制了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非效率投资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分析师治理效应和外部监督作用,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企业应将管理层权力纳入投资效率考虑的范围,合理安排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宋雪梅  孙钰鹏  
企业投资效率不仅关乎企业的未来,也关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而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媒介,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11~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层过度自信、分析师跟踪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能够抑制企业的投资效率,加剧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分析师跟踪可以负向调节管理层过度自信引起的非效率投资,特别是在最高管理者为男性的上市公司,分析师跟踪对管理层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研究对于充分认识分析师职能、强化分析师跟踪的外部治理效应、拓展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莎  
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在我国这样一个尚处于初级阶段、仍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确实会给予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门槛的公司额外的津贴,因此会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说明管理层具有动机迎合分析师预期门槛。研究发现,公司盈余在分析师预期门槛附近有异常分布现象,即门槛右侧第一个区间的样本数多于预期样本数(相邻两个区间样本数的均值),管理层主要通过盈余管理方式和预期管理方式迎合分析师预期门槛。同时,研究还发现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抑制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期门槛的行为,因此被"四大"或"十大"审计的客户,未达到分析师预期门槛的情况较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吉福   杨锋源   张航  
财政部2016年底修订的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从而抑制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操纵。文章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MD&A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MD&A语调操纵具有抑制作用,经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发挥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值类与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抑制作用显著,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不显著;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低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管理层MD&A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