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4)
2023(3691)
2022(3138)
2021(2912)
2020(2485)
2019(5563)
2018(5836)
2017(10922)
2016(6259)
2015(7128)
2014(7439)
2013(7061)
2012(6516)
2011(5875)
2010(5889)
2009(5454)
2008(5230)
2007(4817)
2006(4197)
2005(3707)
作者
(18519)
(15526)
(15435)
(14594)
(9591)
(7215)
(7032)
(6210)
(5939)
(5582)
(5193)
(5143)
(5022)
(5008)
(4981)
(4584)
(4546)
(4530)
(4504)
(4267)
(3981)
(3871)
(3816)
(3635)
(3587)
(3384)
(3381)
(3269)
(3232)
(3129)
学科
(24368)
经济(24329)
管理(17168)
(15834)
(11820)
企业(11820)
方法(11188)
数学(9829)
数学方法(9761)
中国(8443)
(8052)
(6336)
(6112)
(6099)
(5757)
农业(5315)
(5210)
劳动(5193)
理论(5083)
地方(4645)
(4467)
银行(4443)
(4423)
金融(4416)
业经(4375)
(4307)
(3920)
贸易(3920)
教育(3795)
(3758)
机构
大学(86885)
学院(86856)
(33764)
经济(32947)
管理(30974)
研究(30926)
理学(26633)
理学院(26297)
管理学(25652)
管理学院(25512)
中国(23205)
科学(19475)
(18718)
(17258)
(16342)
(16292)
研究所(14869)
业大(14079)
中心(13760)
(13730)
农业(13649)
财经(12836)
(11812)
北京(11693)
(11681)
师范(11626)
(11264)
(10633)
技术(10603)
(10321)
基金
项目(57860)
科学(45074)
研究(41638)
基金(41237)
(36559)
国家(36228)
科学基金(30311)
社会(25831)
社会科(24344)
社会科学(24340)
(22972)
基金项目(21548)
教育(20109)
自然(19692)
(19478)
自然科(19285)
自然科学(19278)
自然科学基金(18923)
资助(17410)
编号(17207)
成果(14684)
重点(13018)
(12755)
课题(12644)
(11770)
(11641)
科研(10989)
(10908)
创新(10860)
教育部(10774)
期刊
(38310)
经济(38310)
研究(24916)
中国(21924)
学报(16414)
(15864)
科学(14076)
(12621)
教育(12287)
大学(12196)
管理(11801)
学学(11582)
农业(10387)
技术(7685)
(7561)
金融(7561)
业经(6642)
财经(6576)
经济研究(6363)
(5697)
(5117)
问题(4982)
(4785)
业大(4584)
统计(4533)
商业(4181)
职业(4030)
(3986)
(3978)
论坛(3978)
共检索到134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依法形成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可见,劳动关系的主体有两个,一是用人单位,二是劳动者。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界定更为全面、系统。一、对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界定对用人单位的界定,《劳动合同法》克服了《劳动法》立法模式的缺陷,扩大了用人单位的内涵和外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志刚  李小波  
三方协调机制对于强化劳方的地位有着较好的保障作用,但由于我国政府和工会在此机制中存在缺位和错位,因此,需要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实现新的制衡机制,如培育一批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社会"第四方",参与到劳动关系的治理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姚友堂  许胜  陈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鹏鑫  屈萌  冯娇娇  杨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叠加显现。学术界围绕新时代劳动关系领域尚未解决的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基于劳动关系主体的视角,回顾了新时代围绕劳动者、工会、雇主和政府的研究,将其归纳为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会改革实践与新就业形态下的维权路径、企业多样化的劳动关系管理策略、政府劳动关系治理方式等方面。在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劳动关系研究应关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争议处理机制、不同层级工会改革与工会工作机制创新、不同类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策略及其影响、集体劳动关系柔性协调机制与平台劳动关系多元治理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本文将劳动关系体系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将劳动关系主体视为存在于此系统之中的元素,着重讨论各体系性元素在劳动关系体系中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力求以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其各自的内在运行机制为切入点,对现阶段的中国劳动关系体系进行系统的、体系性的研究。从诊断现阶段各主体在中国劳动关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以系统论为分析工具,提出构建和完善中国劳动关系体系的框架性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文  
一、企业:用人主体地位的恢复 与用人行为的变化 劳动制度改革的主线是扩大企业用人的自主权与劳动者就业的自主权,推动二者向用人与就业主体的地位过渡。企业用人自主权的扩大主要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围绕在新招工人中推行劳动合同制开始的。企业获得了对新招工人自已适应劳动关系的权利。经历了八十年代后期的优化组合。九十年代初期的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改革,企业的用人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某建筑公司将工程转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自然人李某,由李某召集工人施工,并由李某制定工资表后统一发放。某工人赵某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受伤。现赵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与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要求建筑公司支付拖欠的部分劳动报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闻效仪  
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使整个社会对工会的作用产生新的期望,工会改革是转型期劳动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为背景,介绍和分析工会系统普遍流行的工会干部职业化现象,以及对劳动关系主体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陆胤  
在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合并的,劳动合同应当由合并后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或者经劳动者同意,由合并前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由合并后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分立的,劳动合同应当由分立后的用人单位按照分立协议划分的权利义务继续履行,或者经劳动者同意,由分立前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由分立后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玥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我国劳动关系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率在加快、规模在升级,已经进入高发期和多发期。而如此高发的劳动关系矛盾表明我国的多元利益主体已经形成。集体谈判机制的确立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利益表达机制。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了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但该权利在运行过程中却有各种侵权现象出现,这里有义务主体和特殊主体的侵权,也有权利主体的自我弃权。通过对集体谈判中权利主体的弃权现象的分析,将为对该项权利的救济找到基本原因和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永波  和文超  李霞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下,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日趋显性化和复杂化。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基于主体视角,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究,分析其运作特点和劣势所在。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点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和协调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