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8)
- 2023(11264)
- 2022(9322)
- 2021(8712)
- 2020(7256)
- 2019(16674)
- 2018(15722)
- 2017(30566)
- 2016(16299)
- 2015(18237)
- 2014(17471)
- 2013(17601)
- 2012(16266)
- 2011(14724)
- 2010(14358)
- 2009(13457)
- 2008(13360)
- 2007(11652)
- 2006(10099)
- 2005(9157)
- 学科
- 济(74494)
- 经济(74408)
- 管理(51855)
- 业(51715)
- 企(42424)
- 企业(42424)
- 方法(38627)
- 数学(35754)
- 数学方法(35630)
- 财(23040)
- 中国(21115)
- 农(17752)
- 贸(17665)
- 贸易(17653)
- 易(17268)
- 制(16652)
- 务(15613)
- 财务(15608)
- 财务管理(15581)
- 企业财务(15029)
- 融(14607)
- 金融(14607)
- 银(14438)
- 银行(14402)
- 业经(14345)
- 行(13789)
- 农业(11792)
- 体(11772)
- 学(11274)
- 技术(10260)
- 机构
- 大学(241428)
- 学院(236286)
- 济(113818)
- 经济(112289)
- 管理(94185)
- 研究(82735)
- 理学(82245)
- 理学院(81429)
- 管理学(80560)
- 管理学院(80126)
- 中国(68419)
- 财(52736)
- 京(49759)
- 科学(45670)
- 财经(43234)
- 所(41057)
- 农(40937)
- 经(40056)
- 经济学(37734)
- 中心(37449)
- 研究所(37223)
- 业大(34784)
- 经济学院(34439)
- 财经大学(33030)
- 农业(32598)
- 北京(31510)
- 江(31459)
- 院(29208)
- 商学(28111)
- 商学院(27882)
- 基金
- 项目(160044)
- 科学(128273)
- 基金(124271)
- 研究(111121)
- 家(110146)
- 国家(109347)
- 科学基金(94138)
- 社会(77529)
- 社会科(74003)
- 社会科学(73986)
- 基金项目(65355)
- 自然(61073)
- 自然科(59807)
- 自然科学(59788)
- 自然科学基金(58869)
- 省(56456)
- 资助(51276)
- 教育(50118)
- 划(49517)
- 编号(39471)
- 部(38500)
- 重点(35989)
- 国家社会(34600)
- 创(33989)
- 教育部(33711)
- 发(33063)
- 创新(31997)
- 人文(31847)
- 中国(31752)
- 科研(31406)
- 期刊
- 济(112618)
- 经济(112618)
- 研究(70730)
- 中国(41733)
- 财(41518)
- 学报(39103)
- 科学(36160)
- 农(34890)
- 管理(34541)
- 大学(29843)
- 融(29036)
- 金融(29036)
- 学学(28781)
- 农业(23426)
- 财经(23043)
- 经济研究(21022)
- 经(19715)
- 贸(16471)
- 业经(15738)
- 问题(15517)
- 技术(15307)
- 国际(15052)
- 业(14745)
- 世界(14136)
- 教育(12378)
- 技术经济(11908)
- 统计(11085)
- 商业(11036)
- 理论(10743)
- 版(10619)
共检索到346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会计业绩 市场业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廖明情 雷倩华
"柠檬"问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而近期兴起的股票期权使高管薪酬激励成为热门话题,不过现有文献对高管薪酬激励如何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构建详细的分析框架,利用高频数据和因子分析方法,从高管薪酬激励这一特定的内部治理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对"柠檬"问题的解决和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越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越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来说,货币薪酬激励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更大。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并未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在非国有企
关键词:
薪酬激励 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浩 向显湖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权力、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会显著提高业绩预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随着内部薪酬差距的加大,业绩预告信息将更加准确、更加及时,其决策有用性增强,体现为高管协同动机;内部薪酬差距会显著降低业绩预告的精确性和倾向性,随着内部薪酬差距的加大,业绩预告信息将更加不精确、更加保守,其决策有用性降低,体现为高管自利动机;高管权力的存在并不影响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产权属性会影响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效应。本文结论丰富了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管激励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
关键词:
高管权力 内部薪酬差距 业绩预告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浩 向显湖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提高公司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概率,并且能够促使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质量(形式上的精确性和实质上的准确性)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窗口的延长,股权激励计划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逐渐减弱;不同股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丰富了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增长迅速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收集了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前三名高管的薪酬水平,考察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高管控制权、政府管制及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仅与ROA显著正相关,但与资产获现率(经营净现金/总资产)及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高管的薪酬水平随着其控制权的增加而显著提高。(3)对比国有公司,非国有公司的高管更容易利用其控制权来提高自身的薪酬水平。(4)高管高薪并未有效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反而提高了代理成本。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在其薪酬制定中存在明显的自利行为,且这种自利行为降低或者消除了薪酬的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蕊 廖佳 王洋洋
本文基于锦标赛理论,考察关键下属高管与CEO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下属高管与CEO薪酬差距越大,公司业绩越好但业绩波动性也越大;进一步研究显示,上述关系在董事长与CEO非两职合一或非CEO高管人数较少时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反映薪酬差距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产生积极作用,也会造成消极影响,这一经验证据不仅对上市公司制定更合理的高管核心团队薪酬结构有重要意义,亦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具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蕾 卢锐
在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中独立董事制度被普遍认为是改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机制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国内制度环境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以深沪两市2002-200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提高了高管的薪酬水平,但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相对于民营控股样本,国有控股样本的上述效应更加显著。由此推断,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了高管提高薪酬的工具,尚未起到改善薪酬治理的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宗文龙 王玉涛 魏紫
股权激励被称为留住核心人才的"金手拷"。本文以我国2006至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激励对高管更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经营业绩等因素的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的确减少了公司高管更换的概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股权激励方式采用股票期权或是限制性股票,对高管更换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股权激励与高管更换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高管更换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海燕 李瑞
本文以2001~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股东财富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在不同行业、国有股比例下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以期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股东财富的影响以及公司外生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彤缨 陈波 陈超辉
以往关于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大多单独考虑某种治理机制,对于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研究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与股利政策的相互作用,并采用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价值角度对两种机制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和现金股利政策都能提高企业价值,并且两者在提高企业价值上表现出协同效应。同时,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市场化程度会对这种协同效应产生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 股利政策 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娟 田冠军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作为代理人的高管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与协调,是企业的核心决策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保障。高管团队的结构是否合理,委托人对代理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促进二者利益相一致,这将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也是能否提高企业业绩,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实现双赢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高管结构 薪酬激励 企业业绩 中小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胜昔 李培功
笔者以我国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理位置的替代变量,研究了地理位置与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促进了高管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了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的高管薪酬;另一个途径是在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的过程中,会以周围企业的高管薪酬作为参照点,这使得高管薪酬受到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均GDP、CPI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注册地为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CEO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的CEO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胜昔 李培功
笔者以我国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理位置的替代变量,研究了地理位置与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促进了高管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了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的高管薪酬;另一个途径是在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的过程中,会以周围企业的高管薪酬作为参照点,这使得高管薪酬受到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均GDP、CPI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注册地为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CEO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的CEO薪酬,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上市公司,CEO薪酬越高;一个地区上一年的平均高管薪酬,以及该地区领导企业的高管薪酬,均对其他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中国,地理位置是公司高管薪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文章选取2006—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两种激励措施是否优化了公司投资行为这一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都起到了提高适度投资的作用,优化了经理投资行为。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二者还没有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使用两种手段不具有增量意义。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货币薪酬 适度投资 非适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命周期、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投资——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战略与高管薪酬差距——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透明度与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薪酬参照落差、晋升激励与CEO主动离职——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激励、终极控制权与现金分红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资本成本、市场化进程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对公司投资决策影响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激励会关注债权人利益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约束视角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