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9)
2023(13484)
2022(11625)
2021(10823)
2020(9082)
2019(21192)
2018(21048)
2017(41071)
2016(22123)
2015(25552)
2014(25763)
2013(25781)
2012(24698)
2011(22526)
2010(22814)
2009(21406)
2008(21522)
2007(19725)
2006(17492)
2005(16111)
作者
(65990)
(55262)
(55183)
(52331)
(35411)
(26692)
(25278)
(21328)
(21082)
(19933)
(18752)
(18700)
(17580)
(17524)
(17304)
(16983)
(16789)
(16323)
(16038)
(16002)
(13955)
(13609)
(13605)
(12577)
(12566)
(12467)
(12423)
(12339)
(11251)
(11036)
学科
(102547)
经济(102443)
管理(63373)
(62041)
(50240)
企业(50240)
方法(44615)
数学(38114)
数学方法(37758)
中国(28219)
(28139)
地方(26404)
(23808)
业经(22862)
(22247)
(21681)
银行(21647)
(20479)
(20132)
贸易(20118)
(19435)
农业(18915)
(18806)
(18418)
金融(18415)
(15808)
理论(15572)
(14676)
财务(14637)
财务管理(14590)
机构
学院(324309)
大学(324016)
(132415)
经济(129414)
管理(120983)
研究(110832)
理学(102229)
理学院(100996)
管理学(99367)
管理学院(98739)
中国(90687)
(70032)
科学(67221)
(63672)
(57257)
(57131)
中心(52851)
(52075)
研究所(51121)
财经(49680)
业大(46561)
农业(44943)
(44786)
北京(44697)
(44262)
师范(43817)
(42357)
经济学(40448)
(39537)
经济学院(36554)
基金
项目(203677)
科学(158943)
研究(150065)
基金(145528)
(125587)
国家(124425)
科学基金(106080)
社会(94289)
社会科(89078)
社会科学(89049)
(80657)
基金项目(77066)
教育(69556)
(67601)
自然(67558)
自然科(65960)
自然科学(65944)
自然科学基金(64774)
编号(62010)
资助(60880)
成果(51264)
(47779)
重点(45642)
(45358)
课题(43473)
(41378)
科研(38904)
教育部(38865)
创新(38718)
发展(38475)
期刊
(156077)
经济(156077)
研究(100527)
中国(69985)
(53187)
(50353)
学报(50103)
科学(45633)
管理(44686)
(42937)
金融(42937)
大学(37786)
教育(36972)
学学(35246)
农业(34849)
技术(28494)
业经(26801)
财经(25409)
经济研究(24244)
(21720)
问题(20836)
(19372)
(17466)
图书(16766)
技术经济(16461)
商业(16223)
理论(15891)
(15429)
国际(15370)
统计(14945)
共检索到510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英杰  
在实施注册制改革时,如何界定包括承销商在内的中介机构的职责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承销商职责和如何判断承销商是否尽职为视角,研究了美国注册制下承销商的法律责任,分析了中国现行IPO保荐制度对保荐人的职责要求,比较了美国注册制和中国现行IPO制度对承销商(保荐人)1职责的规定。最后,本文对注册制下我国如何完善承销商法律责任规定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博文   吴文锋   杨继彬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能够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而金融中介机构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债券承销商这一金融中介机构的视角出发,利用2016-2021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样本,研究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绿色债券发行显著提高了承销商在发行人所在省份和行业的未来债券承销业绩。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债券发行通过传递承销商业务能力和绿色形象的信号产生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还能够让承销商获得更加积极的股票市场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承销商的评级。本文揭示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和经济影响,从提高承销商激励的角度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铮  罗炜阳  
金融市场是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市场,这在证券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 offering,IPO)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国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持续而又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IPO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就国外学者关于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I、PO证券长期弱势、证券承销费用、证券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以及证券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等方面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提出了加强监管效率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江会  尹伯成  易行健  
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认证中介理论”和Chemmanur-Fulghieri模型所表明的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中被扭曲,因此投资者通过承销商的声誉等级来区分发行企业质量的信息甄别机制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形致使我国承销商的信息生产功能和“认证中介”职能严重缺位,这是导致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投资者“逆向选择行为”普遍、低质量发行企业充斥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管理层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取向应包括IPO企业筛选机制的市场化、承销服务费用的市场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以2004-2009年的A股IPO公司为样本,我们探讨主承销商分析师买入推荐的可信性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市场表现较差时,主承销商分析师倾向于给出买入推荐。此外,相对于主承销商,市场更相信其他券商分析师给出的买入推荐。我们还发现,其他券商分析师也能够识别主承销商买入推荐所包含的乐观性偏差。我们的这一结论为主承销商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也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证券分析师行业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桑榕  
在美式累计订单询价发售机制中,如何分配新发行的股票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国外新股发行的具体实践来看,主承销商在分配股票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通过分配股票收集有关新股定价方面的信息;将股票分配给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以稳定新股价格;将行情好与不好时的IPO股票搭配分配以更好地分销股票;从自身牟利角度分配IPO股票等。本文对我国的新股发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杨聪慧  
本文利用承销商和审计师个人层面的独特数据,检验了二者的固定搭配行为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与签字审计师的固定搭配次数越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即符合合谋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对二者的合谋行为具有缓解作用,表现为当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较高时,能够降低合谋行为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尤其当与其搭配的签字审计师具有高学历、为合伙人,以及具备行业专长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展了证券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审计师个人特征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完善证券市场声誉机制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桑榕  姚海鑫  
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而承销商可以起到缓解这种现象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有声望的承销商可以缓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过低和长期弱势的程度。本文在阐述和解释了市场上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对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及其声誉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介绍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针对我国新股发行的情况,就新股发行制度及承销商声誉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郭艳梅  
证券承销商担负着"信息生产者"和"质量认证中介机构"的功能,然而也面临着"可信性"的问题。在与证券发行企业、投资者的重复博弈过程中,承销商通过建立自身的行为规范,达成与证券发行企业、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均衡所形成的声誉能有效缓解承销商的道德风险,保证承销商信息生产的可信性。通过分析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形成机理及机制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充分发挥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赵仲匡  
自2016年债券市场集中爆发违约以来,承销商在债券承销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往研究分析了承销商对股票发行的影响,本文利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公布的承销商评级数据,以2009—2016年公司债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这一影响在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2)高评级的承销商能识别企业的事前盈余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事后的违约风险,同时其承销的债券在临近违约时更可能实施债务重组而非直接违约。机制检验显示,承销商评级主要通过信息效应与担保效应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其中,担保效应是主要渠道。本文首次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机制,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券商评级披露制度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江会  宋瑞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的各种违规失信行为 ,并从信息不对称、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股权结构、激励机制以及监管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证券承销市场券商违规失信行为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证券承销市场中券商行为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