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4)
- 2023(4860)
- 2022(4371)
- 2021(4080)
- 2020(3596)
- 2019(8722)
- 2018(8594)
- 2017(16858)
- 2016(9639)
- 2015(11254)
- 2014(11693)
- 2013(11654)
- 2012(11119)
- 2011(10140)
- 2010(10331)
- 2009(9570)
- 2008(9718)
- 2007(9042)
- 2006(7533)
- 2005(6769)
- 学科
- 济(41350)
- 经济(41315)
- 管理(25158)
- 业(24660)
- 方法(22270)
- 数学(20104)
- 数学方法(19898)
- 企(19279)
- 企业(19279)
- 农(11498)
- 财(10221)
- 中国(9678)
- 学(9092)
- 贸(8177)
- 贸易(8175)
- 易(7924)
- 地方(7904)
- 农业(7473)
- 业经(7361)
- 理论(6957)
- 制(6936)
- 和(6531)
- 务(6315)
- 财务(6302)
- 财务管理(6278)
- 企业财务(5892)
- 银(5724)
- 银行(5704)
- 融(5453)
- 金融(5451)
- 机构
- 大学(144813)
- 学院(144537)
- 济(58107)
- 经济(56802)
- 管理(53857)
- 研究(47786)
- 理学(46480)
- 理学院(45901)
- 管理学(45065)
- 管理学院(44779)
- 中国(34753)
- 京(30519)
- 科学(30387)
- 农(27052)
- 财(25985)
- 所(25398)
- 研究所(23217)
- 业大(22967)
- 中心(22442)
- 江(22318)
- 农业(21655)
- 财经(20995)
- 范(20487)
- 师范(20291)
- 北京(19203)
- 经(18930)
- 经济学(18091)
- 州(17622)
- 技术(16666)
- 经济学院(16584)
- 基金
- 项目(93126)
- 科学(71609)
- 研究(68369)
- 基金(65154)
- 家(56670)
- 国家(56178)
- 科学基金(46989)
- 社会(40786)
- 社会科(38537)
- 社会科学(38520)
- 省(37376)
- 基金项目(34876)
- 教育(33574)
- 划(31584)
- 自然(30513)
- 自然科(29751)
- 自然科学(29739)
- 编号(29442)
- 自然科学基金(29218)
- 资助(27161)
- 成果(24385)
- 重点(21486)
- 部(21228)
- 课题(20610)
- 发(20183)
- 创(18954)
- 科研(18173)
- 教育部(18005)
- 大学(17943)
- 创新(17700)
共检索到207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智
加强大学师德建设的理想目标是"为师之德",需要加以倡导与鼓励,着力点是构建教师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坚持师德建设的现实主义,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伦理道德素养,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
师德“ 为师之德” 师德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龚小涛 贺建锋 吴昊
本文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高职战线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宏、中、微"三位一体的内涵体系,从世界性、发展性及特色性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专业建设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产教融合主线等方面介绍了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等4方面提出创建高水平院校建设路径。
关键词:
高水平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光跃 张萌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历了国家示范专业建设后,高职专业建设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基于产业、行业链拓展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毕业生上升通道与接口,专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轴驱动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姗姗
高校质量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质量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制度、质量行为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它是一种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旨趣、以持续改进为特征的相对独立的质量文化形态,因而不同于其他学校亚文化。高校质量文化在引领学校卓越发展、塑造学校形象、统整学校文化、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孙杰 刘阳如冰 丰佰恒 刘晓婷
作为科研大数据共享的核心过程,科研大数据再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再生理论,在对科研大数据再生概念进行界定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研大数据再生模型(RM-SRBD),然后从阶段分析、核心活动维度分析、转化分析、状态演化分析、循环反馈路径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模型的运行机理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再生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以“科研大数据再生需求”“科研大数据再生核心活动”“科研大数据再生应用”为阶段,以修复性、重用性、继承性、可溯源性、增值性等为特性,以结构、空间、时间、过程、关联程度、有益性等不同维度的再生活动为核心活动体系,以单阶反馈、双阶反馈与有利性反馈(同时也存在着有害性反馈)为循环反馈路径,以“旧数据”为基,实现数据再生优化并生成“新数据”为目标,进而使之焕发生命活力,阶跃式、非线性、迭代式的周期性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燕萍 张永安
战略并购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是以国家和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大于各自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为目的,包含并前规划、并购交易、并后整合全过程,通过协同效应(学习效应、规模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实现最终目标的并购。战略并购的动因包含引致性动因(共享资源和分散风险的诱导)和驱致性动因(国家和政府的驱动)两种。根据战略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社会影响力和技术能力的不同,企业战略并购可分为"高攀"型战略并购、"对等"型战略并购、"整合"型战略并购三种类型。
关键词:
战略并购 内涵 动因 类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祥
准时制(JIT)生产方式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并应用于各行各业,物流领域也提出了JIT物流的理念,即运用JIT思想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同时,也借鉴了零库存的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许多误解的,特别是针对零库存。本文据此做出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实现零库存有所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亚连
业绩也称效绩或绩效,是反映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集合;评价是人们对这一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则是指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等,依照各自的目的确定出评价企业业绩的标准,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及结果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判断。业绩评价是管理会计中有关价值和技术的判断。通过业绩评价,企业可了解自身经营的进展,寻找与同行先进水平的差距,确定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修正性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已有的研究缺乏对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非知识协同行为"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基于此,文章在给出非知识协同行为(NKCB)概念的基础上,对非知识协同行为的特性、类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非知识协同行为的机理进行了剖析,进而又与"知识协同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分析了"非知识协同行为"与"知识协同行为"的转化问题。研究指出,非知识协同行为对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具有非协同性(滞后性)、两面性、无序性、群体性等特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有利于使非知识协同行为向有利的方向转化,直至转化为知识协同行为,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完成。
关键词:
知识协同 非知识协同行为 比较分析 转化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田天 朴颖梅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生物资产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新会计准则根据生物资产的用途,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怀周 刘益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商战赢家必须具备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和高效的资源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企业资源观获得全面复兴,并逐渐发展成为主流战略管理思想之一。其中,能力观始终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焦点,其内涵也获得极大丰富。本文将以能力观的主线——核心能力观为研究对象,介绍核心能力的产生与发展,探讨该领域备受关注的“动态能力观”的内涵,对动态核心能力观与传统核心能力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理论上阐明核心能力的动态性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岳刚德
本文在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对学校层面课程领导涉及的课程权力的分配及应该承担的相应课程责任进行了学理探讨。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既是时代发展对学校管理提出的全新制度设计,也是学校共同体成员的集体专业自觉。从人员构成上讲,学校课程领导由校长和教师组成,但在课程决策过程中学校课程领导要认真倾听学生、家长和课程专家等课程利益主体(stakeholders)的声音;从性质上讲,课程领导的本质是促使学校文化转型的道德领导,支持和促进课程愿景在学校——学习共同体中现实化的制度性保证。作为共同体成员,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共享基本价值和信念的同时必然展开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云峰 朱德全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就职于职业学校的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目前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面临着文化性、制度性、主体性等困境。提升职业学校教师课程领导力可通过教师加强学习,增强课程意识;学校革新领导理念,实施课程领导;建立以教研团队为载体的研修共同体;将教师课程领导力作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并加强培训等路径达成。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教师课程领导力 生成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恒
职业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除了重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外,还应该关注校长的核心领导能力,包括课程改革过程中校长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凝聚力、执行力以及沟通能力等,以帮助职业学校重新定位发展方向,重构学校文化,关注课程教学效果等,最终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