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0)
2023(10018)
2022(8796)
2021(8249)
2020(7048)
2019(16045)
2018(15734)
2017(30601)
2016(17245)
2015(19826)
2014(20367)
2013(19942)
2012(19058)
2011(17429)
2010(17854)
2009(16842)
2008(16928)
2007(15881)
2006(13884)
2005(12687)
作者
(52223)
(43804)
(43792)
(41873)
(27904)
(20982)
(20161)
(17199)
(16344)
(15973)
(14775)
(14772)
(14032)
(13908)
(13869)
(13775)
(13754)
(13130)
(12739)
(12638)
(11061)
(11048)
(10723)
(10001)
(9972)
(9937)
(9905)
(9707)
(8938)
(8913)
学科
(72858)
经济(72787)
管理(48689)
(45106)
(35751)
企业(35751)
方法(31989)
数学(28168)
数学方法(27723)
(21244)
中国(18981)
(18532)
地方(18236)
(16314)
(14338)
贸易(14331)
业经(14087)
(13902)
(13886)
农业(13705)
理论(11946)
(11872)
银行(11842)
(11542)
(11292)
(11188)
金融(11186)
(11160)
环境(11062)
(10810)
机构
学院(256587)
大学(255238)
(102303)
经济(99819)
管理(94340)
研究(89146)
理学(80105)
理学院(79134)
管理学(77502)
管理学院(77022)
中国(67606)
科学(56367)
(54952)
(48310)
(46978)
(45523)
研究所(42506)
中心(41760)
(41286)
业大(38415)
财经(37491)
(36414)
农业(36125)
师范(36050)
北京(34878)
(33712)
(32885)
(31685)
经济学(30805)
技术(29403)
基金
项目(163476)
科学(127083)
研究(120151)
基金(115315)
(100469)
国家(99608)
科学基金(84012)
社会(72714)
社会科(68771)
社会科学(68747)
(65130)
基金项目(60366)
教育(56934)
(55299)
自然(54505)
自然科(53167)
自然科学(53150)
自然科学基金(52181)
编号(50918)
资助(48670)
成果(42821)
重点(37617)
课题(36206)
(36136)
(36083)
(32825)
科研(31243)
创新(30763)
大学(30510)
(30366)
期刊
(116815)
经济(116815)
研究(75396)
中国(51850)
(41155)
学报(40977)
(37700)
科学(36784)
管理(33649)
教育(33351)
大学(30412)
学学(28355)
农业(27724)
(25260)
金融(25260)
技术(24905)
业经(18869)
财经(18430)
经济研究(18186)
(15860)
问题(15336)
(14629)
(13438)
图书(13269)
技术经济(13109)
统计(12817)
(12797)
理论(12291)
资源(11861)
(11645)
共检索到389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代建军  
课程政策与课程运作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课程政策对于课程运作的诸环节,即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发挥着前提、基石、保障和标尺的作用。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课程政策,从健全体制、完善组织、重视技术三个维度入手,方能保证课程运作机制转变成为一种可能,保证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雪辉  郭元祥  
课程话语实质是课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课程问题上的本体论和价值观。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朝晖  孙建霞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是当今世界职教课程开发的新范式。我们通过后现代视角解读"学习领域"课程,发现其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情境性、对话性、建构性"等基本特征与后现代哲学的"多元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不谋而合。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透视课程背后的基本思想,体会其教育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磊  张爱芹  李钰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需要打破中职、高职固有课程体系,重构一体化课程体系,这一过程必须加强课程管理。为此,要以课程开发管理理顺中高职贯通课程开发的权与责,以课程设计管理统领中高职贯通课程的逻辑架构,以课程实施管理体现中高职贯通课程真正意蕴,以课程评价管理保障中高职贯通课程的有效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增田  靳玉乐  
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传统解释学认为。课程实施是试图恢复和符合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的过程;而哲学解释学则认为,课程实施是师生和课程设计者的视界融合过程,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课程意义的创造与生成过程,是师生精神相遇、经验共享的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春雷  邵军  
随着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推行,拥有精品课程数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高低的新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精品课建设的误区,违背了精品课建设的内涵,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使精品课建设失去应有的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洪建  
知识既构成课程的实质要素 ,同时 ,人们对待知识的不同观点又决定着课程编制的不同范式 :知识的“旁观者理论”与学科中心课程范式密切相关 ;知识的“参与者理论”与活动中心课程范式不可分割 ,而知识的“生态学理论”与综合课程 (或课程综合化 )不无关系。保持课程类型的内在张力 ,加强各类课程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有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而健康地推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臧玲玲  
202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在课程中嵌入价值观和态度:塑造更美好的未来》,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核心价值观进课程进行了国际比较。不同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在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上出现了趋同化现象,人的尊严、尊重、责任、文化多样性、平等、宽容等成为共同核心价值观。从各国课程数据来看,国家语言和人文学科是体现核心价值观最多的学科,数学学科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最少。在具体措施上,采取“一致性”策略使不同群体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注重隐形课程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不同主体在价值观教育上的协同与积极影响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世界范围的核心价值观进课程仍然面临着不同社会利益团体的多重博弈、缺少足够研究支持等挑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建国  
我国学位授权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易于导致大量"外部性"的存在。为了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必须采取措施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转变,以激发学位授予单位致力于提高学位授予质量的动力和热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强彬  姜丽红  
公共政策规定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性质、方向、类别、数量和质量,当公众认为某一资源分配方式或制度安排公正的时候就会支持既定的政治体系和政策输出,反之就会产生社会不公感并阻滞政策的执行。因此,社会公正感是考量政策成败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准。当前,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社会公正感需要着力完善政策决策的利益表达、诉求回应与责任监督机制,充分保障政策相关方参与政策决策的机会、能力和途径,使各种不同声音得到及时、真实的表达并予以积极回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波  
环境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文章在回顾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环境政策发展、演进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在经济、环境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的"不足"。为此,需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进一步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以及深化环境法律体系改革,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正  韩玉启  
公法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树立公法理念,依法经营管理,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企业违反公法的现象相当严重,这虽然有种种原因,但其中与企业公法理念上的缺损密切相关。因此,从企业这一视角来研究和分析其公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韩晓燕  
论点提示:当前需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能仅仅看作是消费性投入,更应该视为一种非常积极的生产性投资高等教育既具公共性,也具私人性;既具局部性,也具全局性;既具迟滞性,也具先导性校园民生是社会民生的重要方面,高等学校要把解决好招生与就业、教育收费、资助贫困生等工作作为重要价值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刚  原爱丽  
周志刚、原爱丽在《职教论坛》2014年第36期中撰文,从系统论的视域分别探析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认知、关系及其衔接三个问题。系统论认为,世界是有系统的,系统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整体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在认识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时,首先必须立足于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